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鉆井就是利用鉆機設備及破巖工具破碎地層形成井筒的工藝過程,目地是進行地質評價、發現油氣藏、開發油氣藏。本文主要闡述海上鉆井發展及現狀,我國海上石油鉆井裝備狀況,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技術特點,以及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技術發展分析。文章發表在《中國水運》上,是水利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海洋,石油,鉆井,現狀,發展
經過勘探發現儲油區塊,指利用專用設備和技術,在預先選定的地表位置處,向下或一側鉆出一定直徑的圓柱孔眼,并鉆達地下油氣層的工作。隨著海洋石油的大力開發,鉆井技術的研究至關重要。
1 海上鉆井發展及現狀
海上鉆井可及水深方面的發展歷程
正規的海上石油工業始于20世紀40年代,此后用了近20年的時間實現了在水深100m的區域鉆井并生產油氣,又用了20多年達到水深近2000m的海域鉆井,而最近幾年鉆井作業已進入水深3000m的區域。圖1顯示了海洋鉆井可及水深的變化趨勢。
2我國海洋石油鉆井裝備產業狀況
我國油氣開發裝備技術在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以及國產化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建造技術比較成熟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是鉆井設備立足海上的基礎。從1970年至今,國內共建造移動式鉆采平臺53座,已經退役7座,在用46座。目前我國在海洋石油裝備建造方面技術已經日趨成熟,有國內外多個平臺、船體的建造經驗,已成為浮式生產儲油裝置(FPSO)的設計、制造和實際應用大國,在此領域,我國總體技術水平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3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技術特點
3.1作業范圍廣且質量要求高
移動式鉆井平臺(船)不是在固定海域作業,應適應移位、不同海域、不同水深、不同方位的作業。移位、就位、生產作業、風暴自存等復雜作業工況對鉆井平臺(船)提出很高的質量要求。如半潛式鉆井平臺工作水深達1 500~3 500 m,而且要適應高海況持續作業、13級風浪時不解脫等高標準要求。
水利職稱范文推薦:按能量轉化方向的不同,透平機械分為原動機和從動機。原動機將流體的能量(熱能、勢能或動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主軸帶動發電機或其他從動機。原動機有汽輪機、燃氣輪機、透平膨脹機、水輪機和風力機
3.2使用壽命長,可靠性指標高
高可靠性主要體現在:①強度要求高。永久系泊在海上,除了要經受風、浪、流的作用外,還要考慮臺風、冰、地震等災害性環境力的作用;②疲勞壽命要求高。一般要求25~40 a不進塢維修,因此對結構防腐、高應力區結構型式以及焊接工藝等提出了更高要求;③建造工藝要求高。為了保證海洋工程的質量,采用了高強度或特殊鋼材(包括Z向鋼材、大厚度板材和管材);④生產管理要求高。海洋工程的建造、下水、海上運輸、海上安裝甚為復雜,生產管理明顯地高于常規船舶。
4海洋石油鉆井平臺技術發展
世界范圍內的海洋石油鉆井平臺發展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深海石油鉆井平臺研發熱潮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雖然至今僅有20多年歷史,但技術創新層出不窮,海洋油氣開發的水深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
4.1自升式平臺載荷不斷增大
自升式平臺發展特點和趨勢是:采用高強度鋼以提高平臺可變載荷與平臺自重比,提高平臺排水量與平臺自重比和提高平臺工作水深與平臺自重比率;增大甲板的可變載荷,甲板空間和作業的安全可靠性,全天候工作能力和較長的自持能力;采用懸臂式鉆井和先進的樁腿升降設備、鉆井設備和發電設備。
4.2多功能半潛式平臺集成能力增強
具有鉆井、修井能力和適應多海底井和衛星井的采油需要,具有寬闊的甲板空間,平臺上具有油、氣、水生產處理裝置以及相應的立管系統、動力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及生產控制中心等。
工業論文發表期刊推薦:《中國水運》創辦于1979年,創刊27年來,積極宣傳黨和政府發展水運的方針政策,闡釋國際國內水運法律法規,普及推廣水運科技成果,分析水運市場經濟形勢,提供水上安全指南,反映兩個文明建設成就,大力宣傳國家、交通部發展水運的方針、政策,及時傳播國內外水運經濟信息。
參考文獻
[1]Phil Rae. Lightweight Cement Formulation for Deep Water Ce-menting: Fact and Fiction[A]. SPE91002, 2004.
Thierry Botrel, Patrick Lsambourg, Total Fina Elf. Off SettingKill and Choke Lines Friction Losses, a New Method for DeepWater Well Control[A]. SPE6781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