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立交橋工程現澆箱梁支架的施工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路橋建設時間:瀏覽:

  1 工程概況

  丹東市三號干線立交橋工程以高架橋形式跨越鐵路及大沙河,為機動車、非機動車混行。橋面寬25米,主橋長140米,兩側引橋各長90米。箱梁式三跨結構,主橋最大單跨60米,以弧線式身段飛跨。 該橋飛跨丹東城區常年水量豐滿的大沙河和正在使用的貨運鐵路線,地形條件復雜,施工難度很大。

  2 支架地基處理

  2.1 支架地基。由于施工場地地形條件較復雜,支架地基處理分三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5-6號墩地基處理。因5-6號墩座落在大沙河水中,同時導流管也將在此設置,加上橋體下部地面硬化處理不能保證腳手架搭設的穩定性及安全性,所以采用鋼管樁做下部結構。鋼管樁上部采用工字鋼橫橋向及縱橋向聯接,支架坐在工字鋼上。第二部分是5號墩以西的鐵路段。由于處在鐵路坡腳處,地面高程變化較大,采用漿砌毛石墻形式,地面做硬覆蓋進行處理。第三部分為6號墩,地面做硬覆蓋進行處理。硬覆蓋做好后,進行支架的搭設。搭設要求:滿堂紅鋼管腳手架,采用Φ48×3.5mm鋼管腳手架搭設,立桿橫距b=0.9m,縱距l=0.9m,水平桿豎向間距為1.2m。其上用可調頂托調整標高??v橋向及橫橋向每3~5道支架步距設一道剪刀撐,以增加支架的穩定性。

  5號-6號墩間地基處理采用鋼管樁,鋼管樁直徑Φ32.5㎝,壁厚8㎜,橫向間距為3米,縱向間距為3.1米。施工前將筑島土方平整碾壓密實,樁頂標高6.5m,采用錘擊力3.2t柴油打樁機錘打鋼管樁,穿透卵石層,強風化巖表層為持力層,鋼管樁打入深度根據5、6號樁基地質情況確定,主要以入土深度及貫入度來控制,當入土深度達到要求時,以貫入度為控制標準,使貫入度達到控制貫入度,控制貫入度由試樁來確定,一般情況下,樁錘落距1.5m,進尺≤5cm,即可停止錘擊。承臺按縱橋向1.1~3.1m間距,橫橋向3.0m間距預埋鋼板,與Φ32.5㎝鋼管以焊接形式連接??v橋向承臺外鋼管樁與承臺鋼管柱位置一致。鋼管樁與鋼管柱完成后,橫橋向采用I56b工字鋼進行連接,然后在I56b工字鋼上采用I25b工字鋼,間距0.9m縱向布置,采用焊接方式焊接牢固。

  從5號墩承臺外向4號墩約9m地勢平緩,此段進行硬覆蓋處理,即換填70cm砂礫,撼實之后澆注30cm C25砼。5號墩承臺處鋼管樁與硬覆蓋之間高程變化采用M10漿砌毛石墻形式進行處理,墻高2m,頂寬1m,底寬1.7m,基礎寬2.1m,基礎高1.5m;再向鐵路方向,由于處在鐵路坡腳處,地面高程較大,地面標高為7.2~12.4m,采用M10漿砌毛石墻形式進行處理,毛石墻內填砂礫水撼夯實,預留30cm澆注C25砼。毛石墻高5m,頂寬1.5m,底寬3.1m,基礎寬3.5m,基礎高1.5m,毛石墻長度同人工挖孔樁頂聯系梁的長度,即44m。

  6號墩-9號臺為引橋聯,此段采用硬覆蓋處理,即挖筑島土方1m,換填70cm砂礫,澆注30cm C25砼。硬覆蓋共設二個平臺,即6號墩到距8號墩約7m處為一個平臺,距8號墩約7m處到9號臺為一個平臺。在6號墩承臺鋼管樁與硬覆蓋(靠7號墩方向)之間的高程變化以及距8號墩約7m處高程變化采用M10漿砌毛石墻進行處理。其中在6號墩承臺處毛石墻高1m,頂寬0.6m,底寬1m,基礎寬1.4m,基礎高1.2m,墻長為29m;距8號墩約7m處毛石墻高5.7m,頂寬1m,底寬2.9m,基礎寬3.3m,基礎高1.2m,墻長為29m。鋼管樁與硬覆蓋以5號墩(靠4號墩)、6號墩(靠7號墩)承臺邊緣為分界。為減小地基沉降量,所有墩臺基坑開挖后采用砂礫回填分層夯實。

  2.2 支架基礎預壓與支架預壓

  (1)支架基礎預壓。地基處理完畢,在5~6號墩工字鋼上進行砂袋預壓,根據行業標準《鋼管滿堂支架預壓技術規程》中要求:支架預壓荷載不應小于支架承受的混凝土結構恒載與鋼管支架、模板重量之和的1.2倍。支架基礎預壓范圍應劃分成若干個預壓單元,每一個預壓單元內實際預壓荷載強度的最大值不應超過預壓單元內預壓荷載強度平均值的120%。每個預壓單元內的預壓荷載可采用均布形式。

  (2)支架預壓。支架預壓在支架基礎預壓合格后進行,預壓前先布置支架的沉降監測點,以對支架的沉降進行監測。根據規程要求,支架預壓荷載不應小于支架承受的混凝土結構恒載與模板重量之和的1.1倍。支架預壓按跨為單元進行預壓,每一個單元內實際預壓荷載強度的最大值不應超過該預壓單元內預壓荷載強度平均值110%。預壓荷載采用均勻形式。

  (3)加載與卸載。支架基礎和支架預壓前測出各測量控制點標高,測量控制點按順橋向每5m布置一排,每排4個點,預壓分3級加載依次為60%、80%、100%。每級加載完成后,先停止下一級加載,并應每間隔12h對支架沉降量進行一次監測。當支架頂部監測點12h的沉降量平均值<2mm時,可進行下一級加載。否則還須持荷進行預壓。支架預壓一次性卸載,預壓荷載應對稱、均衡、同步卸載。

  當縱向加載時,從混凝土結構跨中開始向支點處進行對稱布載;當橫向加載時,從混凝土結構中心線向兩側進行對稱布載。預壓完成后,再次復測控制點標高,以得出支架與地基的彈性變形,通過頂托調整支架標高。

  2.3 預壓監測內容。(1)加載之前監測點標高;(2)每級加載后監測點標高;(3)加載至100%后每間隔24h監測點標高;卸載6h后監測點標高。預壓監測后分別計算沉降量、彈性變形量、非彈性變性量,并填寫監測數據記錄。

  3 支架搭設基本要求

  (1)立桿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1/200;

  (2)立桿接頭除在頂層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必須采取對接扣件;立桿上的對接扣件應滿足,交錯布置,相鄰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500mm, 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步距的1/3,同一步距內不允許有二個接頭;

  (3)每層立桿頂端應高出該層墩(臺)高1.5m;

  (4)腳手架底部必須設縱、橫向掃地桿??v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墊鐵塊表面≤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5)大橫桿設于小橫桿之下,在立桿內側,采用直角扣件與立桿扣緊,大橫桿長度不宜小于3跨,并≥6m。

  (6)大橫桿對接扣件連接、對接應符合: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500mm,并應避免設在縱向水平跨的跨中;

  (7)架子四周大橫桿的縱向水平高差≤500mm,同一排大橫桿的水平偏差≤1/300;

  (8)小橫桿兩端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桿上;

  (9)搭設中每層外架要及時與墩身進行支頂牢固,以保證搭設過程中的安全,要隨搭隨校正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偏差,扣件的螺絲帽上緊的力矩應控制在40~65Nm;

  (10)腳手架四個轉角處搭設水平桿,加固四周連接;

  (11)腳手架的外立面的兩端各設置一道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中間每道剪刀撐的凈距≤15m;

  (12)剪刀撐的接頭除頂層可以采用搭接外,其余各接頭均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13)剪刀撐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小橫桿的伸出端或立桿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150m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泰和县| 花莲县| 自贡市| 利辛县| 蕉岭县| 岳西县| 高尔夫| 乐东| 凉城县| 玉山县| 囊谦县| 和静县| 镇安县| 高要市| 灵台县| 南陵县| 九龙县| 新乡县| 德清县| 东宁县| 北川| 禄劝| 顺平县| 宜川县| 色达县| 巧家县| 来安县| 溧阳市| 灵宝市| 都匀市| 长汀县| 双峰县| 陆良县| 札达县| 西藏| 蕉岭县| 青浦区| 南投市| 偏关县| 大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