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文章根據作者工作經驗,對影響路橋工程施工質量的相關因素及管理存在的問題做了分析,認為路橋工程項目中各建設、設計單位應認真履行其單位、部門職責,通力合作,加強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及施工技術,達到施工預期目標和要求。
關鍵詞: 路橋工程 ;項目管理; 質量控制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s working experience, analyzes the impact of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related factors of management problems, point that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design unit shall earnestly perform their units, departments, act with united strength, strengthen management, improve staff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achieve desired goals and requirements.
Key words: the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quality control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1、 引言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公路交通等基礎設施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據交通部《公路、水路交通“十五”發展計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公路里程將達到230萬km,公路作為居民出行、交通運輸的主動脈,關系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因此,路橋項目的施工質量亦得到各單位部門重視,既便如此,由于種種原因各類質量事故仍頻頻發生,如湖南“8·13”塌橋事故、云南昆祿公路路基塌陷等,均造成重大傷亡事故及經濟損失。因此,路橋工程質量控制變得愈發重要,對此,筆者根據自己工作經驗對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供借鑒。
2、 影響因素分析
2.1 道路勘測設計質量不達標
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項目庫,建設項目比較多,設計條件又比較差,設計人員技術、力量也不足夠,設計任務基本上是一個接一個,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多項目多方案選擇,而國外公路建設項目的設計產業政策明確、法律法規完善、設計程序合理、評估機構經驗豐富、設計人才眾多、項目庫完備充實、設計使用的設備和軟件先進,因而設計質量較高;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等級公路建設的設計目前還處在起步階段。
2. 2 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不規范
1) 建設單位的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沒有真正全面實施。如有的項目未實行項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有的項目未實行監理制,仍是內部監理,或指揮部領導下的監理,監理水平不高,力度不夠。
2) 建設單位組織機構不健全。有的指揮部是業主臨時抽調相關單位人員湊成的,或以市公路局為主組建,或以市交通局為主組建,存在臨時的思想觀念,質量意識和合同意識較為薄弱。
3) 建設單位缺人才、少設備、沒經驗。如少數建設單位沒有懂土建的專業技術人員,工程檢測設備和手段不完善,缺少專業化管理人才或是管理人員對施工不熟悉,既無大型項目施工管理經驗,也無足夠的管理能力。
4) 建設單位過分追求利潤。有的一再壓低承包價格,致使施工單位若按國家相應施工與驗收規范施工則無利可圖,施工單位勢必在偷工減料、以次代好上下功夫;有的強行向施工單位指定關聯材料供應商,以次充好。
5) 建設單位肢解工程。將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橋涵工程等分別包給不同的施工單位,施工中彼此缺乏溝通與協調,致使矛盾沖突時有發生。
2. 3 工程監理機制不健全、監理人員素質低
1) 監理機構不具有獨立性或只是相對獨立。一個成熟的監理市場應是監理機構作為一種獨立的中介機構存在,而不是借用在公路建設部門,具有雙重身份,對外是監理,對內仍是一家。
2) 監理機構魚目混珠、良莠不齊。三百六十行,行行可設公路建設監理機構,人人去做公路建設監理。隔行如隔山,匆匆上崗,怎么監理?
3) 監理工作人員身兼多職,業務難以開展。監理人員人事上仍要接受原單位的管理,工作中仍要承擔原單位分配的業務量,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監理工作,從而影響監理質量。
2. 4 施工過程中組織與管理不到位
1) 領導缺乏質量意識,管理措施不得力。有些企業領導認為質量管理是主管領導、主管職能部門和專職管理人員的事,基層人員只求把任務量完成,這樣使得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不扎實,難以到位。此外,承包商將工程分包,甚至層層分包,使工程質量難以控制。
2) 承包商盲目趕工期、搶速度。網絡計劃技術有助于施工單位加強工程進度管理和人、料、機的優化,盲目按照上級意圖,追求“政績工程”和“獻禮工程”,為提前通車而搶工期;二是因前期工程建設資金不到位,計劃進度嚴重滯后,為搶進度而趕工期。
3) 施工人員質量意識薄弱、施工能力差。有的施工單位施工人員只圖完成任務量,滿腦子趕進度,質量意識較差;施工人員來源復雜,特別是臨時工未經培訓就上崗,很可能成為質量事故的溫床。
4) 機械裝備程度及設備完好率低。現代化的施工企業已不再是過去的人海戰術、手工操作,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作業,機械化水平由機械化程度、技術裝備率、設備完好率、機械利用率及機械操作正確性來衡量。
5) 原材料選擇方式與管理不當。原材料供應商一般由甲方指定,而非由市場決定,難避“關系戶”。
6) 施工組織管理不善,施工工藝未經優化。施工組織管理無序、不到位、滯后,明顯影響工程進度、成本和質量;施工工藝沒經過比較擇優,不僅造成資金的嚴重浪費,而且會影響工程質量。
7) ISO 9000 質量體系標準流于形式。許多施工企業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推行ISO 9000 系列標準,并最終取得了ISO 9000 質量體系認證書。企業本應以此為契機,在貫徹和實施標準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但有的企業取證僅為方便其市場進入,取證后質量體系文件就成了擺設。
3 控制對策分析
3. 1 按規范進行工程設計
1) 工程設計應實行向全社會公開招投標,實行社會評論與專家評審相結合。
2) 設計單位要不斷引進高質量的設計人員,同時不斷提高原單位設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3) 設計單位應結合項目特點,收集詳細的設計所需的技術資料,開展技術經濟分析,搞好設計方案的比較和優化設計。
3. 2 認真履行業主職責
1) 規范項目管理專業人員的培訓和資質認定工作。加強國有資產為主的項目業主的委任、職責、權限、利益、管理制度和管理活動的規范。
2) 建立和健全約束機制,加強廉政建設。如:實行雙合同管理,即項目法人在簽訂工程承包合同時要簽訂廉政合同;加強業主對項目招投標、勞務、材料供應和設備采購等環節的監督;重視社會各界的新聞輿論監督作用等?;渲?但目前開發的軟件管理過粗,很不實用,尚待進一步完善。
3) 強化質量責任制。業主不得強迫承包商以低于成本價格競爭;承包商不得轉包或層層分包;不得任意壓縮合理工期;不得明示或暗示設計、施工單位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4) 嚴格施工單位的市場準入制度,堅決將沒有足夠資質的單位拒之門外。
3. 3 嚴格監理制度
1) 監理機構獨立化。監理機構與建設部門的關系,既不能是附屬型的,也不能是連體型的,而必須是分體型的,兩者在人事、經濟上應彼此獨立,在工作上應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相互制約又相互協作。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無論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完全發揮監理機構及監理的作用。
2) 監理機構社會化。監理機構獨立后,應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企業,應跳出原建設部門的“勢力范圍”,面向整個公路建設市場、全社會尋找業務,這樣才有利于形成一個真正公平合理的、完全競爭的市場監理機制,有利于監理機構及監理的生存和發展。
3) 監理機構專業化。由于目前監理人員來源復雜、基礎參差不齊,清理整頓監理隊伍是目前的重要工作之一:一是不僅要審查監理機構的資質,而且要審查其資信,對不符合條件的要堅決予以取締,以后審批監理機構時,要嚴把準入關;二是對已具有監理資質和資信的監理機構,要提高其專業技術能力,以增強其市場競爭力。
3. 4 提高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水平
1) 建立和完善工程質量領導責任制。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競爭經濟,身處其中的企業都要遵守公開、公正、公平、優勝劣汰的規則。高質量是施工單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生命線”,作為施工企業的法定代表和項目經理對所承建項目的工程質量負有領導責任及終身責任。要依法管理企業,并按“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從人員、材料、設備、工序、工藝、技術措施等方面層層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落實。
2) 處理好質量與工期、成本的關系。質量與工期、質量與成本是兩對矛盾,要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保證進度,合理降低成本,決不能以犧牲質量為代價來換得工期的縮短和成本的下降。
3) 提高工程人員的質量意識和技術素質。工程人員應樹立五大觀念:即質量第一、預控為主、為用戶服務、用數據說話和社會企業綜合效益觀。管理干部、技術人員應有較強的質量規劃、目標管理、施工組織和技術指導、質量檢查能力;施工人員應有精湛的技術技能、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嚴格執行質量體系標準和操作規程的法制觀念;服務人員則應做好技術和生活服務,以出色的工作質量,間接地保證工程質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質,靠的是質量教育、精神與物質激勵相結合以及培訓和優選。
4) 配備足量的、能滿足該項目的施工機械和檢測設備。具體應做到:嚴格按合同條款配備施工機械和檢測設備(不足部分可購置、租賃);進場的機械設備無隱患、技術性能良好;常用的精密儀器應保持正常的靈敏度和精確度。
5) 嚴格控制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和批量。對外加工、采購材料的質量控制應把住“四關”:采購關、檢測關、運輸保險關和使用關。為把好采購關,要做到:優選采購人員,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質量鑒定水平;優選供應商,掌握其質量、價格、供貨能力等信息。此外,必須按經濟批量訂貨,使訂貨、運輸、存儲等庫存成本最低。
6) 采用先進的施工組織管理方式和施工工藝流程。施工組織設計應對最短工期、合理施工段數、最佳作業方式、施工工藝流程等的優選過程和結論同時進行介紹;施工管理中盡可能使用網絡計劃技術,對工期、人、料、機進行優化配置,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的目標;施工過程中要重視新技術、新工藝對提高工程質量的作用,不斷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3. 5 強化ISO9000質量體系貫徹實施
應把貫徹標準當作真正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明確職責,并督促各級人員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制定與企業相適應的質量體系文件并認真執行。不能寫在紙上、掛在墻上、掉在地上。強調“預防”為主,預防與檢驗相結合。如果等到檢驗出不合格品時才控制,損失已成事實。
4、 總結語
綜上所述,工程質量的好壞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加強管理健全機制,加大體制的透明度,對項目招投標實行公開化,廉政建設;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對資質不達標、人員機械配備不合理的單位不準進入;提高管理及施工人員素質和能力,細化其責任,對由于失職、玩忽職守等原因造成損失和傷亡的依法追究其責任;貫徹執行行業標準和文件,而不是停留在紙面和口頭上;各建設單位應認真履行其職責和義務,發現問題及時溝通、解決,才能防患于未然,確保工程的質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