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我國在“十三五”期間陸續開展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工業互聯網和5G+等信息科技領域戰略規劃研究,充分認識到信息科技對城市效率提升的重要作用。全球層面“線下”轉“線上”的生產生活趨勢驅使傳統以物質空間規劃為主的城市規劃研究轉型,城市區位的重要性大幅下降。通過借鑒全球核心城市發展經驗,深圳已提前謀劃系列信息科技領域規劃,綜合運用財政、科技、人才等創新政策以尋求新的城市增長極和發展動能,為深圳建設產業戰略高地奠定基礎條件。通過分析深圳作為“雙區”定位的內涵,探討深圳在信息科技領域的前瞻性規劃思路,為其他城市信息科技領域規劃提供借鑒。
關鍵詞:信息科技;城市規劃;深圳
改革開放后,深圳借鑒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地當時的政府管理模式和發展經驗,引入外資發展與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第三產業,衍生形成信息科技領域的新經濟形態,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1]本世紀初,深圳逐步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業和物流業為主的支柱產業結構?!吨榻侵薜貐^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正式發布后,國務院批準《深圳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深圳在行政管理、經濟機制、社會體制、自主創新、深港合作和資源節約等方面實現改革突破,[2]聯合香港建設全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創新中心和國際文化創意產業中心,成為最具競爭力的國際化大都市。[3]
深圳在原有產業基礎上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綠色低碳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數字經濟產業、新材料產業和海洋經濟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將生命健康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機器人產業、可穿戴設備產業和智能設備產業作為未來產業。[4]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大部分產業均與信息科技領域呈現強關聯關系。2019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的相繼出臺,深圳的戰略定位顯著提升。[5][6]通過分析深圳作為“雙區”定位的內涵,探索深圳建設全球信息科技高地的規劃思路,分析深圳推動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的模式,為其他城市信息科技領域規劃提供借鑒。
一、信息科技領域國家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強調“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在2016年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時指出“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增強了人類腦力,帶來生產力又一次質的飛躍”。國家將信息科技作為對社會發展具有深刻影響的因素,已上升至國家戰略的高度。
(一)網絡強國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時提出網絡強國戰略,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國家將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等緊密結合,把信息科技作為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的基礎。網絡強國戰略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信息通信領域新發展和網絡信息安全三個方面。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指傳統的“無線”和“有線”網絡建設,信息通信業新發展指信息通信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物聯網、大數據等其他技術相結合的新型發展模式,網絡信息安全指網絡空間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等因素。
(二)數字中國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2017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時提出數字中國戰略,強調“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我們應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深入了解大數據發展現狀和趨勢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我國大數據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7]
與美國提出通過地理數據和三維模式解讀世界的“數字世界”戰略不同,我國福建省于本世紀初即提出“數字福建”戰略。數字中國戰略通過新一代數字技術嵌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伴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城市逐步智能化、網絡化和數字化,促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互聯網+”行動計劃提出后,以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衍生形成數字經濟的新形勢,逐步拓展至政府管理、生態建設、社會民生、軍事科技等領域。數字中國戰略是以新一代技術革新推動傳統政府治理和產業模式轉型的重要推手。
(三)工業互聯網戰略
習近平同志在2017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學習時提出工業互聯網戰略,強調“要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系統推進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體系建設,發揮數據的基礎資源作用和創新引擎作用,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工業互聯網戰略依托新時代通信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系統,通過傳感器和控制平臺等措施進行實時感知和數據收集,實現工業環節的準確和有效控制。工業互聯網包括“端”“云”和“管”等環節。工業互聯網戰略統籌網絡強國和制造強國建設目標,推動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具體戰略包括打造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加快發展平臺,提升融合應用水平。
(四)5G+戰略
2019年韓國總統文在寅在韓國實現5G商用后提出5G+戰略,著眼于建立在5G基礎設施上的各種核心的智能服務,如無人駕駛、人工智能、智慧工廠、智慧城市等,加速5G技術在新領域和新產業的活躍應用,讓5G引領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為促進韓國經濟創新型增長創造新機遇。2019年我國正式提出5G+戰略,具體內容包括推進5G+4G協同發展、5G+AICDE融合創新、5G+Ecology生態共建和5G+X應用延展。借助5G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基礎,在互聯網+戰略的基礎上,政府正大力推進5G應用建設,并出臺多項配套措施。結合5G基礎設施全覆蓋和5G產業發展的目標,以低時延、大容量的數據傳輸為基礎,使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實施成為現實。
推薦閱讀:信息技術應用研究論文寫什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