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 探討臨床路徑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期間在該院兒科進行護理實習的實習生62名,按照所運用的帶教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31名實習生。對照組實習生給予傳統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觀察組實習生則采取臨床路徑教學法進行護理實習教學。對比分析兩組實習生的考試成績和對臨床護理教學法的滿意度。結果 相比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在實習結束后的各項考試考核中的成績,均明顯更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實習結束后的教學方法滿意度,顯著更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開展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能夠顯著提高護理實習教學質量,提高帶教滿意度,充分調動實習生的護理實習積極性,從而促使其各項護理實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
[關鍵詞] 臨床路徑教學法;兒科;護理;實習;教學
兒科護理是護理學專業學生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兒科護理與其他科室護理相比,實際臨床護理中面對的群體比較特殊,患兒年齡幼小,認知和溝通能力尚不完善,導致其護理難度較大,因此,護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因此,選擇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兒科護理教學的效果非常重要[1-3]。兒科護理實習是促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的一個重要過程,也是兒科護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積極地探索并采取有效的兒科護理實習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兒科護理實習教學質量非常重要。但從目前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現狀來看,傳統的兒科護理實習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當前護理實習教學的需求,需及時進行改革創新[4-6]。該科室選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62名實習生為研究對象,探討臨床路徑教學法運用到兒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在該院兒科進行護理實習的實習生62名,按照所運用的帶教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31名實習生。兩組實習生對該次研究知情同意。觀察組31名實習生,全部為女性;年齡20~25歲,平均年齡(20.5±1.4)歲。對照組31名實習生,全部為女性;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1.0±1.3)歲。兩組實習生的基本資料、學習成績分布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習生給予傳統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即先熟悉科室環境和人員,護士長隨機安排帶教老師,先進行集中理論學習,然后再實踐操作,最后出科考試。觀察組實習生則采取臨床路徑教學法進行護理實習教學,具體如下:首先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工作均由護師以上職稱的工作人員承擔,實習生進入門科室的第1天,由護士長帶領實習生參觀并介紹病房環境、人員構成、相關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以及各個崗位職責等,在介紹過程中要著重向實習生傳達護理職業道德和自身職業的特殊性及責任感,培養實習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其次由護士長安排具體帶教教學計劃,然后在實習帶教前,先發放兒科護理實習教學路徑表,并由護士長向實習生解讀兒科護理實習教學路徑表的內容,使實習生清晰了解自己的帶教教師,以及各個實習階段的學習內容和進度,見表1。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實習生的實習成績 在實習結束后,采取試卷考核與實踐操作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實習生的實習學習情況進行考核。包括:理論成績、實踐成績、綜合成績,每項滿分均為100分。
1.3.2 護理實習生對護理實習教學的滿意度 在實習結束后,由科室自制《兒科護理實習教學滿意度調查表》對實習生實施調查,以此來評估其對護理實習教學的滿意度。調查結果以得分進行劃分,得分<60分為不滿意,得分在60~89分為基本滿意,得分≥90分為非常滿意。
1.4 統計方法
采過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實習成績使用(x±s)表示,采用t檢驗;教學滿意度使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實習生的實習成績比較
相比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在實習結束后的各項考試考核中的成績,均明顯更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護理實習生對護理實習教學滿意度比較
相比對照組實習生,觀察組實習生實習結束后的教學方法滿意度顯著更高,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是兒科護理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該環節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對實習生日后投入臨床護理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傳統的兒科護理實習教學對教學方法和技巧關注較少,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帶教老師是否具備足夠的臨床經驗和資歷上。以教師為中心的帶教方式,實習生被動學習,忽略了實習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7-9]。雖然在臨床護理實習教學過程中,豐富的臨床經驗不可缺少,但是也不能夠單純憑借臨床經驗進行教學,這對于兒科護理實習教學水平的提高產生了不利影響,導致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利于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水平的提高及實習生實習效果的改善[10-12]。因此,對于兒科護理實習教學來說,急需進行積極的教學改革來打破傳統教學的桎梏,注入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來提升教學質量,實現兒科護理實習教學的創新與轉型[13-14]。
臨床路徑在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通過路徑表的形式將兒科臨床護理實習內容固定下來,使得帶教教師在開展護理護理實習教學過程中,能夠根據路徑表進度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教學,同時能夠使實習生在沉淀了一定量前期知識的情況下,最大化地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實習生的學習效果[15-16]。不僅如此,按照臨床路徑實施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使整個護理實習帶教更加具有計劃性和系統性,能夠給實習生提供更多學習平臺,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帶教教師的責任心,能夠促使實習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水平能夠同步提升[17-19]。該次研究中,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實習生實習后各項成績更高,帶教滿意度96.7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65%(P<0.05)。這一結果表明臨床路徑教學法的開展,可以提高兒科臨床護理教學質量,并獲得了實習生的高度認可。
綜上所述,應用臨床路徑教學法開展兒科臨床護理實習教學,能夠顯著提高護理實習教學質量,提高了帶教滿意度,充分調動實習生的護理實習積極性,從而促使其各項護理實習成績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宋曉艷.循證帶教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21):147-148.
[2] 肖輝雪,鄭冰冰.混合式教學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20(8):270-271.
[3] 鄭曉燕,陳賽玉,池玲珊,等.探討按需帶教對兒科護理帶教質量及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20):2548-2550.
[4] 黃燕玲,蘇穎,姚丹丹,等.PBL教學法結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3):74-77.
[5] 金曉秋,陳靜,李冬梅,等.提高兒科臨床實習教學質量的探討[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7,34(10):1495-1496.[1] 2 [3]
推薦閱讀:臨床學著作出版如何選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