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關鍵詞】長生生物;內部控制;COSO框架
1 案例概述
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生生物),是一家由科技部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生物高技術產品并對其進行銷售,主營生物制品的同時對外提供生物技術咨詢服務。2017年11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長生生物2016年生產的某批次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百白破疫苗責令企業查明其流向,同時要求企業立即停止使用不符合標準規范的產品。2018年7月15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了長生生物生產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7月30日,長生生物名下34個銀行賬戶被全部凍結,同時暫停28億元的投資項目。2018年10月16日,國家藥監局、證監會和吉林省食藥監局等多個部門對長春長生公司處罰沒款91億元的同時,對相關涉事人員進行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2019年3月份長生生物正式退市[1]。
2 長生生物內控失效的原因分析——基于COSO框架五要素
2.1 控制環境薄弱
長生生物內部控制失效的直接原因是控制環境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長生生物的公司治理結構嚴重違背了現代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規范,主要表現在其法定代表人高俊芳同時擔任長生生物的董事長、總經理和財務總監。2015年,長生生物要借殼上市時提名董事長高俊芳擔任財務總監一職,在長生生物上市的3年內,并未提出新的人員分別擔任總經理和財務總監,仍然保持著集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于一體的公司治理結構[2]。其二,長生生物治理結構的獨立性嚴重不足。高俊芳在1994年擔任長生生物總經理直至2018年,在此期間將其丈夫張友圭從長生生物人事處調動到副總經理職位,將其兒子張洺豪任命為副董事長。此外,高俊芳和張友圭的親屬大多在長生生物中擔任重要職位,近親屬在回避原則方面嚴重失效,導致長生生物內部控制環境薄弱。
2.2 風險意識不強
長生生物在2006年出現的山東居民注射長生狂犬病疫苗造成的健康損失問題和2012年出現的河南省居民注射水痘疫苗產生的異常反應這兩起事件已經暴露出長生生物疫苗端倪。2017年11月3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長生生物2016年生產的某批次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百白破疫苗責令企業查明其流向,這表明長生生物對長期存在的疫苗問題并沒有風險意識,并且長生生物在2017年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中沒有說明存在的風險[3],公司董事會和管理層也沒有因之前的造假事件而提高警惕,對存在不合格疫苗的問題沒有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公司董事長和關鍵崗位人員嚴重缺乏道德風險,也沒有對其進行評價。2018年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查明長生生物違法違規生產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問題并責令停產及吊銷生產資格證書。此外,長生生物沒有對公司董事會、管理層及其員工的職業道德進行有效的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意識不強,導致內部控制無法得到有效的執行。
2.3 信息溝通不暢
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前期對長生生物2017年的年報審查中發現,公司疫苗銷售增長幅度嚴重異于行業巨頭,并且有購買理財產品等現象。針對長生生物存在的問題,深圳證券交易所向長生生物發出過年報詢問函,并要求長生生物對外補充披露其存在的內部控制缺陷[4]。經調查發現,長生生物并沒有重深圳證券交易所提出對外披露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這一意見,董事會與管理層、治理層對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也沒有進行及時和有效的溝通,在2018年7月15日被重新調查后,7月19日才對外披露其內部控制失效。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對副董事長張洺豪進行調查時他表示,責任在于董事張晶,自己對生產疫苗的過程和質量問題并不知情,這反映出長生生物各層董事、管理者及員工之間缺乏流暢的信息溝通,企業的部門與部門之間、管理層與員工之間及各個流程之間缺乏有效溝通與協商,導致信息傳導嚴重滯后。
2.4 控制活動執行不力
長生生物自2014年借殼上市以來,對內部控制缺乏足夠的認識,而是一直將重心放在如何降低生產成本和研發支出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上,正如長生生物的企業戰略將“市場為導向”放在第一位,而將“以質量求生存”放在經營戰略的最后一位,充分體現出對內部控制活動的意識不強。此外,長生生物內部審計人員在對2017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過程中,并未將董事會、高層管理者在經營過程中出現的舞弊現象認定為重大缺陷,內部控制活動未有效執行。同時,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員工風險意識不強和企業經營氛圍弱阻礙了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執行。
從長生生物整個事件來看,其關鍵的一環在于集董事長、總經理、財務總監于一身的高俊芳控制著企業的整個運營資金,對生產環節和經營利益可謂是“一把手”。同時,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員工風險意識不強和企業經營氛圍較弱阻礙了內部控制活動的有效執行。
2.5 控制監督失效
長生生物之所以在2018年7月15日被深圳證券交易所責令停產調查,是因為長生生物內部有老員工的舉報。從整個事件來看,并非是內部控制人員發現了問題,折射出長生生物內部控制監督失效。長生生物在2017年的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認為在所有重大方面都不存在缺陷,并沒有指出在生產過程中研發支出高于同行及其生產過程的造假問題,導致企業走向衰退。從長生生物的內部人員流動性較弱來看,內部控制的監督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執行,這是因為內部監督都是在往年的審查基礎上進行的,依賴于各人員之間的信任,沒有深入調查與監督。從長生生物2016—2018年對外提供的報告來看,盡管事實上存在嚴重缺陷,但是仍然披露標準的報告,說明長生生物缺乏制度化的內部監督機構,導致內部控制失效。
3 基于COSO框架提高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
內部控制對于企業的持續經營與長期發展至關重要,是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手段,能有效提高經營效率與效果的同時提高企業資產的安全性與完整性。為此,本文從內部控制的五要素提出加強內部控制有效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