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斷肢再植是將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在光學顯微鏡的助視下,將斷離的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進行骨、神經、肌腱及皮膚的整復術,術后進行各方面的綜合治療,以恢復其一定功能的精細手術。斷指再植的能否成功關鍵在血管能否接通。
1、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
避免因緊張、睡眠不足引起血壓升高、體內含酸性物質升高,影響微循環。預防由于此類危象大都由循環壓力不平衡所致,故在術后應與手術醫師及時溝通,了解血管條件及動靜脈配比情況,如有異常可列為高危對象。斷指再植術后,夜間發生血管危象占較大比例[4],因夜間進食、水及輸液量的減少,血液相較白日濃縮,更易形成血栓。夜間患者注意力集中,患指疼痛較白日劇烈,疼痛反射導致小血管強烈收縮,易誘發血管危象[5],故應加強夜間巡查以便及時發現。精神緊張、寒冷、血腫及敷料的壓迫、體位不妥、便秘、吸煙、下床活動太早可導致血管危象的發生。做好心理護理及健康宣教,排除誘因是預防血管危象的有效措施[3]。
2、討論
2.1非典型動脈危象的出現機制
此類非典型動脈危象不同于再植指膚色蒼白或呈淺灰色、皮溫下降、指腹張力下降、指壓充血反應不明顯等典型動脈危象[1],其表現介于典型動脈危象與正常血運之間,即存在循環障礙,但尚未發展至典型動脈危象的階段。我們認為,造成上述表現的原因約分為三種:(1)靜脈回流阻力高。回流阻力增高,動脈壓無法正常供血,血流速度緩慢,造成指體供血不足,久而引發動脈痙攣,嚴重者造成栓塞,多見于挫傷嚴重的指體,或者沒有吻合指背靜脈條件、而單純使用回流壓力較高的指掌側靜脈的病例。(2)動脈條件差,供血不足。動脈壓力不能有效對抗靜脈反流壓力,造成血流速度緩慢,供血不足。多見于動脈挫傷或者僅有劣勢側動脈供血,靜脈條件正常的病例。(3)以上兩種情況并見。總結上述原因,血液循環速度緩慢,代謝后的酸性靜脈血不能及時有效進行回流,血液在動脈壓力不足的情況下,在指體內滯留,同時少量動脈血仍能交換少量血氧,指體組織缺氧但尚未達到斷供狀態,是此類特殊危象的病理生理表現。斷指再植術后動脈危象的護理,故出現此類危象時,針刺指尖先出血為暗紅靜脈血,隨即約2~3滴后轉為鮮紅動脈血。
2.2擠壓式按摩緩解危象的原理
我們認為,由于再植術后動靜脈微循環的閉合性回路的存在,擠壓式按摩可將滯留的酸性靜脈血人工壓回再植平面近端正常靜脈回路,產生正常回流,酸性靜脈血擠出后,靜脈及毛細血管床中的負壓也可起到“吸引”動脈血的作用,從而增加動脈供血壓力,使得危象得以緩解,往復操作直至指體循環穩定,我們稱之為“泵壓式”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