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交通量與日俱增。選擇什么樣的基層類型,對道路的質量影響很大。剛性、半剛性基層容易引起干縮及溫縮裂縫,進而反射到路面上,造成路面防水能力降低,加快路基路面的損壞。現在人們在基層選用中逐漸向柔性基層過渡,級配碎石基層為柔性基層的一種,施工工藝日漸成熟。本文通過施工實踐,就施工工藝與質量控制等談一談個人看法。
關鍵詞:級配碎石基層、壓實度、半幅施工
一、工程簡介
利卡西至科盧韋齊公路改建工程是我公司在剛果(金)盧本巴希項目中的一個工程,二級公路技術標準,路面基層采用級配碎石基層,基層寬度為9米,厚度為20cm,兩側各設置有0.5米寬土路肩。由于是在原路基礎上改建,車輛較多,施工時進行交通管制,采用半幅施工的方法。
二、石料要求及配合比
級配碎石由各種粒徑大小不同的石料組成的混合料,當其級配符合技術規范的規定時,稱其為級配碎石。級配碎石基層石料最好采用石灰巖,因為石灰巖中粗集料具有一定的韌性,細集料具有一定的塑性,施工的和易性和保水性較其他巖質的石料好,易于碾壓成型,不易離析;同時,石灰巖粉末類同于石灰粉,與水反應后可以形成強度,利于路面結構的長期使用。在石灰巖短缺的地區,其他巖質的集料也可以采用。碎石中針片狀顆粒的總含量應不超過20%。碎石中不應有粘土塊、植物等有害物質。壓碎值滿足不大于30%的要求。對級配碎石基層來講,其強度來源于顆粒間的嵌擠,嚴格的級配是碎石層取得良好嵌鎖力,從而獲得高密實度、高強度、良好透水性的關鍵。級配碎石層的施工中必須始終保持其生產級配滿足規定要求。結合碎石生產情況,本工程最終選定級配配合比:
20~40mm為40%,10~20mm為22%,5~10mm為10%,0~5mm為28%。最佳含水量為6.1%。
三、級配碎石的拌合
級配碎石的拌和有三個主控項目:級配準確、含水量合理和拌合的均勻性。可采用廠拌或路拌的方法,本工程采用廠拌法施工,使用兩臺徐工50型裝載機進行拌合。先將生產的碎石分類分倉堆放,并做好標示。在正式生產混合料之前,調試好所用的設備。拌合時根據配合比用裝載機把石料轉運至拌合區,根據最佳含水量的要求進行灑水悶料,然后用兩臺裝載機進行交替拌合,直至粗細料拌合均勻,無離析現象方可裝車,運至施工現場。一般以5~6車為一盤,每天生產混合料約500m3。拌和時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大約多0.5%~1%,以補償施工過程中水分蒸發的損失,并根據集料含水量的大小、氣候及氣溫變化的實際情況(如早、中、晚不同)以及運輸和運距情況及時調整加水量、確保施工時處于最佳含水量。做到配料準確,拌和均勻。
四、混合料的攤鋪
基層施工采用攤鋪機進行攤鋪,為確保碎石基層邊緣壓實度,碾壓時不出現推移現象,本工程采用在碎石邊緣填筑50cm寬土路肩的方法,土路肩在混合料攤鋪前完成,高度與碎石基層松鋪厚度一致,并每隔10m預留一個缺口,使在底基層灑水潤底時多余水分能順利排出路基外。攤鋪前對已鋪筑的底基層適當灑水濕潤。攤鋪機攤鋪時,通過傳感器來控制攤鋪厚度,由于本工程是舊路改造,為保證車輛通行不受阻,采取半幅一次攤鋪成型的方法,為確保中間接縫的壓實度,先施工的半幅進行攤鋪時越過中線30cm一起碾壓成型,待到施工另外半幅時沿中線位置把越過中線的部分進行挖除后再攤鋪混合料。攤鋪時采用1臺攤鋪機把混合料按松鋪厚度、設計寬度和設計橫坡均勻攤鋪,配置6個工人對松鋪層與土路肩接縫處進行補土修整,并對攤鋪機攤鋪不到和攤鋪不均勻的地方進行人工補料,確保基層的平整度。攤鋪過程中兼顧混合料出料的速度,適當調整攤鋪速度,盡量減少停機待料的情況。攤鋪機應設專人消除集料離析等現象,鏟除任何離析、太濕等不合格的混合料,并在碾壓前采用合格的拌和料添補。
五、混合料的碾壓
攤鋪、修整完畢后進行混合料的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后重、由低位到高位、由邊到中的原則,碾壓時應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處于最佳值。碾壓設備配備有徐工7噸雙鋼輪壓路機1臺,寶馬20噸單鋼輪壓路機一臺。碾壓遍數及要求如下表:
機型 |
初壓 |
復壓 |
終壓 |
徐工7噸雙鋼輪 |
寶馬20噸單鋼輪 |
寶馬20噸單鋼輪 |
遍數 |
靜壓1,振動1 |
弱振1,強振3 |
靜壓1 |
行駛速度 |
1.5~1.7km/h |
2.0~2.5km/h |
3.5~4.0km/h |
碾壓均與路中心線平行,直線段由邊到中、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地進行碾壓,相鄰碾壓輪跡重疊1/3輪寬。當實際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碾壓時容易出現“彈簧”;當實際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時,壓實度就會達不到要求。所以,在施工中氣溫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要現場及時檢測,為了給壓實提供質量保證,自檢組緊跟工作組后面,對形成的路面基層及時檢測,包括厚度、寬度、壓實度、含水量、平整度以及集料的級配等,需要調整時,立即通知工地負責人進行調整。壓實后的基層表面應達到平整、無輪跡和隆起現象。壓實度達到98%以上,使其滿足《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F80/1-2004)的要求。檢測合格后應立即養生,養生采用SS60乳化瀝青,與水比例按1:3進行稀釋后通過自流水車噴灑,視情況來回灑2~3遍,直至噴灑滲透均勻。待養生期結束即可做瀝青表處或攤鋪瀝青混凝土。
六、施工質量控制
(1)石料應嚴格按照規范選取,對不合格料源不得用于級配碎石基層。
(2)嚴格控制施工中混合料的配合比和含水量,拌合均勻無粗細料離析現象。
(3)攤鋪前應檢查底基層標高、橫坡及彎沉值,確保符合規范要求,攤鋪時控制攤鋪厚度不小于設計值。
(4)為保證基層平整度,混合料初壓宜選用雙驅雙振的鋼輪壓路機。
(5)級配碎石基層養生期間嚴禁車輛在基層上行走,養生結束后應立即進行面層施工。
七、結束語
在交通量日益增加的今天,級配碎石基層作為柔性基層一種新興的施工工藝,彌補了剛性半剛性基層容易出現干縮及溫縮裂縫的缺點,在現代道路施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