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PKPM結構設計中鉸接梁的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摘要 :鉸接梁在工程中有著大量的應用。眾多橋梁,廠房的吊車梁,過街樓或者過街走廊的機構中都會大量采用預制梁。本文針對PKPM結構設計中如何確定鉸接梁的問題就個人觀點做以闡述。

  關鍵詞: 結構設計 主梁 次梁 鉸接梁

  Abstract: The hinged beam has a larg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Many bridges, factories crane beam will be extensive use of precast beams institutions. In this paper, to illustrate personal point of view on how to determine hinged beam problem in the PKPM structural design

  Key words: structural design; main beam; secondary beams; hinged beam

  中圖分類號:TB48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速度成為整個社會的代名詞。為了適應這種快速變化的形勢,建筑領域的結構設計也進行了一些革新,PKPM結構設計軟件在這種環境中應運而生。。一個好的結構設計關系到建筑的質量,關系到業主的切身利益,在建筑設計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結構設計工作者在追求速度的同時,要力求科學、聯系實際、做到精益求精。下文針對目前PKPM結構設計中如何確定鉸接梁的問題做如下探討。

  2.剛接與鉸接的概念

  混凝土框架梁之間連接的方式通常有剛接和鉸接兩種形式。剛接和鉸接都是理想中的概念。剛接是指能傳遞豎向力和水平力,又能傳遞彎矩的構件相互連接方式,而鉸接是指能傳遞豎向力和水平力而不能傳遞彎矩的構件相互連接方式。然而現實中梁的連接方式通常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般情況下,能承受彎矩大連接方式就稱為剛性,而受力過程中承受較小彎矩時就偏向于形成鉸接。在柔性設計中,即使剛接的節點在地震力的作用下也會考慮鋼筋屈服而形成“塑性鉸”變成鉸接節點,也就是原本的框架梁會變成類似簡支梁,從而消耗地震力產生的破壞效果。在設計時,工程師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判斷梁的約束情況、傳遞彎矩的大小,適當給定負彎矩筋的大小,以滿足實際受力的需要。

  3.混凝土結構設計中鉸接梁的探討

  鉸接梁活動接頭不完全連續,按照實際立柱的支承的數目, 分為單跨梁, 雙跨梁或多跨鉸接梁多種。PKPM SATWE軟件對鉸接梁沒有隱含的定義,需用戶指定。因此結構設計師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判定梁是鉸接梁還是其它類型的梁,本文僅就混凝土結構設計中如何確定鉸接梁的問題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以探討:

  3.1主梁直接支撐在框架柱或者主梁平行支撐在剪力墻上

  主梁是指將樓蓋荷載傳遞到柱、墻上的梁。主梁不管是抗震的主梁或者是非抗震的主梁,其兩端(或者一端)與豎向受力構件相連,因此主梁與豎向構件連接處必然傳遞彎矩。同時,在框架結構中框架柱截面比較大,一般可以滿足框架梁支座負彎矩鋼筋的錨固要求;在框剪或者剪力墻結構中,當主梁平行支撐在剪力墻上時,主梁也可以滿足負彎矩鋼筋的錨固要求。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主梁與豎向構件屬于剛接,不需要點鉸。

  3.2主梁垂直支撐在剪力墻上

  當主梁垂直支撐在剪力墻上時,可以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3.2.1剪力墻比較厚(bw較大),剪力墻的厚度可以滿足主梁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則主梁與豎向構件的連接屬于剛接;

  3.2.2剪力墻比較薄(bw較小)

  3.2.2.1當梁為單跨布置時,剪力墻的厚度不能滿足主梁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則主梁與豎向構件的連接可以認為屬于鉸接,在PKPM結構設計時可以點鉸。

  3.2.2.2當梁為多夸連續布置時,連續梁的端支座處理辦法同3.2.1,其中間支座負彎矩筋連續通過剪力墻,不存在錨固長度的問題,可以認為是剛接。

  注:以上剪力墻的薄厚均以bw的大小能否滿足梁的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為標準

  3.3次梁(低一級次梁)支撐于主梁(高一級次梁)上

  次梁:將樓面荷載傳遞到主梁上的梁。為方便敘述,以下將次梁和低一級次梁統一稱為次梁,主梁和高一級次梁統一稱為主梁。

  當次梁支撐在主梁上時,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3.3.1主梁寬度比較大,可以滿足次梁支座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即負彎矩筋水平段的錨固長度不小于0.35倍的非抗震時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總錨固長度不小于La,則次梁與主梁連接處可以認為是剛接。

  3.3.2主梁寬度比較小

  3.3.2.1當次梁為單跨布置時,主梁的寬度不能滿足次梁支座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則次梁在主梁連接處可以認為是鉸接。

  3.3.2.2當次梁為多夸連續布置時,連續次梁的端支座處理辦法同上面,其中間支座負彎矩筋連續通過主梁,不存在錨固長度的問題,可以認為是剛接。

  3.3.3雖然主梁的寬度可以滿足次梁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但因主梁的線剛度比次梁的線剛度大很多,此時線剛度大的主梁可視作線剛度小的次梁系的不動鉸支座,則次梁與主梁連接處可以認為是鉸接。

  注:以上主梁寬度的大小均以其否滿足次梁的負彎矩筋的錨固要求為標準

  3.4井字梁

  井字梁:在同一平面內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組成的結構構件。 當建筑物因功能需要而設計成大空間結構時,可以優先考慮井字梁結構樓蓋。但井字梁設計時,井字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可取為1/16~1/20,而其周邊支座梁截面一般比井字梁的截面高度高200以上,同時,寬度也比井字梁的大,此時,井字梁周邊支座梁的剛度比井字梁本身大好多,例如:15mx10m的大空間需要布置井字梁樓蓋,設計時井字梁截面取為300mmx550mm,其抗彎剛度為EI=Ex300x550x550x550/12,再乘以中梁的剛度放大系數2.0,則井字梁的實際抗彎剛度為EI=Ex300x550x550x550/6,邊支座梁截面取為400mmx800mm,其抗彎剛度為EI=Ex400x800x800x800/12,再乘以邊梁的剛度放大系數1.5,則井字梁的實際抗彎剛度為EI=Ex400x800x800x800/8,則邊支座梁與井字梁線剛度之比為3.0。則井字梁與周邊支座梁處可以認為是鉸接,而且有些地方還將此要求寫進了地方標準。

  4.軟件設計時對鉸接的處理

  4.1 梁的鉸接處理

  在框剪結構中,連梁在結構中起著協調剪力墻和框架變形的作用,它在梁端承受很大的彎矩和剪力。由于跨度或荷載的原因,連梁在實際工程中往往有著很大的斷面積,梁端承受的內力很大。這時候可以將連梁與剪力墻相連端的連接方式處理成鉸接。經過處理后,結構整體剛度會降低, 自振周期會隨之增大, 層間和整體之間的位移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大。這樣處理后,能充分滿足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筑在結構設計與施工規程中有關位移的規定。簡化處理后,連梁與剪力墻之間的約束將會得到減弱,同時柱子在縱向承受的軸力將會變大。因此在處理前應充分分析連梁端部配筋,視情況決定是否采用鉸接處理。

  4.2 次梁的鉸接處理方式

  由于主梁對次梁的約束作用,當次梁的邊支座為梁時,會在其梁梁端產生相應的負彎矩和一定程度的扭矩。當次梁靠近主梁支座時, 相應的主梁受到的扭矩會變得很大, 這樣會導致配筋困難,梁截面也將很難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這時候,我們可以將次梁梁端處理成鉸接,從而減小主梁受到的扭矩。圖 1 所示情況中, L- 2為單跨簡支梁,支撐在 L- 1上,L- 3同樣支撐于L- 1上, L- 1 和 L- 2、L- 3 之間相互支撐發生作用。分析可以得知,AB 段會受到很大的扭矩。L-2、L- 3 與 L- 1 深入支座鋼筋的錨固長度很容易在設計和施工中忽略。這時候可以人為地將 A、B點鉸接處理。圖 2中, L- 2 為單跨簡支梁, L- 1 為兩跨連續梁。它的彎矩圖為圖 3, M4< M1、M5> M2、M6> M3。L- 2 跨中增加了一個彈性支座,L- 1 按一跨懸挑梁設計。如果 L- 1 挑出長度較小,那么彎矩值會相差很大。但由于L- 1 的斷面較小, 這將會增加 L- 1配筋的難度。這時候應該處理成鉸接。

  第 2種情況中,次梁將在PM中不作為參加整體計算的項目輸入。這樣得到的計算結果還是比較理想的。第 1、3種情況最好能作為彎矩塑性連接處理。只有這樣才會得到比較接近實際情況的計算模型。現有的三維整體計算軟件對于三維空間非線性反應分析的研究的功能還比較薄弱。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一定會出現一種更加理想的、更加貼合實際的計算模型的計算程序。

  5.結束語

  本文就四個方面對PKPM結構設計過程中經常遇到的次梁點鉸問題進行了探討。當然,鉸接處理只是一種結構計算時的一種簡化處理方法,在實際工程中純鉸接的連接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結構設計時,還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在次梁的支座處增設負彎矩筋,同時也要滿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但并不是增設的負彎矩筋越大越好,因為次梁的負彎矩,亦就是次梁傳遞給主梁的扭矩,如果次梁的負彎矩筋配大了,那么在次梁還沒有破壞的情況下,主梁有可能被扭轉破壞。一般情況下,經過鉸接處理的次梁按照最小配筋率配置負彎矩筋基本能滿足要求,個別特殊的次梁,比如次梁與主梁的連接介于鉸接和剛接之間、即半剛接,那么次梁的負彎矩筋需要適當加大。

  參考文獻:

  [1] 《建筑結構設計術語和符號標準》GB/T 50083-97

  [2]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10

  [3] 《蘭州市區建筑抗震設計規程》J10965-2007

  [4]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 50011-2010

  [5]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6] 《PKPM08 SATWE S-3 多層及高層建筑結構空間有限元分析與設計軟件(墻元模型)》

  [6]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11G101-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阳县| 汪清县| 齐河县| 奉新县| 泸州市| 绥宁县| 鄂州市| 彭山县| 兴和县| 凤庆县| 洞口县| 托里县| 天等县| 永寿县| 三明市| 清远市| 马山县| 柘城县| 红河县| 邻水| 江达县| 龙泉市| 循化| 嘉兴市| 元氏县| 平顶山市| 望城县| 西华县| 鄂伦春自治旗| 河南省| 沈丘县| 鹤壁市| 喀什市| 湖南省| 石狮市| 开鲁县| 韶关市| 唐海县| 凤冈县| 海南省| 南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