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關于舟曲縣農村公路的幾點思考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摘 要: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當前我國公路建設的重點。如何設計、養護好農村公路,提高公路的質量,直接關系著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本文以舟曲縣為例,分析了農村公路設計、養護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舟曲,農村公路 ,思考

  舟曲縣位于甘肅省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東南,地處南秦嶺山區,東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貫穿全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氣候屬溫暖帶區,海拔高度1265m。境內山巒重疊,溝壑縱橫,地形復雜,是典型的高山峽谷區。山高、谷深、石頭多、坡陡、土薄、水流急,荒山荒坡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嚴重是舟曲的自然現狀。這種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舟曲縣的地質地貌環境、水文氣候條件、工程巖土分布等特征非常復雜,加之舟曲縣農村公路基礎設施薄弱,建設資金短缺,從而增加了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的難度,極易造成各種早期公路病害和突發性災害。如何保證農村公路的建設質量,使其具有較好的品質及較長的使用壽命,特別是已有公路如何保證通暢及提高相應的服務水平,是擺在我縣公路建設者面前的重大課題。為此,對于農村公路典型病害防治與管養對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確保農村公路的“通達”和“通暢”,不僅是構建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交通運輸體系的需要,而且對促進農村乃至全社會經濟發展、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舟曲縣農村公路的現狀及成因

  目前,舟曲縣農村公路主要存在以下四個問題:(1)農村公路路基路面病害嚴重,如路基邊坡塌方、邊溝毀損,涵洞堵塞、路肩不平、路側雜草、路面面層出現松散、裂縫、坑槽、麻面等病害,導致路況下降;(2)相關安全設施不完善,如標志標牌缺乏,路旁安全護欄設置不全或缺損,平面交叉口設置不合理,危險高邊坡、高擋墻未整治等;(3)公路服務設施缺乏,如公路沿線的停靠點、交錯車道、加油站點、服務點等缺乏;(4)大部分處于失養、失管狀態,形成了“一年修、二年丟、三年變成大水溝”的被動現狀。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很復雜,主要包括:

  (1)建設質量差。農村公路建設資金緊張、施工力量薄弱、建設管理不夠規范。所建成的公路技術等級低,線形不規范,各種結構物缺乏,公路病害多,抗災能力差。這種先天不足僅僅依靠養護管理,并不能使農村公路發生質的改變,所以確保農村公路建設質量是搞好農村公路養護的前提。

  (2)養護體制不完善。根據《公路法》規定,現行的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是:縣道的養護管理主體是縣級政府,鄉、村道的養護管理主體是鄉鎮政府和村民委員會,實行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系。實際情況是縣一級有專門的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縣交通局或縣鄉公路養護管理站)負責縣道的養護管理,而鄉、村二級基本沒有設置相關的公路養護機構和組織,造成鄉村公路養護管理責任主體和實施主體的缺乏。而我縣的養護體制正處在改制中,尚未完成。

  (3)管理制度不健全。沒有統一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養護責任不明確。交通公路部門對農村公路養護缺乏指導、監督、考核,缺乏切實可行的養護操作規程和成本核算辦法。

  (4)養護資金匱乏。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實施,公路民工建勤逐年減少直至取消,卻又沒有新的資金渠道來補充,而我縣屬國扶貧困縣,且災害連連,財政無錢拿,又不能向群眾搞集資攤派,致使養路職工工資無法足額兌現,養護材料無法購買,機具經費不能保證,正常的養護生產無法開展。

  (5)公路養護專業隊伍和技術缺乏。一般除縣道外,農村公路大都是由當地農民進行養護,養護隊伍中專業養護人員配備少,養護設備、工具原始簡陋。基本還處在原始的手工作業階段,工效低下,難以談得上養護質量,更談不上規范化、專業化、機械化、科學化的高質量養護與管理。

  (6)路政管理不到位。一般縣路政管理只管到縣道,鄉、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是一塊空白。路政法規宣傳不夠,沿線農民一般缺乏公路法制意識,公路建筑控制區內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打場曬糧等現象比較突出,堵塞交通的現象時有發生,給農村公路養護造成了很大的障礙。

  2農村公路管理的對策

  (1)明確責任主體,健全管養機構,落實養護責任

  根據《公路法》對縣鄉道路的有關規定和國務院印發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有關要求,甘肅省政府于2007年出臺了《甘肅省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意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建立健全以縣為主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和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方籌資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渠道,逐步實行管養分離,積極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進程,促進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

  (2)加大投入,拓寬渠道,建立穩定的資金保障機制

  資金問題是困擾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突出難題,建立養護資金的保障體系,是農村公路可持續運營的重要保證。但農村公路量太大,養護經費全部由國家承擔目前不可能,建議多渠道籌資。如:在高等級公路的建設項目中,劃分一定比例資金,用于沿線公路養護維修,實現“大路帶小路”;發展農村公路的第三產業擴大資金來源,比如公路廣告的使用權、轉讓公路的冠名權、路邊土地和其它資源的開發權、綠化權;對沿線受益廠礦企業以及個人,采用民主的辦法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籌集資金;動員外出干部、職工、扶貧掛鉤單位、港澳同胞、外出經商人員在自愿的前提下捐助。

  (3)深化改革,創新模式,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

  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應以新理念、新機制、新辦法,堅持“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一事一議”相結合,實行管養分離,推進公路養護市場化。根據舟曲縣農村公路養護實際,對技術標準不同的農村公路,應推行專業化養護和其他多種方式相結合的養護模式。建立和健全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長年養護與季節養護、流動養護與義務分段養護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制度,使養護工作規范化、經常化。

  (4)統籌協調,科學組織,加強管理

  農村公路工作涉及面廣,管理難度大,必須做好統籌、協調工作。要注重“四個統籌”、“三個協調”,即:統籌考慮各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統籌考慮城鄉交通發展,統一規劃,有效銜接;統籌考慮農村公路與國省干線和高速公路建設,完善路網結構,發揮整體效益;統籌考慮農村公路路面、橋梁、安保設施、渡口改造工程的實施,全面提升質量和安全水平。要協調好交通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各級地方政府的關系,形成合力,共同推動農村公路的健康發展;協調好農村公路建設速度、質量與效益的關系,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協調好建設、養護、運輸的關系,推動路站運一體化。

  (5)建章立制,規范管理,建立長效的管養機制

  通過建立完善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法規體系和技術標準,切實加強行業管理,努力實現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標準化、規范化,提高農村公路服務水平。1)將農村公路養護納入依法管理軌道;2)推進養護標準化和科技創新;3)加強對農村公路的保護工作;4)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隊伍建設;5)建立、健全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機制。

  3結論

  完善現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緩解農村公路養護與農村公路快速發展之間的矛盾,逐步實現農村公路正常化、規范化養護,己成為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實現交通現代化的迫切要求,各級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應把改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作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工作,像抓農村公路建設一樣抓好抓實。農村公路應建一條,管一條,養一條,不使一條漏管失養,確保農村公路通行,最大限度發揮農村公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根本上實現農村公路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促進廣大農村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長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參考文獻

  [1]郭法霞,王玉勤.我國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初探[J].河北交通科技.2006(4):42-44.

  [2]喬墩,何兆益.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王紅霞.公路養護與管理技術[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4]李向陽.甘肅農村公路建設發展初探[J].發展.2011(01):49.

  [5]尹智育.淺析農村公路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科技創新導報.2011(06):102.

  [6]王金龍.運城市農村公路設計問題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5(21):295-29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洛县| 峨山| 泰顺县| 海安县| 石嘴山市| 大安市| 会宁县| 大化| 乌兰县| 曲松县| 呼伦贝尔市| 绥中县| 永川市| 鸡东县| 绥芬河市| 景谷| 辽阳县| 景德镇市| 阿勒泰市| 三江| 宣恩县| 遂宁市| 周口市| 梓潼县| 阳山县| 平潭县| 辽阳县| 龙州县| 龙井市| 南华县| 辽阳县| 莒南县| 营山县| 南阳市| 吴堡县| 伊春市| 辽阳县| 肃南| 泸定县| 安义县|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