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醫生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都會去參與職稱評審,職稱對醫生來說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升職加薪的前提條件。醫生升職離不開論文,升職不同的職位有不同的論文要求,一般來說,晉升的職位越高,論文的要求相對就越高。從主治醫師升到副高職位的要求自然要比晉升主治醫師的論文要求高。那么醫生升級副高職稱有什么要求呢?本文小編給大家做了如下一些總結:
國家規定本科(5年)畢業工作滿1年后可以參加國家組織的執業醫生考試,如果通過就具備初級職稱,也叫住院醫師,一般胸牌上是寫的醫師,基本只在住院部工作。
獲得初級職稱滿5年(本科學歷),通過晉升考試,碩士學歷一般是2年,博士可以直接獲得中級職稱,也叫主治醫生,可以有資格看門診了(一般的醫院都是要求主治以上才能看門診,不過小醫院可能就不一定了)。
再5年,又通過考試,進副高職稱,也叫副主任醫生。 再5年,還是通過考試,進正高職稱,叫主任醫生。
進職不但要通過考試,還要看發表的文章,在臨床工作的時間等指標,不是很容易,有些醫生干了一輩子到退休還是個主治醫生。所以了解所晉升的職稱論文的要求很關鍵。
晉升副高級職稱論文的要求具體有以下:
一、副高職稱的評定過程中,副高職稱論文發表的數量也是評價標準之一。我們知道每個地區在副高職稱評定時所需要的職稱論文發表數量與質量要求是不一樣的。但是不論數量多少,質量高低,都需要我們在國家級學術刊物公開發表研究方向一致的專業學術論文。
二、對于具備規定學歷、資歷的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需論文2篇(申報醫學科研副研究員須提供3篇);不具備規定學歷,副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需論文3篇(申報醫學科研副研究員須提供4篇)。再如山西,要求如下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在國家級學術刊物公開發表研究方向一致的專業學術論文一篇。
(2)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研究方向一致的專業學術論文二篇以上。基層專業技術人員可以減少一篇論文,
但要求提供一篇能夠完全反映本人任現職以來專業工作數量和質量的工作總結。工作總結應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完成的本專業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數量指標應從專業技術人員任現職以來的工作業績數量來體現;專業工作質量應通過專業工作取得的效果、做出的貢獻、社會、同行的認可程度來衡量。
(3)國家專業出版社出版的本專業科技著作一部,本人撰寫部分不少于3萬字,并同時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研究方向一致的專業學術論文一篇以上。
(4)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三等及以上獎一項(為額定獲獎人員,并有一級證書)或相關榮譽獎項,并同時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研究方向一致的專業學術論文一篇以上。
本文期刊vip小編先給大家總結這么多,如果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聯系本站編輯幫您解答。
醫生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推薦:《實用醫學》
《實用醫學雜志》(半月刊)創刊于1972年,是由廣東省衛生廳主管、廣東省醫學情報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綜合性臨床醫學專業期刊,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的一份出版周期為半個月的科技期刊。旨在傳播醫學新理論,交流醫學新技術,面向臨床,重點在實用。榮獲廣東省優秀期刊(第二屆、第三屆)。
《實用醫學雜志》讀者對象為各級臨床醫護人員。本刊以臨床實用為基礎,提高與普及相結合,主要報道全國各地各級臨床醫生及醫學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實用性較強的臨床經驗、醫學新技術、新動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