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四川省衛生系列人員評高級職稱實行的業績成果代表作制度,申報人員須選擇最能反映本人專業技術水平的本專業標志性工作業績成果作為代表作。今天分享了10條業績成果,每一項都可以當做代表作提交,不過也需要滿足相關要求。
(一)臨床病案要求。
要求出院人數專業的臨床醫師,須提交本人任現職期間主治(持)的原始病案5份(不同年度各1份)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1.所提供病案應遵循《病歷書寫基本規范》和《電子病歷基本規范(試行)》要求,包括住院病歷、疑難(死亡)病案討論、會診、搶救記錄等。
2.所提供病案應具有代表性,能夠反映申報人員診治疑難病例、主持危重病人搶救、主持查房、主持病例討論等的能力水平。
3.所提供病案應真實有效,須為醫院病案室存檔病案。對原病案不得修改,不得重新撰寫。嚴禁杜撰、編造病案。
(二)手術視頻要求。
要求手術/操作人次專業的臨床醫師,可提交本人任現職期間作為主刀完成的本專業病例手術視頻2個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將手術視頻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的,申報副主任醫師職稱評審的,須是本人任現職期間主刀完成的本專業三級手術;申報主任醫師職稱評審的,須是本人任現職期間主刀完成的本專業四級手術。
申報人員提交的手術視頻(應含手術操作主要步驟)應清晰流暢,分辨率不低于1920*1080,幀數率不低于25幀/秒,使用MP4、AVI等通用格式,時長不超過30分鐘,且須提交手術簡介(2000字以內)、手術操作單(記錄單)及其他相關原始佐證資料(含原始臨床住院病案)。
(三)應急處置情況報告要求。
公共衛生類別專業醫師,可提交應急處置情況報告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應急處置情況報告須是申報人員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突發事件(須是一般及以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形成報送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的正式處置情況報告,應包括事發經過、處置過程、事件發展研判、下一步工作建議等內容。應急處置情況報告字數不少于3000字。
申報人員須提交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四)流行病學調查報告要求。
公共衛生類別專業醫師,可提交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須是申報人員作為主要調查人參與疾病、健康和衛生事件的調查研究,形成報送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的正式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應包括調查目的、調查過程、調查結論等內容。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字數不少于3000字。
申報人員須提交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五)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總結要求。
公共衛生類別專業醫師,可提交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總結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總結須是申報人員作為主要參與者參與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須是國家規定的Ⅰ級或Ⅱ級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形成報送上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或主管部門的正式總結報告,應包括事發經過、處置過程、事件結果、經驗教訓、下一步工作意見建議等內容。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總結字數不少于3000字。
申報人員須提交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六)專題報告要求。
除要求出院人數的專業人員外,其他人員可選擇提交專題報告2份作為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
專題報告是申報人員解決本專業復雜疑難問題的經驗和體會,能反映其專業實踐能力和水平的書面報告。申報人員應選擇本人任現職期間主持、參與開展的,且具有較高代表水平的疑難復雜病例、實驗室技術、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等,結合國內外同行的先進技術和經驗進行分析、討論,參考文獻要明確注明出處。專題報告須按規定格式書寫,字數不少于2500字。
1.公共衛生專業。主持或參與處置本專業某次公共衛生事件、疾病預防控制、健康危害因素監測與干預等工作的分析報告。
2.護理專業。1例疑難或危重病人的全程護理計劃(從入院到出院或死亡),內容包括病史摘要、護理評估(提供主、客觀資料)、護理問題、護理目標、護理措施、護理評價;或總結3例及以上同病種疑難或危重病人護理過程的體會和經驗。
3.藥學專業。就臨床合理用藥或藥物不良反應等方面開展的監測、調查和分析。
4.醫技專業。使用、推廣或創新本專業某項技術、方法等的分析報告。
5.衛生管理專業。主持或參與開展某項衛生管理案例或項目的分析報告。
(七)技術專利要求。
申報人員作為主要或第一發明人的本專業或與本專業有關的技術專利。專利必須與申報專業有關,并在實際工作中廣泛應用,取得明顯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申報人員須提交專利證書(以授權公告日為準)、專利簡介(2000字以內),以及其他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將國家發明專利或實用新型專利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的,須是本人任現職期間已完成轉化的專利,須提供轉化協議和到賬經費證明,并將專利的轉化效益作為重要評價標準。
(八)科研項目要求。
科研項目是指相應行政主管部門下達的或合同規定的科研或技術開發任務。作為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的科研項目,須是正式立項,并已在任現職期間結題,以立項合同、文件和結題證明等為依據。
申報人員須提交項目立項下達文件(該課題所在名單頁)、項目立項合同書/申報書(封面、基本情況頁、參與者排名頁、參與單位信息頁、簽約頁/批復頁)、項目結題報告或階段性成果及其他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九)學術論文要求。
作為申報衛生高級職稱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的學術論文,須是申報人員本人任現職以來,作為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發表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SCI或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收錄期刊的本專業論文。論文正文字數須不少于3000字。
文章清樣、刊用通知、增刊(綜合刊和supplementary issue)不能認定為有效論文。學術論文以投稿時或發表當年該期刊是否被相應期刊目錄收錄為準。有正規版面和期卷號,能被《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數據庫檢索收錄的SCI論文專刊(Special Issue)可作為有效論文使用。
申報人員須提交論文全文,以及期刊封面、版權頁、目錄、封底,以及其他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核心版)》、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SCI收錄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申報人員須提交權威檢索機構的檢索憑證原件(1份)。其中,SCI收錄論文要求同時檢索分區情況,分區應以中科院期刊分區(大類)為準,其他分區方式無效。
(十)專著教材要求。
1.專著。
專著須是申報人員本人任現職以來,參與撰寫具有一定權威性和學術價值,并由出版社或圖書公司正式對外公開發行(必須要有書號)的本專業著作。手冊類、論文匯編等不在此列。著作必須具有“三性”(即科學性、先進性、實用性)。
將專著作為業績成果代表作的,須提供本人任現職期間在國內省級及以上出版社正式出版,能在國家圖書館和所在地省級公共圖書館查閱且與館藏版本完全一致的專著。
申報人員須提交正式出版的專著原件2部、新聞總署專著檢索CIP數據頁面下載證明、出版社出具的字數證明;專著復印件1份,復印件包括封面、扉頁、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頁、目錄、能夠顯示申報人完成撰寫工作量的頁面(合著提供)、封底;權威檢索機構的著作檢索憑證原件1份(包含CIP數據核字號結果和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出版合同、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
出版專著,申報人員須本人直接聯系出版社進行投稿、選題申報、審校、設計排版、印刷出版、合同簽署等工作,不得委托第三方進行。
2.教材。
教材是指公開出版發行的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專業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應具有較高質量,并經過有關部門審核選用。
前言或后記中未說明申報人員本人撰寫章節、內容或字數的,不得作為本人工作業績成果。
申報人員須提交正式出版的教材,有關學校、出版機構和有關單位出具的審核、選用、字數證明,以及其他相關原始佐證資料。
從這些要求可以看出,四川省衛生系列人員評高級職稱工作業績成果代表作要求十分嚴格,尤其是最后的兩條,論文,專著,教材要求,發表核心論文,sci論文是關鍵,論文見刊不算有效材料,要能夠檢索到,并且開具檢索證明才是有效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