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護理,護理是人們謀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遠古人在與自然的搏斗中,經受了猛獸的傷害和惡劣自然環境的摧殘,自我保護成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應用中,逐步認識到燒熱的石塊、砂土不僅可以給局部供熱,還可以消除疼痛。本文選自:《中國臨床新醫學》主辦: 中國醫師協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周期: 月刊,出版地: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語種: 中文;,開本: 大16開,國際刊號:ISSN1674-3806,國內刊號:CN45-1365/R,郵發代號: 48-173,復合影響因子: 0.083,綜合影響因子: 0.066,創刊時間:1992。報道國內外醫學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傳播醫學科學的最新理論和信息,交流醫學科學的最新經驗,介紹醫學科學的最新技術。報道內容包括基礎研究、實驗研究、臨床研究、教學研究中的發明創造、成果報告和學術經驗,臨床疾病診療中的新技術、新項目、新方法等。
原始人創造了“砭石”和“石針”,以之作為解除病痛的工具。當人類社會發展至母系氏族公社時代,氏族內部分工男子狩獵,婦女負責管理氏族內部事務,采集野生植物,照顧老、幼、病、殘者,家庭的雛形由此產生。護理往往象征著母愛及妻子對丈夫的關愛。初始的家庭或自我護理意識成為撫育生命成長的搖籃,它伴隨著人類的存在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而發展。
1、將人文關懷融入兒科護理技術中,減輕患兒的痛苦
護理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因護士工作年限的不同,須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工作年限≤1年者要求熟練掌握一般硬針穿刺術,工作>1年者則應熟練掌握硬針穿刺術者進行淺留置培訓考核。兒科護士要苦練基本功,提高兒科頭皮針穿刺技術,做到一針見血,這樣可減少患兒穿刺痛苦,減少家屬擔憂。對患兒家屬做到有問必答,從而在治療時得心應手,贏得患兒及其家屬信賴。
醫護為一體是古代護理的特點之一,19世紀之前,世界各國都沒有護理專業。被古希臘譽為“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很重視護理,他教患者漱洗口腔,指導精神病病人欣賞音樂,調節心臟病、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從現代觀點看,這些都是有益于病人康復的護理。
我國傳統醫學專著中并無“護理”兩字,但中醫治病的一個重要原則是、“三分治,七分養”。它包括改善病人的休養環境和心態,加強營養調理,注重動、靜結合的體質鍛煉等,這些都是中醫辨證施護的精華。歷代名醫如華佗——他擅長外科,醫術高明,且醫護兼任。
明代中藥學巨著《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他雖然是著名的藥學家,也能醫善護,為病人煎藥、喂藥,被傳為佳話。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記載著“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保健思想,以及“閉戶塞牖系之病者,數問其性,以從其意”,強調了解、關心病人疾苦,進行針對性疏導的整體觀點;
還有唐代杰出醫藥學家孫思邈創造的蔥葉去尖插入尿道,引出尿液的導尿術;明、清時代為防治瘟病而采用的燃燒艾葉、噴灑雄黃酒消毒空氣和環境,用蒸汽消毒法處理傳染病人的衣物等護理技術,至今仍不失其科學意義。
2、護理人員要主動為患兒實施人文關懷
注重細節上的照顧與體貼,一切為患兒著想。兒科病房哭鬧嘈雜,患者家屬過度焦慮,患兒依從性差,靜脈穿刺不能一針見血等,均會增加兒科護理難度。護理人員應主動為家屬介紹入院須知及環境,為急診入院的高熱患兒提供紙杯、盆、毛巾等,為患兒擦浴時注意保暖避免受涼。較大患兒治療時,暴露部位應加以遮擋。護理人員親切的問候,細致的解答,善意的提醒較操作本身更能傳達對患兒的關愛。
3、討論
尊重患者的權利和情感、人格和隱私,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關心、愛護患者,實現對患兒的整體關懷。我科開展人性化護理后,減少了醫患矛盾和醫療糾紛的發生,護士不再被動的執行醫囑,而是融入人性化護理之中,使患兒和家屬在住院過程中得到尊重和理解,關心與愛護,從而提高其滿意度。不但提高了護理質量,同時也促進了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