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每年高考的報考中,師范專業都是作為“大熱門”專業存在,一批有一批的考生們爭相報考,就是希望畢業后能成為一名教師,然后在考下公立學校的編制崗位。
除此之外,教師受歡迎的原因,還有一點是教師享受的福利待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教師獨享的超長帶薪寒暑假,不僅假期時長遠高出其他的崗位,并且還會是帶薪休假。
近幾年,隨著近兩年教師工資條頻頻被曝出,使得大眾對教師的崗位有了新的認知,實際上教師的薪資并不高,一部分原因在于影響教師薪資的因素之一,職稱評選的難度太高了。
教師職稱評選迎新政策,降低了評選要求,對鄉村教師幫助更大
眾所周知,教師的職稱等級,直接決定教師的薪資,換個角度,也就是教師想要提高自己的薪資,有效的方式就是不斷地參加職稱評選,提高自己的職稱。
但是哪有說得這么輕松,以往固有的教師職稱評選,對教師的各方面能力有非常高的要求,也就是想要完成職稱評選的教師,需要承受的壓力很大,并且每次評選的指標非常少。
近幾年,國家不斷地提高對教育的重視度,也讓相關部門看到了教師的難處,對此提出了降低教師職稱評選要求,教師職稱評選將迎來新政策,并且對鄉村教師的幫助更大。
相關部門決定或將由教齡決定職稱,教齡滿三十年的教師,直接升為高級職稱;教齡滿十五年的教師,直接升為中級職稱,這樣一來免去了教師在準備職稱評選中的準備工作。
最重要的是免去了對評選職稱的論文要求,以往想要參與職稱評選的教師,至少完成一篇高質量的論文,主要圍繞的教學工作落筆,論文也成了大部分教師對職稱望而止步的原因。
就像是大學生準備畢業論文,研究生完成科研論文一樣的要求,教師在評選職稱時,要完成的論文要達到符合高級學術期刊收納的標準,可見論文的難度有多大。
特別是對于鄉村教師而言,本身所處的工作環境,就和城市中的教師沒法比,再加上鄉村的教育資源嚴重受限,普遍生源質量較差,并且教師資源短缺。
很多鄉村中的學校,因為地處偏僻、工作環境艱苦,很少有教師愿意任職,以至于大部分鄉村教師需要身兼數職,連完成基本的教學工作,都需要花費教師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更何況是準備職稱評選所需的材料,還有在教學工作過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這些對于鄉村教師來說就是天方夜譚,所以,將職稱評選改為教齡決定至關重要。
其實,教師從一定角度來說,屬于高強度工作者,教師們有很多工作,都是在背地里完成的,才會導致很多家長的不解,認為教師非常清閑,只要按部就班上課就好。
為什么教師職稱評選很難,仍有大批教師堅持參與?
首先職稱對于教師來說,帶來最顯著的改變就是提升了薪資,畢竟教師們也有家庭和孩子需要照顧,身為家長都知道養育一個孩子,需要投入的教育成本,教師也避免不了。
所以,教師想要給孩子提供好的教育環境、物質基礎,就需要不斷地參加職稱評選,這是作為體系內的教師,提高薪資的重要途徑之一,畢竟是不可控因素。
當然,教師堅持參與職稱評選,也不僅僅是漲工資這個簡單,對于教師來說,職稱也是對自身工作的一種肯定,能在職稱評選中脫穎而出的教師,一定在教學工作上取得優異的成績。
對于教師來說,不僅要兼顧到班級中每一名學生,更要做到因材施教,每名學生的脾氣秉性有所不同,自然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也不同,這時教師的態度起到決定性作用。
文章的結尾:
教師,是一個偉大且無私的職業,因為很多時候他們需要犧牲小家,才能成就班級學生的學習,但是他們卻忘了,在家中還有一個和班級學生一樣,需要家長關注的孩子。
最近幾年的確有一些關于教師的負面報道,甚至讓很多家長對教師失去了信任,但這些都不是教師應該承受的,大部分教師還是堅守在崗位上,為了自己的學生認真工作。
你認為改變教師職稱評選條件合理嗎?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