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推進吉安市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促進煙葉產業發展,分析了吉安市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情況,指出了當前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中存在的烤房數量不足、項目管護力度不夠、核銷不及時、人員隊伍力量不足等問題,從扎實開展“十四五”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健全煙基項目運行管護機制、做好項目動態管理、強化煙葉基礎設施隊伍管理等方面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烤煙 基礎設施 項目建設 運行管護
一、吉安市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基本情況
吉安市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起步于2005年,2005年以前的煙葉基礎設施項目以煙農自投自建為主,地方政府給予政策扶持和適當補貼,項目類型單一、規模小、投資少。2005年開始轉入到以煙草行業投資為主的建設階段,基礎設施項目迅速增多,投資急劇增加,規模迅速擴大。
1. 煙水(路)配套工程建設:2005年吉安市首先在峽江縣試點開展煙水工程建設,當年啟動了馬埠凰洲和硯溪步溪兩個項目,項目總投資55萬元。此后,項目建設力度明顯加大,截至2020年,全市已實施煙水(路)配套工程136個,其中安福縣實施項目46個,峽江縣實施項目52個,永豐縣31個,泰和縣7個。累計建設溝渠1093.9762千米、機耕路474.9243千米、塘壩59座、提灌站20座,行業累計投入資金3.3億元,受益煙田24.6431萬畝。
2.烤房項目建設:烤房發展歷經熱風循環烤房、普通烤房、并列式普改密烤房、密集型烤房等過程。我市密集型烤房建設從2006年起步,全市率先在峽江縣開展密集烤房建設試點,由行業全額出資2.4萬元建設了2座中型密集烤房,新型烤房一經推廣就備受青睞,建設規模逐年加大。經統計,2005年至今,全市累計建設密集烤房12261座。2005-2009年,市局(公司)補貼建設的烤房為非標準燃煤密集烤房,共有3399座,其中普改密569座,2.7x4m烤房1212座,2.7x6m烤房169座,2.7x8m烤房1449座,目前,各產區已建的非標準燃煤密集烤房已不符合當前密集烘烤與烘烤工藝所需要求,已全面淘汰。2010-2016年,市局(公司)按照“國煙辦綜〔2009〕418號”文件標準修建的密集烤房,共計8862座。其中2010-2012年建設的烤房共有3720座。
二、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社會效益
1.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防災御險能力
全市煙水配套工程主要以排灌溝渠建設為主,配套田間機耕路、小塘壩、水陂等設施;旱地煙區煙水(路)配套項目以取水系統(提灌站、蓄水池、機井)和輸灌系統(管網、灌樁)為主,配套田間機耕路、小塘壩等設施。不僅解決了田間排灌和水源問題,通過人性化設計、機耕路實施,還為煙區農民的交通運輸和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在暴雨洪水天氣明顯減少了煙田的因災損失,大大提升了烤煙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真正成為了一項惠民利民工程。
2.降低煙葉種植成本,提升作業效率
煙草農業機械、烘烤工場(烤房群)、育苗工場項目的實施是適應現代煙草農業“兩頭工場化,中間專業化”的發展要求,實現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必然選擇。全市建設育苗工廠,發展商品化育苗、開展密集烤房烘烤工場及烤房集群建設、大力引進新型適用煙草農機、依托合作社平臺組建專業化服務隊伍,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實現了減工、降本、增效。據統計,通過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煙農種煙畝均用工較傳統種煙方式減少了9個左右,畝產值提升近300-500元。
三、項目日常運行管護情況
吉安市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管護運行良好,為煙葉生產的持續、穩定、健康奠定了扎實的基礎。一是煙水煙路配套工程管護運行良好,有效的改善了煙葉生產條件。目前全市煙水煙路工程建設項目溝渠都能便捷灌排水,煙路通暢,提灌站、塘壩運行良好;二是密集型烤房建設能有效滿足全市煙葉生產的正常烘烤;三是育苗設施運行管護良好,全市的育苗工廠均能夠正常運行、發揮作用,能夠滿足商品化、集約化育苗;四是煙用農機基本能夠滿足關鍵生產環節的機械化作業,在煙葉育苗、大田整地、移栽、中耕培土、剪葉、植保等方面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對于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運行管護,吉安市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是明確基礎設施管護責任。煙水煙路工程項目明確了村組的管護責任,密集烤房、農機與育苗設施由煙農合作社統一管護,并明確了管護責任人。三是提出了管護資金籌措辦法,堅持“誰所有、誰負責;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做到專人負責,做到專款專用,2020年各產區政府共計籌集87萬資金,用于基礎設施項目的建后日常管護。四是落實以鄉鎮政府為檢查主體的督查機制,明確了煙水煙路工程的管護與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以及鄉鎮其它項目掛鉤,凡管護不到位的不予安排項目建設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與相關建議
1. 扎實開展“十四五”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
下一步,市局(公司)將嚴格按照中國煙葉公司與省局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按照“著力推進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建設和支撐綠色發展的新技術裝備建設”方向的要求,因地制宜,認真開展好“十四五”期間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努力改善產區煙葉生產條件,提高煙區綜合生產能力,促進煙葉生產減工增效,進一步夯實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基礎。
2.積極健全煙基項目運行管護機制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管護意識,積極督促項目管護主體即村委會、專業合作社,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使用管理的日常性維護。加強與地方各級政府的溝通協調,建立健全設施管護資金保障制度,努力推動政府出臺煙葉基礎設施管護辦法,壓實管護責任,使煙基項目的運行管護轉化為政府行為,齊抓共管做好管護工作。
3.切實強化煙葉基礎設施隊伍管理
為了滿足當前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與煙葉高質量發展的需求,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煙葉基礎設施建設有關業務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高相關人員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強化隊伍管理,深入貫徹行業技術規范、質量標準和省市局政策規定,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隊伍的工作水平。當前吉安市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隊伍力量薄弱,崗位設置還不夠健全,人員還有待補充,與其他兄弟市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建議在下一步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充實煙葉生產或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人員,提升全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執行力。
推薦閱讀:中國煙草科學核心期刊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