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國林業造林工程水平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與當今現代化林業常用的社區林業對比,我國林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本篇林業職稱論文發表分析了目前我國林業在規劃設計、種苗培育、栽培技術以及林地環境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某林業造林工程為例,提出優化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推薦期刊:<南方林業科學>本刊是是江西省林學會、省林業科學院合辦的綜合性林業科技期刊,主要報道林木良種、育苗造林、森林經營、森林保護、林產化工、森林生態、林業經濟、森林花卉、森森蔬菜、鄉村林業和城市林業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技術、新經驗、新動向。適合廣大科技人員,管理干部、專業院校師生、林場職工和林農閱讀。
關鍵詞:林業造林工程;質量問題;措施
1林業造林工程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
目前,雖然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支持林業造林工程的建設,造林的整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其主要的質量問題一般表現在四個方面,即規劃設計、種苗培育、栽培技術以及林地環境。
11規劃設計方面問題
與當今現代化林業常用的社區林業評估進行對比,我國常規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其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我國常規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僅僅只是對自然資源進行調查并規劃利用,且規劃利用的自然資源側重于用材林和經濟林,基本上沒有對森林公園、生態林等影響生態平衡林木進行規劃利用;二是我國常規的林業調查規劃設計是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則進行的,其內容多是以上級下達的文件為準則,且其最終設計的結果只符合上級的要求,既沒有征詢群眾的意見,又沒有讓群眾參與到其中,規劃設計不全面。
12種苗培育方面問題
目前,我國造林樹種的良種壯苗技術還不夠成熟,種苗的資源儲備也比較少。這極大地影響了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其具體表現為:開發新樹種和新品系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不僅導致種苗種類非常單一,而且也無法滿足當前對造林工程的需求;主要用來造林的樹種(如,杉木、松和闊葉樹種等)在種源建設上各地之間的發展相差很大,這就使得林業造林面臨良種資源匱乏的困境。
13栽培方面問題
目前,我國造林初植密度一般都比較大,這不僅增加了造林的成本和間伐作業,而且也造成林木生長不佳、林分郁閉提前,再加上間伐作業的經濟效益較低,使得間伐作業不到位,這些都極大地影響了造林工程的質量。此外,在整地和栽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例如,在栽植過程中錯失了種苗栽植的最佳時期,從而大大降低了種苗的成活率。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而且也加大了造林的成本。
14林地環境方面問題
林地環境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造林工程質量的水平。在我國,多數人認為造林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卻不清楚若在造林過程中沒有做好林地環境管理則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目前,我國林地環境管理水平還比較落后,導致我國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低下。另外,當前我國林業造林工程還存在監督、驗收和制度管理以及人員素質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影響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
2優化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針對上文中所提到的林業造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質量問題,本文以某林業造林工程為例,具體分析優化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21工程概況
該林業造林工程面積為35 hm2,共種植20多個喬木樹種,如油松、白蠟、側柏以及楊樹等。采用打團塊混交的方式進行栽種,且在主要地段栽植彩葉樹種和大量花灌木,同時在樹下栽植地被植物。該林業造林工程以生態、景觀以及經濟效益三者并重為設計理念,經過多年的建設,現已初步建成多功能、多樹種以及多層次的綠色屏障。雖然該工程取得了較大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2優化林業造林工程質量的措施
針對在林業造林工程中出現的問題,該工程主要采取以下優化措施。
(1)掌握樹種的生物特性:目前,該林業造林工程存在樹種選擇不當的問題,這也是其他林業造林工程出現的普遍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該林業造林工程所采取的措施是先對樹種的生物特性進行了解和掌握,然后再進行栽植。特別是對于新引進的樹種,要先在各種立地條件下進行試驗,而不能立即進行大規模的栽植。同時,為了達到最佳的效果,還應以樹種的生物特性來對栽植進行設計。例如,柳樹不是耐旱植物,不能將其栽植在荒漠上;而榆樹既耐旱又可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因此可以將其栽植在荒漠上。
(2)選擇合理的栽植密度:合理的栽植密度對于樹木的生長至關重要。樹木栽植前必須先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一般而言,影響樹木栽植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立地條件和樹木特性兩方面。立地條件好的地方,樹木生長的速度較快,郁閉的時間也較短,合理的栽植密度應保持在40~50株/畝;立地條件差則可以適當地增加栽植密度。
(3)采用多樹種大團塊的混交模式:該工程主要以大團塊混交的方式來栽植樹種,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問題是對團塊大小的確定不當。團塊過小會造成時間、水源等的浪費,團塊過大則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幾率。針對這一問題,該林業造林工程根據多年造林經驗,采用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確定團塊的大小:即,灌木樹種的團塊大小,根據地形、比例以及色彩的需要確定。
參考文獻:
[1]楊建明.淺談太原市造林工程中的抗旱措施[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6).
[2]世界最大的植樹造林工程已吸收二氧化碳18億噸[J].節能與環保,2008(1).
[3]劉新科,朱細儉,洪維.淺談如何提高造林質量[J].廣東科技,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