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一、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1、要解決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問題,必須改革現行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把農村公路管理納入各級政府的職責,納入交通主管部門的行業管理,合理劃分農村公路的管理層次和管理權限,建立適宜的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同時,要建立由省、市養護資金補助和地方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共同組成的多渠道公路養護資金來源,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農村公路特點的養護機制、提高道路養護水平。
2、我國交通已經進入了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實現公路網不同層次之間的整體性、協調性和持續性是這一時期公路交通發展的主要任務。今年來,我國為了拉動經濟復蘇,加大了內需的投入,特別在道路交通方面更是加大了投資力度。我們要抓住這一大好國家政策,抓緊建立完善我縣農村公路的管養體制,為我們山東公路品牌貢獻力量。農村公路是我國公路網的基礎,農村公路養護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村公路的暢通與安全。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農村公路數量的增長必須與質量的增長相協調,農村公路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使用,而使用效能發揮的好壞,主要取決于養護水平的高低,即所謂的“三分建、七分養”,這說明了養護的重要性。
二、莒縣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縣鄉道路養護的認識不足。
莒縣自2003年開始至2009年底全縣所有的行政村基本上實現了村村通硬化道路,全縣道路總硬化里程1980公里,優良路為100%,為莒縣的廣大村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自從村村通公路建成后,部分地方鄉鎮和行政村的領導、群眾認為修路問題解決了,不用再去浪費人力、物力去管理養護,只知道天天在路上行走,很少有人去管理它。大家的意識都是“重建輕養”,這種不正確的發展觀、政績觀,造成了公路的早期遭受破壞,甚至縮短了使用壽命。
2.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缺乏
近幾年來,莒縣村村通公路工程大規模建設,大量資金投入到了工程建設中,而用于養護的費用只不過很少的一部分。一些路面現在已大面積的損壞,特別是水泥廠多的一些鄉鎮的道路破損嚴重,鄉鎮級的交管部門根本無力維修,只能靠幾個養路員維持道路的清潔。自09年元月,我國停止征收公路養路費,使得公路養護管理資金籌集變得更加困難,各鄉鎮政府財力又有限,所以說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原本就入不敷出的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進一步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境地。許多農村公路處于無人養護的狀態,公路損毀嚴重,不僅不能有效的發揮應有的作用,還使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大打折扣。農村稅費改革后,縣鄉財政就成為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主要來源,而且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地方財政有責任為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提供資金支持。但是許多鄉鎮財政原本就比較緊張,農村稅費改革后地方政府承擔了更大一部分公路建設和養護的資金,個別鄉鎮財政困難,無力對農村公路養護投入更多的資金 。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公路建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比較直接,也能體現地方政府的政績,很多的鄉鎮都存在著“重建設、輕養護”的觀念,把有限的財政資金主要投入到了建設公路中。因此,隨著國家稅費制度改革,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來源不斷減少,而在現行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財政和事權不對稱,也不能滿足農村公路快速發展產生的養護資金需求,造成了農村養護資金嚴重匱乏的局面。
3.對農村公路管理的認識不到位。
由于目前莒縣農村公路比較分散,里程較長,依靠交通部門僅有的路政人員去管理,力度十分有限。加之宣傳力度不夠,致使公路沿線群眾愛路、護路意識差,個別地方鄉鎮受經濟利益的誘惑,大量開采礦產,車輛運輸嚴重超載,大大超出了縣鄉公路的承受能力,交通量大幅提高,毀路現象十分嚴重。公路養護部門形同虛設,只靠有限的幾個養路員搞一些衛生保潔工作,農村公路處于一種無人管養的狀態。再加上使用不規范,車輛嚴重超載,造成了農村公路的提前損毀。嚴重影響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及當地群眾修路的積極性、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4.農村公路養護沒有建立專業隊伍。
點多面廣、項目分散、里程長、沿線村莊較多是莒縣村村通公路的特點,這就給我們的管養帶來很大的難點。目前,莒縣的農村公路管養主體不清,各鄉鎮的村村通沒有專業的養護人員,僅現有的養路員平均年齡六十三周歲,每人大約管養2.5公里,月工資一百八十元,養護設備也十分落后,每人每天也不能保證八小時在路上工作,這就給莒縣的公路養護造成很大的困難。管養工作不能有效運作。目前僅有的人力、物力也只能維持日常的道路保潔工作,對路面出現一些大的坑槽,養路員也無能為力。因為,他們的年齡較大,收入較低,家中還要種地,在時間上不能保證,缺乏技術指導沒有專業的養護工具,村級公路養護往往處于自發狀態。即使經濟條件好的行政村自己也無法進行基本的維護,大多數的村道缺乏基本養護,使我們目前的縣鄉道路處于失養狀態。
三、目前莒縣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的措施
1.加大管養宣傳力度,讓沿線村莊群眾形成愛路、護路的良好習慣。
交通主管部門要積極利用各種宣傳活動,讓沿線村莊群眾了解公路養護知識,加大治理超載力度,宣傳“人民公路人民養”的思想,形成社會廣大群眾的共識,引導群眾自覺積極參與農村公路的養護,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愛路、護路意識,為建立農村公路管養機制打下牢固的群眾基礎。各級鄉鎮政府和部門領導也要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不要只為眼前的利益而破壞了我們所修建的公路。莒縣投入大量資金基本修好的鄉村公路,為廣大的老百姓出行提供了良好的交通便利 ,而眼下只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把我們的鄉村公路網給嚴重的破壞,是得不償失的。讓建設是發展,管養也是發展成為決策者的共識,真正做到建養并重,把管養提高到重要位置,要切實把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作為各級政府和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促使各級政府提高對農村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視程度。
2.建立管養資金多方籌措、專款專用的機制
根據養護經費的正常需要,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籌措資金,建立起養護資金籌措保障機制,以滿足農村公路長效養護資金的需求。要以交通部門為主,沿線各鄉鎮為輔的籌措資金渠道,依靠省、市業務部門的補助和社會團體的捐資等多方的籌集來解決目前莒縣縣鄉道路養護資金的問題。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要進行分類管理,逐步建立農村公路大中修兩部分。小修和日常保養所需經費是每年都要進行,而大中修工程有一個周期,通過建立農村公路養護大中修公積金制度,可以緩解和平衡農村公路大中修工程的資金缺口等矛盾。
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各級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要加強監管,組織有關部門對莒縣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籌措和使用情況進行專項落實,保證把有限的養護資金投入到日常養護中。
3.組建一支專業的養護隊伍,確保養護到位。
切實解決目前莒縣鄉村公路點多面廣、里程長、養路員少、養護設備老舊等問題,盡快建立養護市場化的專業隊伍進行管養道路。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可采取專業養護和群眾養護相結合的方式,解決目前養路員年齡偏大,工資待遇較低的實際問題,減少他們的養護里程,購買一部分現代化的清潔專用車,提高莒縣現在的公路養護水平。也可采用分包給專業的養護公司進行管養,因為他們的人員隊伍較為專業,設備較先進齊全,有一定的養護經驗,人員集中、好管理。對他們所管養的路段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也可采用扣除他們的承包費用的辦法,促使養護公司加強責任心,提高公路的養護質量。
4.依法治路,保障安全暢通
加大公路路政人員的巡查力度,培養一支素質高、業務精、法制觀念強、吃苦耐勞的路政執法隊伍,交通業務部門要多與鄉鎮政府的相關單位多聯系、多宣傳,逐步培養一些地方政府人員為兼職路政員。目前莒縣路政執法人員編制較少,只靠路政人員去管理全縣1980公里的鄉村公路精力有限。其次要加大路政執法的宣傳力度,使莒縣公路沿線村莊的群眾要懂法、守法,提高他們的護路意識。進一步加強立法,健全完善農村路政管理體系,逐步制定出一套適合農村實際的農村路政法規體系,為農村公路路政執法創造群防群治的有利局面。路政執法人員要徹底加大對車輛的超載超限治理,采取辦法設置路標等提醒公路的承受能力。對無牌、無證的車輛嚴加管理,發現一起處理一起,必要時也可與交警部門聯合執法,有效地遏制超載超限車輛對公路的危害。多給一些運輸車隊發放宣傳材料,說明超載對公路的危害性,逐步提高駕駛員愛路意識。只有從根源上治理,才能解決目前莒縣超載超限車輛對農村公路的危害,不要只顧某些人的利益而去破壞我們現在所修建起到公路。要加大對超載超限車輛的處罰力度,盡量減少運輸行業對農村公路的危害。各行政村也要加強對本村所使用的農村公路的管理,多給群眾宣傳愛路、護路意識,提高他們的自覺性,傳授給他們簡單的管養知識,真正創造群防群治的有利局面,為莒縣的公路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5、設置齊全的交通標志、加強管理
農村公路線形較差,路基防護設施及交通服務設施不完善、道路標志標線不齊備,給廣大使用者帶來不便,也影響了公路的正常使用壽命。因此,應在陡坡急彎等危險路段設置警示標志,逐步完善交通服務設施,同時,要杜絕“三無車輛”違法行為,加強宣傳力度,培養全民愛護道路的意識,提高縣鄉道路的使用壽命。
目前,農村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具有群眾性、層次性、復雜性等特點,需要業務部門與地方政府和公路沿線的廣大群眾的共同參與,培養一支懂得公路養護業務的隊伍,加大設備的投入,逐步成立各鄉鎮專業的養護隊伍。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學的管理與及時、專業的養護相結合,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目前農村公路最突出的是建成后的養護管理問題。農村公路本來等級就低,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如果缺乏及時有效的養護,路況必然會下降,用不了幾年,好路就變成了壞路,政府的投入和老百姓的辛勤勞動就會付諸東流。從建養的角度,農村公路養護問題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長期無人管養或不科學管養,都會造成農村公路的路況質量下降,使用水平降底,無法達到應有的技術狀況和使用功能,使農村公路不能發揮正常的作用,也會造成資金的浪費。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學的公路管理及養護體制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