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益塘水庫溢洪道除險加固設計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水利時間:瀏覽:

  摘要:本文結合益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實例,探討了溢洪道除險加固設計過程及方法,以供類似加固設計工程參考。
  關鍵詞:除險加固,溢洪道,水力計算
  Abstract: this paper profit reservoir pond problems reinforcement engineering examp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illway method, with the strengthening design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problems reinforcement, spillway, hydraulic calculation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概況
  益塘水庫位于五華縣西北部潭下、轉水兩鎮之間,距縣城20km。水庫于1971年動工修筑,1974年基本完成,是一座以防洪為主,保證灌溉、結合發電等綜合利用的大(2)型水庫,是公益性較強的項目。
  益塘水庫由五華河水系的潭下庫和矮車庫兩部分組成,水庫總集雨面積為251km2,其中潭下庫控制潭下河213km²的集雨面積,矮車庫控制矮車河38km²的集雨面積,兩庫之間由全長873m的竹山里連通渠連接。水庫主要建筑物有:矮車主壩、潭下攔河壩、1#~7#副壩、無名副壩、溢洪道、輸水涵管、連通渠、4800kW的壩后電站等。
  原溢洪道布置于潭下攔河壩左壩肩,溢流堰采用駝峰堰,堰頂高程148.0m,總凈寬24m,分三孔,單孔凈寬8m,設3扇8m×4m鋼結構弧形閘門,當遭遇校核洪水位158.76m時最大下泄流量為856.20m3/s,消能方式采用挑流消能。
  益塘水庫投入運行以來,發揮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由于原工程設計標準低,雖經過多次搶險加固,仍存在安全隱患,不僅影響著原有工程效益的發揮,而且對下游潭下鎮及附近村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因此,對工程的除險加固勢在必行。
  2 存在問題
  2.1 工程任務及規模
  益塘水庫是一宗以防洪為主,結合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水庫總庫容為1.65億m3,根據《防洪標準》(GB50201-94)及《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其工程等別為II等,工程規模為大(2)型水庫。主要建筑物為2級,次要建筑物為3級,設計洪水標準為100年一遇(P=1%),校核洪水標準為2000年一遇(P=0.05%)。消能防沖建筑物洪水標準為50年一遇(P=2%)。
  加固后益塘水庫特征水位見表1。
項      目 單位 矮車庫區 潭下庫區
上游 下游 上游 下游
正常蓄水位 m 153.00   153.00  
設計洪水位(P=1%) m 155.54 無水 157.39 137.6
校核洪水位(P=0.05%) m 157.52 無水 158.50 137.9

  表1 益塘水庫特征水位表
  2.2 溢洪道存在問題
  根據安全鑒定及初設復核:溢洪道過流能力不滿足泄流要求;胸墻及進水渠側墻頂部高程不滿足規范要求,中墩、進水渠段側墻、閘室側墻和泄槽側墻的穩定均不滿足規范要求;閘門經過30多年運行,銹蝕嚴重,止水設施老化、磨損嚴重,門頂和兩側漏水較大;電源供應、啟閉設備運行超過30年,老化嚴重;啟閉機室梁、板局部開裂。
  3 加固設計
  3.1 溢洪道加固要點
  針對溢洪道存在的問題,本次除險加固采取局部拆除重建方式:拆除重建進水渠、控制段,局部拆除重建泄槽右側擋墻。
  重建后的進水渠長30m,采用喇叭型布置,擋墻形式為扶壁式和懸臂式,擋墻高13.1m~15.5m,底板頂高程為145.0m~148.0m,擋墻底板厚1.2m,墻后填土低于墻頂高程0m~0.5m,進水渠底板厚0.8m。
  控制段重建將原胸墻式駝峰堰改為開敞式寬頂堰,堰頂高程148.0m,重建后的閘室段總長20.0m,總寬31m,總凈寬24m,單孔凈寬8m;內設工作閘門(弧形閘門),預留檢修閘門槽,閘邊墩厚2m,中墩厚1.5m,閘底板厚2.0m,閘室頂高程159.90m,上游布置檢修橋,下游布置交通橋與兩側大壩相連,橋寬6.5m。閘室采用整體式鋼筋砼結構。
  泄槽段僅右側擋墻局部拆除重建(樁號溢0+020.0~0+068.3),其水平長度70.7m保持不變;泄槽底板貼厚度0.2m~1.2m的C25砼,使泄槽底板與控制段出流平順連接;泄槽凈寬27m不變,起首二段(樁號溢0+020.0~0+044.2)坡度為1:8,其余坡度維持原1:12不變;重建的泄槽擋墻為扶壁式和懸臂式擋墻,墻高5.5m~12.71m。
  3.2 加固處理后溢洪道水力計算
  溢洪道水力計算主要包括:過流能力、泄槽水面線和消能防沖計算等。
  (1)加固后溢洪道過流能力計算
  溢洪道過流能力按《溢洪道設計規范》(SL253-2000)中實用堰泄流能力公式計算,由計算可知溢洪道在設計及校核洪水位下溢洪道的泄流量分別為1002.1m3/s和1160.4m3/s,能滿足渲泄設計及校核洪水的要求。
  (2)加固后泄槽水面線計算
  水面線根據能量方程,采用分段求和法計算,計算成果見表2。
  表2 校核洪水時泄槽水面線計算成果
樁 號 水深
(m)
摻氣后
水深
(m)
底板
高程
(m)
水面
高程
(m)
安全
超高
(m)
計算墻
頂高程
(m)
設計墻
頂高程
(m)
備 注
0+020.0 5.83  6.30  147.60  153.90  0.50  154.40  159.11  滿足
0+032.0 3.67  4.19  145.20  149.39  0.50  149.89  154.75  滿足
0+044.2 3.40  3.94  144.18  148.12  0.50  148.62  150.31 滿足
0+056.2 3.20  3.76  143.18  146.94  0.50  147.44  148.60 滿足
0+068.3 3.04  3.62  142.18  145.80  0.50  146.30  146.87 滿足
0+080.0 2.91  3.50  141.20  144.70  0.50  145.20  145.41  滿足
0+090.7 2.81  3.41  142.00  145.41  0.50  145.91  146.00  滿足

  (3)加固處理后消能工計算
  本工程消能方式為挑流消能,采用《溢洪道設計規范》(SL253-2000)附錄A.4的計算公式計算不同水位情況下的挑流水舌拋距、最大沖坑深度, 計算結果見表3。
  表3 溢洪道挑流消能計算成果表
組次 洪水頻率(%) 水舌外緣挑距L(m) 沖刷坑最大水墊深度T(m) 備注
1 2 27.250 6.109  
2 1 31.409 10.425  
3 0.05 33.481 11.459  

  根據計算,溢洪道在設計及校核洪水位下,其泄流能力均滿足要求;宣泄校核洪水時,泄槽邊墻高度均大于泄槽水面線高度加摻氣水深及安全超高之和,滿足要求;挑流消能在宣泄各級洪水時,其沖刷坑最大水墊深度均不影響鼻坎安全。
  3.3 加固處理后溢洪道結構安全計算
  溢洪道結構安全計算包括閘室穩定應力計算,邊墻的抗滑、抗傾穩定計算,計算依據《溢洪道設計規范》(SL253-2000)有關公式和要求進行。
  由計算可知,溢洪道閘室最大應力小于地基承載力,閘室的穩定及應力滿足規范要求;溢洪道邊墻的抗滑、抗傾穩定及基底應力滿足規范要求。
  4 結論
  本次除險加固,解決了溢洪道存在的各種問題,工程的安全隱患得以消除,為益塘水庫安全運行提供重要保障,目前該溢洪道已完成單位工程驗收工作,各項設備運行狀態正常,發揮了良好的泄洪作用。
  參考文獻:(1)《溢洪道設計規范》(SL253-2000)
  (2)《廣東省五華縣益塘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2009.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源| 罗甸县| 肇州县| 西峡县| 繁昌县| 富锦市| 贵阳市| 望江县| 开封市| 当雄县| 南开区| 拜城县| 星座| 边坝县| 余姚市| 桓仁| 镇原县| 上栗县| 清镇市| 肥乡县| 乡宁县| 西乡县| 文水县| 阳原县| 通辽市| 邯郸县| 新兴县| 廉江市| 从化市| 天等县| 和田县| 礼泉县| 焦作市| 高淳县| 方正县| 册亨县| 格尔木市| 香河县| 桃园市| 桦甸市| 鄢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