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當前公路路基的建設有哪些措施呢?什么樣的路基建設是對當前的一個制定模式呢?目前的新路基建設方向有哪些呢?本文主要從公路路基病害的特點和公路路基常見病害分析以及對道路路基病害的預防治理措施等各個方面做了相應的介紹。本文選自:《中國公路學報》,《中國公路學報》(ISSN 1001-7372,CN 61-1313/U)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公路學會主辦,長安大學承辦的公路交通行業最權威的學術性刊物,自1988年創刊以來,一直走在公路交通科技發展的最前沿。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國公路學報》已成為公路交通領域的名牌期刊,行業內的優秀科技論文大都投給了《中國公路學報》,大大提高了《中國公路學報》的學術影響力和社會影響力。
摘要:導致公路路基沉降的原因較多,一般主要表現為土層的特性及其分布、承載力的大小、土的應力以及地下水的作用等。通過對相關調查結果的分析,筆者認為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導致路基產生不均勻沉降。通常來講,路基不均勻沉降主要由以下四點原因:(1)地基土體具有飽和軟土成分;(2)填方路基土體的壓實情況未滿足要求;(3)路基剛度問題,由于車的動荷載的存在對基床結構產生影響,從而使其內部形態的附加應力超過了路基承受范圍,進而造成路基局部開裂、沉陷;(4)路基的側向變形。
關鍵詞:公路路基,預防和治理,公路工程
Abstract: the causes of highway roadbed settlement is more, the general main show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its distribution, the size of the bearing capacity and soil stress, and the effect of groundwater, et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survey result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common roadbed uneven settlement. Generally speaking, roadbed uneven settlemen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our reasons: (1) with saturated soft soil foundation soil composition; (2) fill subgrade soil compaction situation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3) the subgrade stiffness problem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ehicle dynamic load impact on bed structure, so that the additional stress in the form of its internal subgrade, more than the local crack, causing the roadbed subsidence; (4)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of roadbed.
Keywords: highway roadbed,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nd highway engineering
1 公路路基病害的特點
一般來講,路基病害主要有以下三個特點:
(1)路基病害主要表現形式為沉陷和裂縫。一些路段病害行車道主要以縱向裂縫、縱向帶狀網格形沉陷為主,嚴重時出現較多塌陷坑,從而產生嚴重的變形。而一般裂縫較多表現為橫向,在超車道、行車道外側一般會產生較短的縱向裂縫,但相對于數量很少。
(2)公路路基病害大多產生在行車道,分布一般具有間隔性集中的特點,相對而言,臨時停車道少有病害發生,超車道病害情況較輕。行車道與臨時停車、行車道與超車道道界線處經常出現蜂窩狀裂紋,偶爾出現縱向
裂縫。
(3)公路橋梁橋頭路基病害嚴重,一般都是在橋涵構筑物與路基接口處形成裂縫和塌陷坑,導致嚴重的橋頭跳車現象。
2 公路路基常見病害分析
現階段,我國公路路基病害主要由以下五種類型:
2.1 路基變形
高填、深填、半填半挖以及立交橋互通匝道填方,在通車一段時期后常常會出現下沉。路基出現變形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2.1.1 從施工的角度來講,一般主要是壓實度的控制問題、施工技術措施不當、分層過厚以及含水量等。
2.1.2 從材料的角度來講,通常是材料壓縮系數有誤、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不當以及使用的粘性、土塑性指數過高。上述幾點會導致路面變形、開裂或下陷。
2.2 邊坡滑塌
在公路路基病害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邊坡滑塌,有塌方和滑坡兩種,兩者的區別是邊坡土質、破壞原因及規模的不同。塌方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損壞和施工不當使土質邊坡向下移動。滑坡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不良地質條件的破壞,在重力作用下造成部分土體在某一滑動面方向滑動。邊坡穩定性的喪失方式是由土體力學性質決定的,一般軟弱巖石主要是應力控制型失穩,堅硬巖石邊坡失穩主要是崩塌和結構面控制型失穩。邊坡穩定性與土體的工程地質性能成正比。
2.3 邊坡滑動
當路基施工所在的山坡較陡,路基底部由于水的浸潤作用,產生滑動面,又未及時支撐坡腳,由于行車荷載與路基自重的雙重影響,使得路基整體沿著傾斜面由上至下滑動,導致路基穩定性整體減少。產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設計不合理,缺乏實踐經驗。
2.4 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的主要形成機理是:由于在承載力和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路基填料無法滿足要求,填料的方法選擇錯誤、人工壓實不徹底,導致路基強度降低、承載力出現問題等,進而導致路基出現沉陷。此外,如果現有公路地基松軟、負載能力不足,在外界壓力的影響下也會導致路基沉降與變形,路基沉陷由此產生。一般來講,公路路面出現破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路基沉陷造成的,因此,如果較高等級路面是在新填路堤上施工時,必須采用對路基有著很高要求的相關規范以及操作方法,因而相關部門必須要制定相應技術措施。
3 道路路基病害的預防治理措施
3.1 路基沉陷的防治措施
3.1.1 填筑材料應選擇粗粒土,一般采用人工處理細粒土,從而來保證路基的使用質量。
3.1.2 高度重視路基填筑前的準備工作,徹底處理基底,清理表層種植土、有機土以及垃圾,清除雜草、樹根,壓實處理耕地和松散土質。
3.1.3 在填筑路基時要根據相關規范要求,明確路基最佳的含水量、松鋪厚度以及填料粒徑等并且進行控制,填筑工作需分層進行,在下層壓實度滿足規定后,方可填筑上一層。
3.1.4 填筑路基所采用的填料不同時,填筑施工要分層進行,各層必須要選用相同材料填筑,禁止混合性填料。
3.1.5 軟土地基處理。眾所周知,軟土地基的破壞性很大,只要在路基上外在荷載有產生強度不夠及過大變形等情況時,必需要加以重視,視其為軟土地基。通常分為路堤處理和地基處理,兩者的主要區別是處理部分不同。
3.2 路基滑坡的防治措施
3.2.1 減重措施。如果滑坡面較淺,滑坡范圍外有穩定的山坡,滑體下部平緩上部陡峭,滑坡不會向上發展,因此我們要在滑坡上部采取減重措施,控制滑坡下滑力,從而能夠取得較好的防治效果。這種方法操作簡單、經濟實惠,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3.2.2 排水措施。水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滑坡的產生和發展,因此,排水措施是防治各類滑坡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要針對具體情況,設計并實施行之有效的排水方式。對于滑坡體外的地下水,要設置截水盲溝;對于滑坡體外的地表水,要采取措施攔截、引出,在滑坡發展邊界的5米外應設置一條環形截水溝;對于滑體內的地表水,為防止下滲要及時匯集并引出,基于天然溝谷,設置有效的排水系統;對于滑坡體內的地下水,要疏干、引出,深層地下水采取泄水隧洞、垂直孔群以及仰斜孔群排水,淺層地下水一般設置支撐盲溝。
3.3 重視路基設計工作
3.3.1 對于路基填料質量標準要明確。在進行公路路基工程施工圖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對不同填高內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徑及CBR值要求加以確定。
3.3.2 保證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在公路路基設計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路基的穩定性不受地下水、地面水、毛細水及凍脹作用的影響,根據相關設計規程,針對毛細水位高度和土基干濕類型,把握最小填筑高度,如果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無法滿足規范要求時,必須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處理。
3.3.3 確保路基邊坡的穩定性。要按照填料的種類、邊坡高度以及工程地質條件等來確定高填路堤、深挖路基的邊坡,若是高填路堤,那么就要進行路基穩定性的測驗。在填方邊坡較高的情況下應在邊坡中部設置平臺。
4 結語
綜上所述,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礎部分,一個高質量的路基能夠有效保證公路路面的使用壽命和美觀,在公路工程中,我
們要將路基和路面從一個整體的角度來看待,其產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我們要對公路工程中路基病害的防治措施以及施工技術措施深入的研究,制定并實施行之有效的路基病害防治措施,從而保證公路工程的穩定性和耐久性,這有助于促進我國交通事業的發展,對帶動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壯大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