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橡膠瀝青的優點
1)有較強的粘性。粘性是瀝青高溫穩定性的重要指標, 粘性高的瀝青不僅抗變形能力增強, 而且加強了瀝青與碎石的粘結力, 具有更好的封水性能。瀝青中由于橡膠粉的加入, 提高了膠結料的稠度, 混合料油膜較厚而不易析漏或泛油, 從而提高了瀝青混合料的粘性。有資料顯示, 20%膠粉含量的橡膠瀝青, 在190℃時的動力粘度與4% SBS含量的改性瀝青在135℃時的動力粘度值相當, 約3 Pas; 橡膠瀝青的軟化點較基質瀝青提高約10℃ , 大于55℃。同時我們要注意的是, 瀝青中橡膠粉的摻量不同, 粘度也有很大變化。有資料研究顯示, 橡膠瀝青的60℃旋轉粘度提高10多倍, 針入度降低約33, 軟化點提高14℃。
2) 較好的低溫性能。低溫性能包括兩個方面: 低溫脆性與低溫抗裂性。在低溫高寒地區, 橡膠瀝青可以用于自動除冰路面。直接抗拉試驗( DT )結果表明, 橡膠瀝青的斷裂變形是基質瀝青的7倍, 比SBS改性瀝青高出近1倍。
3) 可以有效的降低行車噪聲。隨著公路建設和汽車工業的發展,道路噪聲已成為城市居民的一大公害, 因此降低道路噪聲成了人們關心的重要社會問題。而橡膠早已證明可以吸聲。有資料顯示, 橡膠瀝青路面車速在50 km /h --100 km /h, 噪聲將降低3 dB--8 dB。
通過以上分析, 我們不難看出, 推廣橡膠瀝青混凝土的使用,不僅有利于提高路面使用壽命, 而且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那么橡膠瀝青混凝土施工時又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下面將做進一步闡述。
2. 橡膠瀝青的施工技術
2. 1. 橡膠瀝青防水粘結層的鋪筑
1)在粘結防水層施工前應對施工現場進行認真的清理, 灑布橡膠瀝青前, 對施工斷面進行最后一次拉網式清理, 必要時也可采用灑水清洗, 但必須待路面徹底干燥后( 一般為灑水清掃24 h后) , 方可施工防水粘結層。
2)橡膠瀝青的灑布量應根據瀝青的粘度、灑鋪的層位等因素確定。粘度越高, 灑布量越大。在基層頂面灑布橡膠瀝青的灑布量一般為2. 2 kg /m2 --2. 6 kg /m2。在表面層下面灑布的橡膠瀝青的灑布量一般為1. 8 kg /m2-- 2. 2 kg /m2。
3)橡膠瀝青的灑鋪溫度為180 ℃ --190 ℃。在瀝青灑鋪過程中應注重接頭的處理, 具體分為橫向接頭和縱向接頭。在橫向接頭的位置, 再次施工時既要與前次施工緊密銜接, 同時也要避免與前次施工斷面重疊。
4)認真準備碎石, 嚴格按設計要求準備符合規格的碎石。撒布的碎石宜進行篩分, 保證碎石的單一粒徑, 超粒徑范圍的石料含量不應超過10%。撒布的碎石應達到干燥、潔凈的狀態。
5)碎石撒布后, 應及時用重型膠輪壓路機緊跟碎石撒布車碾壓成型。膠輪壓路機來回碾壓1遍--2遍。碾壓成型后應盡快安排瀝青混合料的攤鋪, 間隔時間不宜超過24 h, 其間應臨時封閉交通, 避免防水粘結層的二次污染。
2. 2. 橡膠瀝青混凝土的拌和
橡膠瀝青生產的關鍵因素是溫度的控制。生產前, 基質瀝青需加熱到204℃~ 226 ℃的高溫(橡膠瀝青是不能加熱的)。橡膠瀝青膠結料必須在攪動狀態下反應至少45 min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反應效果, 反應溫度應保持在規定的190℃--218℃。橡膠瀝青生產完成后, 應將其保溫儲存, 儲存罐須有加熱和保溫裝置,以使其能保持在規定的溫度(一般為190℃--226 ℃)范圍內。橡膠瀝青混合料在拌和時, 溫度需控制在175℃左右, 但注意不要超過185℃ 。
2. 3. 橡膠瀝青混合料的運輸
橡膠瀝青混合料施工前, 應根據現場的施工速度確定所需運輸車的數量, 運輸車的運量應較拌和能力和攤鋪速度有所富余,根據工程規模攤鋪機前方應有3輛-- 5輛運料車等候卸料。橡膠瀝青混合料的運輸溫度大多采用165℃ , 熱天短距離運輸時溫度可以稍低, 但也宜在149℃以上, 冷天長距離運輸時可采用174 ℃ 的高溫。在運輸過程中應注意混合料的保溫防護, 一般多采用油布進行保溫。
2. 4.橡膠瀝青混凝土的攤鋪
1) 橡膠瀝青混合料應連續穩定地攤鋪, 爭取做到每天只收工停機一次。
2) 用機械攤鋪的混合料未壓實前, 施工人員不得進入踩踏, 一般情況下不得采用人工整修。
3)橡膠瀝青混合料應采用兩臺攤鋪機同時攤鋪施工, 其距離不應超過10 m, 以形成良好的熱接縫。
4) 應采取措施防止混合料離析, 包括控制布料器中混合料的量、攤鋪速度以及事先加熱熨平板到規定的溫度等。
5) 攤鋪遇雨時, 應立即停止施工, 并清除未壓實成型的混合料。遭受雨淋的混合料應廢棄, 不得再次拌和及攤鋪。
2. 5.橡膠瀝青混凝土的壓實
1) 初壓應緊跟攤鋪機進行, 并保持較短的初壓區長度, 以盡快使表面壓實, 減少熱量散失。橡膠(粉)瀝青混合料宜采用重型膠輪壓路機進行初壓2遍--3遍, 以提高碾壓混合料的密實性。
2) 復壓應緊跟初壓進行, 采用振動壓路機復壓, 且不得隨意停頓。壓路機碾壓段的總長度應盡量縮短, 通常不超過50 m。鋼輪壓路機的靜壓力應不低于11 t。振動壓路機的振動頻率宜為35 Hz--50 Hz, 振幅宜為0. 3 mm --0. 8 mm。層厚較大時選用高頻率大振幅, 以產生較大的激振力, 厚度較薄時采用高頻率低振幅,以防止集料破碎。相鄰碾壓帶重疊寬度為100 mm --200 mm。振動壓路機折返時應先停止振動。
3) 終壓可選用雙輪鋼筒式壓路機或關閉振動的振動壓路機碾壓不宜少于2遍, 直至無明顯輪跡。
2. 6.橡膠瀝青碾壓施工溫度控制
橡膠瀝青混凝土碾壓溫度的高低與橡膠瀝青的粘度有關, 粘度越大, 碾壓溫度越高。一般初壓溫度不宜低于155℃ , 復壓溫度不宜低于135 ℃, 終壓結束溫度不宜低于90℃。當混合料的攤鋪厚度大于80 mm 時, 初壓溫度不宜低于150℃。
2. 7.橡膠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接縫的處理
瀝青路面的施工必須接縫緊密、連接平順, 不得形成明顯的接縫離析。上、下層的縱縫均應錯開150 mm (熱接縫) 或300 mm --400 mm (冷接縫)以上。相鄰兩幅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均應錯位1 m 以上。接縫施工應用3 m 直尺檢查, 確保平整度符合要求。
2. 8.開放交通及其他
橡膠瀝青混合料攤鋪結束后, 應在24 h后或路面溫度低于50℃ 后方可開放交通。
3.結語
橡膠瀝青中因為摻加了橡膠顆粒, 從而提高了膠結料的稠度、提高了路面使用溫度下的彈性、降低了路面的溫度敏感性、在低溫性能不降低的情況下改善了抗變形能力和抗疲勞開裂的性能、提高了行車安全系數, 延長了公路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JT J 052--2000, 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S].
[2].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S].
[3].JT J F40--2004, 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S].
[ 4] .. 北京市路政局. 北京市廢胎膠粉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技
術指南(試行) [ Z].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