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本科生論文發表油茶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生物科學時間:瀏覽:

  摘要:油茶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是容器育苗的先進技術,研究了輕基質的4種不同配方育苗效果,最佳配方為草炭土60%+珍珠巖20%+稻殼10%+過磷酸鈣2%+黃土6%+其他2%效果最好。苗木嫁接平均保存率為80.5%,平均苗高8.34 cm,平均地徑0.233 cm;主根平均長6.83 cm,須根平均長2.52 cm。容器的最佳長度為10cm,口徑4.5~5.0 cm。該技術適合在湖北省油茶規模化擴繁中大力推廣,文章發表在《農業技術經濟》上,是本科生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油茶;輕基質;容器育苗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山茶科山茶屬的一種木本食用油料樹種。武漢市黃陂區油茶栽培歷史悠久,生產的茶油品質好。目前,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精品茶油出口已超過25美元/kg。群眾發展油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但目前油茶優質種苗不足,嚴重制約油茶產業的發展規模和建設速度。為盡快解決這一制約油茶發展瓶頸問題,湖北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和黃陂區林業局已先期做了大量基礎性工作,2002年從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引種長林3號、4號、18號、23號、27號等油茶新品種,經過7年的栽培和管理,目前表現出適應性強、結實量大、豐產、穩產、抗性強等優良特性,已被證明是適合湖北省發展的優良品種。現建有長林系列油茶良種采穗圃133hm2,為油茶嫁接育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油茶嫁接育苗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芽苗砧嫁接育苗,為了培育優質嫁接苗,提高造林成活率,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決定采用容器育苗[1],并選擇輕基質無紡布容器進行試驗推廣。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試驗地設在武漢市青山嚴西湖。

  武漢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雨熱同季,具有典型的南北過渡氣候特征。全年平均氣溫15.6~16.4℃,≥10℃的年有效積溫為5 222℃,極端最低氣溫-13.7℃,極端最高氣溫為39.7℃。年平均日照1 996 h,平均日照率45%,無霜期244~256天。

  年平均降水量1 100~1 135 mm,多集中于4—7月,約占全年的51%。

  嚴西湖育苗基地位于嚴西湖畔,兩面臨水,距離新火車站5km,距湖北省林業局約30 km,交通方便。

  土壤為棕壤土,肥沃疏松,pH值在5.5~7.0,苗床坡度在5℃左右。

  1.2 試驗材料

  輕基質網袋育苗容器是由輕基質網袋容器機自動連續生產出來的圓筒腸狀容器,內裝輕型育苗基質,外表被一層薄的可降解無紡布,再經切段機或人工切成的整個容器。根據油茶幼苗對土壤的要求,配置的原材料為草炭土、珍珠巖、過磷酸鈣、黃土、稻殼等。草炭土肥沃、疏松、質輕;珍珠巖蓄水保水能力強;過磷酸鈣滿足土壤中磷的要求,并可調節土壤的pH值;黃土是育苗的最佳土壤;稻殼也可起到保水的作用[4-6]。

  試驗營養土配置設計4個組合,分別為組合A,草炭土65%+珍珠巖20%+稻殼5%;組合B,草炭土60%+珍珠巖20%+稻殼10%;組合C,草炭土55%+珍珠巖30%+稻殼5%;組合D,草炭土50%+珍珠巖30%+稻殼10%。其余10%為過磷酸鈣2%,黃心土6%,其他2%。

  輕基質容器口徑設置4.5~5.0 cm,長度設置為6 cm、8 cm、10 cm、12 cm,測定根系平均長比較效果。

  1.3 試驗方法與設計

  油茶苗木繁育全部采用芽苗砧嫁接[1-3],穗條在黃陂和新洲良種采穗圃采集,現采現接。苗木嫁接好后栽植在輕基質容器內。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輕基質配方設置4個組合,4個重復,每個重復栽植1 000株,隨機抽取100株苗木調查。

  1.4 指標調查方法

  2009年12月下旬調查。調查的主要指標有苗木保存率、地徑生長量、苗高和根系生長情況。

  苗木保存率=保存株數/調查株數。

  統計100株中嫁接成活株數、實生苗和死亡數量,然后計算嫁接保存率。

  地徑和苗高分別隨機抽取100株測量,每株調查。地徑用游標卡尺測,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苗高用卷尺測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嫁接保存率根據調查4種組合的平均嫁接保存率為67.5%~80.5%。其中B組合的保存率最高,即草炭土60%+珍珠巖20%+稻殼10%+過磷酸鈣2%+黃土6%+其他2%,平均可達到80.5%。嫁接保存情況見表1。

  為了分析4種組合的保存率差異,對調查的數據進行方差分析,表明組合間差異顯著,說明不同的配方對苗木保存率影響大。因此通過試驗,選擇最佳配方非常有必要。

  2.2 苗高和地徑生長量

  對輕基質無紡布容器育苗4個組合苗木抽樣每株調查,結果見表3。依照湖北省育苗技術規程標注Ⅰ級苗和Ⅱ級苗。技術規程1年生苗木標準:Ⅰ級苗高11 cm以上,地徑0.25 cm以上;Ⅱ級苗高7~11cm,地徑0.2~0.25 cm。分別統計結果見下表。4種組合中B組合的平均苗高為8.34cm,平均地徑為0.233cm,Ⅰ級苗為22%,Ⅱ級苗為42%,最大苗高為23 cm,最大地徑為0.32 cm。其他幾種組合的數據相差不大,差異不明顯。綜合比較,B組合效果好。

  輕基質苗木平均須根為2.52 cm,剛好適應口徑為4.5~5.0 cm的容器。主根長為6.83 cm,加上嫁接口距容器頂部的距離2~3 cm。由圖1可以看出,設置的6 cm、8 cm長度有92%和66%的苗木穿根,不利于苗木的生長和起運。10 cm長規格的容器有約10%的苗木穿根,但是總體比較合適;12 cm規格的穿根率少,但是相應成本增加。

  本科生論文發表須知::《農業技術經濟》(月刊)1982年創刊,由中國農業技術經濟研究會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共同主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期刊和全國農業經濟類的核心期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仪征市| 太仓市| 泌阳县| 双江| 清流县| 阿荣旗| 方山县| 高碑店市| 浦东新区| 姚安县| 崇左市| 江山市| 惠来县| 雷山县| 通辽市| 秦皇岛市| 上饶市| 乌恰县| 新河县| 克什克腾旗| 湘乡市| 奉节县| 军事| 靖宇县| 韶关市| 荥经县| 峨眉山市| 库伦旗| 和平县| 文成县| 湘潭县| 克什克腾旗| 桂平市| 托里县| 托克逊县| 北海市| 桐乡市| 阳东县| 若尔盖县|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