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目的:觀察優質護理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為臨床護理提供參考依據。方法:選取2018年2月~2018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n=49)和研究組(n=49),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增加優質護理,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59%(39/49),研究組為93.88%(46/49),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從咳嗽、咳痰、氣喘消失時間來看,研究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分為(564.37±52.30)分,研究組為(657.24±62.1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優質護理有利于快速緩解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臨床療效及生活質量,具有臨床推廣意義。
【關鍵詞】優質護理;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治療總有效率;生活質量
慢性支氣管炎多由病毒、支原體、細菌等反復感染引起,發作于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周圍組織,是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好發于中老年人。臨床癥狀為咳嗽、咳痰、踹息等,并且反復發作,每年持續3個月以上,長期發作者可導致肺氣腫甚至肺源性心臟病。對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來說,積極的治療和必要的護理都是必不可少的,本研究引入優質護理,觀察其對患者產生的影響,現詳細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2月~2018年12月間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均符合《實用內科學》中慢性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按照隨機表達法把患者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均為49例。對照組男28例,女21例;年齡為60~81歲,平均(69.72±6.53)歲;病程為2~15年,平均(7.31±0.70)年。研究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為60~82歲,平均(69.78±6.58)歲;病程為2~16年,平均(7.36±0.71)年。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內科常規護理,保持病房清潔,做好病情觀察,為患者及時排痰,進行飲食和用藥指導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增加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優質環境護理。護理人員應構建一個溫馨、舒適的就醫環境,盡可能讓患者消除陌生感,舒緩抑郁心情,減輕心理壓力。例如做好病房通風換氣、溫濕度調整,擺放綠色盆栽和鮮花,墻面張貼關于疾病知識的壁畫等。
②優質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通過講座、健康手冊、宣傳欄、微信群、面對面交流等多種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屬詳細介紹慢性支氣管炎的相關知識,讓患者知曉疾病的發病機制、癥狀、危害、并發癥、注意事項、預防措施等,并鼓勵患者互相交流和鼓勵,還可邀請康復效果良好的患者現身說法,讓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并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
③優質心理疏導。患者久治不愈,長期承受折磨,因此憂慮、焦急、緊張、煩躁等各種負性情緒交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和狀態起伏,主動接近患者,聆聽患者傾訴,然后認真解答和解釋,并給出相應建議,鼓勵患者堅定信心,樂觀面對,積極接受治療。
④優化工作模式。護理人員應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化被動為主動,由一般化到個性化,加強病房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和病情變化,及時了解患者的不適癥狀,做好引流、痰液稀化、營養支持等,有效控制感染。
⑤優質呼吸道護理。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往往難以自主排痰,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護理人員需要指導家屬定時拍背,協助患者排痰。如果始終難以排出,護理人員就需密切觀察其病情,必要時使用吸痰器進行人工排痰,以免誤吸痰液造成窒息。還要指導患者行吹氣訓練和腹式呼吸,學會蓄氣,盡量讓吸入的氣體全部進入肺部,增加呼氣時間,避免用力呼氣,平常避開煤煙和灰塵,以免刺激呼吸道。為了防止呼吸道干燥,叮囑患者多飲溫開水,一般為2000ml/d,還可指導家屬用濕棉簽檫拭患者嘴唇。對于需吸氧治療的患者,護理人員講解吸氧的相關知識,以便提高吸氧的依從性,避免二氧化碳潴留。
⑥優質生活護理。本病屬于消耗性疾病,容易消耗體內的大量蛋白質,患者應飲食清淡,少食多餐,多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蔬菜類、蛋類、肉類等食物攝入量,餐后1~2h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禁食高油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煙是引發慢性支氣管炎的關鍵因素,護理人員應認真講解煙草的危害,督促患者戒煙。體育鍛煉有利于增強防御力,患者應適當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
⑦做好出院指導。出院時發放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知曉手冊,并告知相關注意事項,避免應激因素,加強康復訓練,讓患者能夠自我監護和干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自理能力。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生活質量。①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判斷標準為:痰液培養陰性,臨床癥狀、體征、X線胸片均恢復正常,為顯效;痰液培養陰性,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所改善,X線片顯示肺部仍有輕微炎癥,為有效;痰液培養仍為陽性,臨床癥狀、體征、X線胸片均無改善,為無效。②使用SF-36健康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8個維度和1個健康變化自評,共36個條目,總分為9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比兩組的數據,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
見表1,對照組患者痊愈19例、有效20例,總有效率為79.59%(39/49);研究組患者痊愈24例、有效22例,總有效率為93.88%(46/49)。對比可知,X2=4.346,P<0.05,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
推薦閱讀:ICU護理副高論文哪里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