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這世上從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如果掉的話,一定是磚頭。很多上當受騙的都是因為貪圖小便宜,而騙子們正是抓住了人們這種心理,核心論文發表網站期刊VIP提醒您切勿因小失大,上當受騙!
網絡流傳職稱英語“保過密卷” 人社部人事考試中心回應不新鮮都是假題
新華網濟南3月10日電(記者陳灝、魏圣曜)一年一度的職稱英語考試即將于本月底開考,但近期網絡上卻流傳出許多考生遭遇兜售“保過密卷”的電話和短信騷擾,個人報名信息疑似泄露。那些所謂的“保過密卷”是否屬實?考生的報名信息又是如何泄露的?記者進行了求證。
一家自稱“中國職業資格考試中心”的機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手里有兩套試題,大部分是今年考試的題目。一位馬姓工作人員說,這兩套題目收費600元、試題通過EMS發送到考生手中,考生拿題時收費300元,考后再支付300元。這位馬姓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我們給您的試題有70%是擬考試題。您考過了就行,別考太高,否則會露餡。”
在與這位馬姓工作人員的通話中,記者發現,他的許多說法明顯存在夸大和虛假成分。他自稱,“中國職業資格考試中心”是職業資格考試的命題機構和考試組織機構。而據記者了解,每年的職稱英語考試組織機構都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轄的人事考試中心,馬姓工作人員的說法顯然與事實不符。
但是,今年的考卷是否已經遭到了泄露?為此,記者致電了人社部人事考試中心。中心考務處一位溫姓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咨詢時明確表示,“這些題目都是假的”。他說,一些所謂的“培訓機構”兜售這類“保過密卷”,已經不是新鮮事了。他們此前也對這類試題進行過“無數次”驗證,但無一例外都是假題目,“保過”更不現實。
“你買到題考完之后才會發現不對勁,那時已經找不到他們人了。包括那些聲稱能改成績的,全都是騙人的。”他說,在電話、短信乃至網絡上四處兜售職業資格考試“保過試題”的,都是詐騙行為。他建議考生不要相信這類謊言,以免耽誤自己的考試準備。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網民反映的“賣題”電話和短信中,提到的考生的姓名等具體信息卻是真實存在的。部分“機構”“網校”甚至能提供考生的工作單位、身份證號碼等具體信息。
對此,人社部人事考試中心溫姓負責人表示,在人事考試中心核查范圍內,還沒有發現過內部工作人員泄露考生信息的情況。但他也承認,不排除有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手段從考生信息系統竊取了用戶信息。他說:“不法分子多通過釣魚網站或利用系統漏洞發動黑客攻擊‘盜取’信息。雖然我們在不斷查堵相關技術漏洞,但總是落后于黑客攻擊的手段。”對這類行為,他們每發現一起都會向公安部網監局報案。但也難免有些不法分子做得比較隱蔽,難以鎖定。
他還表示,除黑客發動網絡攻擊外,還有一部分考生不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如系統補丁或殺毒軟件沒有及時更新、電腦中木馬沒及時查殺、在網吧里報名……這些疏忽,也會加大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