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論胭脂魚的有何經濟價值及管理的重要意義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農業科技時間:瀏覽:

  摘要: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在取得巨大發展的同時,也對在自然狀態下生活在我們周圍的眾多生物物種的生存,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造成很多物種的資源量下降,甚至滅絕,生物多樣性水平降低,胭脂魚的資源變化就是一個典型例證。胭脂魚曾在長江和閩江有過廣泛的分布,并有較大的產量,但近年來資源量急遽下降,現已被列為國家二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1 主要工作方法

  工作區域主要在四川省宜賓市至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上游江段,以及區域內一些主要支流。該區域為歷史上胭脂魚主要分布區。在區域內設置了 8 個長期觀測點:湖北省荊州、宜昌,重慶直轄市的萬州、涪陵、巴南區,四川省瀘州、合江、宜賓等江段。它們基本涵蓋了由宜賓至宜昌近千公里的江段和附屬的主要支流。記錄研究范圍內 1997 年 4 月至 1998 年 10 月胭脂魚誤捕情況。同時,還沿江進行了標本采集,收集了區域內胭脂魚漁業歷年統計和記錄資料。

  1997 年 4 月和 1998 年 4 月,在重慶直轄市的萬州區水產研究所對胭脂魚胚胎發育過程和耗氧量進行了觀察、比較和分析。

  2 研究結果

  2.1 胭脂魚的分布及資源現狀

  經實地調查和通信聯系,胭脂魚在閩江已多年沒有采集記錄。

  在長江水系,1997~1998 年度區域內各觀測點共記錄誤捕胭脂魚 16 尾

  (表 1),其中葛洲壩以上江段 9 尾,以下江段 7 尾。在葛洲壩以上江段誤捕的 9 尾中,有宜賓江段 3 尾、瀘州江段 2 尾、重慶市區江段 2 尾、重慶市木洞江段 2 尾。上述統計反映出目前胭脂魚在長江上游主要在重慶木洞至宜賓江段活動,而木洞至葛洲壩以上江段未見有胭脂魚誤捕記錄。葛洲壩以下江段誤捕的 7 尾胭脂魚,主要捕自宜昌的大江船廠、二江及古老背一帶。

  歷史上,胭脂魚曾為區域內較大型重要經濟魚類之一。據四川省宜賓市漁業社 1958 年的統計,胭脂魚在岷江曾占漁獲總量的 13% 以上;60 年代在宜賓扁窗子庫區,胭脂魚的漁獲量還占 13%。但到 70 年代葛洲壩水利樞紐建成以前,胭脂魚資源量就已明顯減少,70 年代中期已降至 2%,現今只有零星誤捕報道。從目前記錄的誤捕量、出現頻度和分布情況看,胭脂魚在長江已處于非常瀕危的程度,特別是上游誤捕的胭脂魚主要為體型較大的性成熟個體,又幾乎全部在繁殖季節捕獲。

  據瀘州、宜賓兩市漁政部門的統計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1996 年監測報告:1984~1993 年在瀘州江段共誤捕達氏鱘 124 尾、白鱘 63 尾、胭脂魚 90 尾;1994~1997 年在宜賓江段誤捕達氏鱘 27 尾、白鱘 17 尾、胭脂魚 36 尾;1996 年在宜昌江段誤捕中華鱘 76 尾,1995~1996 兩年誤捕胭脂魚 21 尾。由上述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雖然目前胭脂魚被定為國家二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但其野生資源量已少于被列為國家一類水生野生保護動物的中華鱘和達氏鱘。

  2.2 胭脂魚致危原因的初步分析

  2.2.1 過度捕撈

  50~60 年代,區域內胭脂魚數量較大,是產地重要漁獲物的組成成分之一。隨著近幾十年來漁業生產設備和技術的不斷改進,捕撈工具的質量和數量以及漁業生產水平都有了較大提高,對包括胭脂魚在內的野生魚類資源的捕撈強度越來越大。另由于胭脂魚的捕撈季節大多集中在 3~4 月,而這一時段又正是胭脂魚的繁殖期,被捕獲的大多為性成熟親魚。因此,連年不斷的大量過度捕撈繁殖期性成熟親魚,嚴重破壞了胭脂魚親魚資源。

  2.2.2 自身原因

  胭脂魚一般要 5~6 齡才進入生殖年齡,性成熟較遲,繁殖周期長,一旦資源受到破壞,數量就會明顯下降,而且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自然恢復。

  與親緣關系相近的已知絕大部分鯉科魚類相比,胭脂魚胚胎發育速度也非常緩慢(表 2),過長的胚胎發育時間使后代的死亡機會明顯提高。

  在目前推測的可能為胭脂魚產卵場的河段,有大量屬于鯉科 (Cyprinidae)、鰍科 (Gobitidae)、鲇形目 (Siluriformes) 等以肉食性為主或單純肉食性的魚類與之同域分布,其中很多種類都以魚卵和幼魚為食。如依葛洲壩下 15.2~15.6℃的水溫記錄,胭脂魚從卵受精到初次開口攝食的發育時間會更長,大約為 20d 以上。自然狀態下如此長的早期發育過程,無疑大大增加了卵和幼魚被捕食的機會。

  根據我們的試驗結果,胭脂魚的繁殖成活率表現得也不高。以 1997 年萬州水產研究所胭脂魚人工繁殖結果為例,對當年 5 尾雌性親魚進行人工繁殖,共獲得受精卵 5.69 萬余粒。其中 2 尾親魚的受精卵發育至開口期全部死亡;另兩尾的合計成活率為 0.18%;只一尾成活率稍高,但也只有 8.25%(表 3)。這樣,補充群體的數量會極為有限,致使本已日漸稀少的剩余群體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種群數量狀況日趨惡化。

  2.2.3 環境污染

  60 年代以來,隨著長江兩岸工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長,水體污染日趨嚴重。僅以胭脂魚主要分布區域的岷江為例,其主要污染物為含磷物,此外還有汞、硝酸鹽、鉛和錫等,僅在岷江中游就有 50 多家重點工業污染源,年排放工業污水上千萬噸,加上生活污水、垃圾以及農田化肥的污染,致使岷江的水質狀況日益惡化,大面積死魚事件時有發生。而從我們的實地調查和所做的有關實驗來看,胭脂魚對生活水體水質的要求較高。我們曾就胭脂魚的耗氧量進行了實際測定,胭脂魚適宜的水溶氧為 6.0mg/l 以上,明顯高于四大家魚所適宜的 4.0~4.5mg/l 的溶氧量,當水溶氧低于 2.2mg/l 時,50% 的實驗魚會出現浮頭。幼魚期對水質的要求更為嚴格,水質惡化往往會造成魚苗的大批死亡;四川省水產所 1997 年胭脂魚親魚池曾被電廠排除的污水灌入,造成大量親魚死亡,個別活下來的親魚當年也失去了繁殖能力。

  3 胭脂魚資源恢復與增殖途徑的討論

  盡管近年來我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包括胭脂魚在內的野生魚類資源保護越來越重視,但由于胭脂魚自身性成熟晚、成活率低,短期內依靠自然增殖使資源得以很快恢復的可能性不大。就目前胭脂魚所處的環境和資源狀況,我們認為,采用人工放流的增殖方式應是比較適宜的;目前開展胭脂魚人工放流的條件也已基本具備。

  (1) 目前推測的胭脂魚產卵場主要在長江上游合江至宜賓以及部分岷江江段,三峽建壩后,這一帶水文環境不會發生較大改變;反而隨著庫區水位的升高,水面的開闊和水流的減緩,特別是在一些寬谷河段和庫叉會出現一些透明度高的緩流區;另外,淹沒區又多為農田、果園和居民點,淹沒后底質肥沃,胭脂魚所喜食的寡毛類等底棲無脊椎動物數量會明顯增加。這些都可能為胭脂魚成幼魚生存提供眾多較為適宜的環境,有利于胭脂魚資源恢復與增殖。

  (2) 目前宜賓至宜昌江段一些沿江漁業生產部門,胭脂魚人工養殖已較為普遍,盡管目前在人工繁養殖技術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但以往的工作無疑已為胭脂魚人工放流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 區域內已建有比較完善的從事漁政管理和魚類資源保護的機構,自然水域內無序的漁業生產已基本得到遏制。以往沿江工業垃圾、工業廢水的亂排亂放,植被的人為破壞等,曾對區域內魚類資源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破壞,使包括胭脂魚在內的很多魚類失去了大量賴以生存的環境。隨著各項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政策法規的實施和環保教育的加強,人們環境意識普遍提高,沿江水域污染有望盡快得到控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的程度會有所緩解,這也將對胭脂魚資源的保護和恢復產生有利的影響。

  當然,在進行人工放流的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特別要加強種質資源的管理,保證放流魚苗的質量,提高種苗在野生環境下的成活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巴楚县| 丁青县| 阳信县| 台山市| 平遥县| 大邑县| 固镇县| 新田县| 绍兴市| 凌云县| 甘泉县| 开鲁县| 南郑县| 郴州市| 华蓥市| 鸡泽县| 赣榆县| 高州市| 岑溪市| 瑞金市| 贵溪市| 汶上县| 盘锦市| 山东省| 常山县| 南汇区| 桃园市| 钟祥市| 鸡泽县| 济宁市| 苏尼特右旗| 鄂尔多斯市| 江油市| 麦盖提县| 泰宁县| 临朐县| 江西省| 荥阳市| 广汉市|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