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階段,提升了人民生活質量,而人們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離不開電,因此,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電網的維護與帶電的檢修工作也越來越頻繁,因此,電網企業為了規范其操作及設備的安全運行制定了及其嚴格的規章制度。
關鍵詞:帶電檢修;應急防范;措施
引言
帶電檢修技術主要是在不停電的狀態下對線路展開定期檢修,其目的在于確保線路的科學性與正常性。但線路具有網絡復雜、涉及面大的特點,容易發生故障問題,應有效的做好帶電檢修應急防范工作。
1應急供電趨勢
配網不停電作業以實現用戶的不停電或短時停電為目的,采用多種方式對設備進行檢修的作業,包括帶電作業、旁路作業以及臨時供電作業。其中旁路作業和臨時供電作業將在區域停電后應急供電中發揮巨大作用。旁路作業,是指通過旁路設備的接入,將配電網中的負荷轉移至旁路系統,實現待檢修設備停電檢修的作業方式。區域發生停電事故后,可通過采取帶電搭接旁路的方式,為停電設備引入新的電源點或通過旁路隔離故障區域臨時復電。臨時供電作業,是通過應急發電車或移動箱變車等臨時為用戶供電的作業,移動箱變車作為近年來的新興裝備,將在應急供電中發揮重要作用。
2帶電檢修應急防范措施
2.1絕緣軟梯法
施工人員從輸電塔橫擔上沿軟梯進入等電勢場。絕緣軟梯法一般應用在可以在橫擔上垂直進入等電勢場的施工現場。一般此種情況下,施工人員進入等電勢場后,橫擔上需要有安全員輔助其工作。因為絕緣軟梯法距離零電勢設施特別是絕緣柱的位置較近,且絕緣柱的爬電效應較為顯著,電場結構較為復雜,所以,絕緣軟梯法的操作風險較高,正逐步被吊籃法及其他更先進的等電勢進入方法取代。
2.2從架空線路臨時取電給移動箱變車
應用場景示例:某工業園區主進線路出現故障,造成線路、箱變等大面積停電,急需對園區內10 kV線路和低壓配電箱提供應急供電。通過從架空線路臨時取電給移動箱變車的方式完成臨時取電,移動箱變車高壓側出線為園區內10 kV線路提供應急供電,低壓側出線為園區低壓配電箱提供應急供電,技術要點:移動箱變車低壓側輸出電纜接至低壓配電箱前,應確認低壓開關柜及低壓配電箱均處于斷開狀態;搭接臨時取電旁路電纜前,應確認高壓開關柜及高壓側旁路開關均處于斷開狀態;核對相序無誤后,方可合上旁路開關,使旁路系統投入運行;移動箱變車低壓側輸出相序應與低壓配電箱原相序一致。
2.3對動態發生的安全區間變化進行識別
(1)判斷靜態安全警示牌匾安裝位置是否與動態電勢場狀態相符。根據BIM系統的圖紙數據、電力運行大數據的運行狀態數據,通過ANSYS方法得到的電勢場分布狀態,計算出電勢場邊界,在實際巡線和帶電檢修作業時,首先將此結果與現場實際牌匾的安裝位置進行對比,可以得到對比關系圖,從而判斷現場安全警示牌匾的安裝位置是否與動態電勢場狀態相符的比較結果,如發現不符的情況,則視為現場安全隱患,應報調度申請處理方案及相關操作票,必要時要對之前設計的操作票進行修改后使用。該過程一方面可以保證現場安全警示牌匾的懸掛準確,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操作人員如前文分析的主動無意識忽視安全牌匾的現象發生。(2)巡查功能和安全確認功能中對安全警示牌匾進行管理。在電網日常運行、巡查及檢修前的安全確認工作中,需要經過對安全警示牌匾的確認,才可以讓安全警示牌匾發揮應用的作用。通過巡查,操作人員會更加全面地了解安全警示牌匾的位置,進而對現場的安全距離進行充分確認。
2.4工作環境行走安全空間布局
(1)嚴格控制爬電區范圍,對零電勢區進行顯著標記。實際帶電檢修施工中,受到濕度、溫度、風力、氣壓等動態因素影響最大的是爬電區范圍,在沒有SOA專用系統輔助的情況下,施工前應由安全人員對爬電區進行測量確認,確保對所有爬電區進行標記,防止因為誤接入爬電區導致的人身傷害和設備損失。可通過劃線法,隔離帶法等安全控制方法對爬電區進行顯著標記,防止施工過程中沒有計劃進入等電勢區的工作人員誤入爬電區。帶電檢修工作人員進入等電勢區的過程也應充分考察爬電區范圍,在調度部門統籌下,對進入等電勢區的方案進行充分分析論證并提出修正。(2)工作環境行走路線應列入操作票。工作人員進入距離爬電區與零電勢區邊緣2 m范圍內,或進入等電勢區邊緣5 m范圍內,其行走路線應列入操作票,行走過程應嚴格執行雙人唱票和唱票復頌制度。每完成一步驟行走任務,應重新確認環境安全性,嚴禁進行跳步操作和隨機操作。行走操作票管理制度與其他操作票管理制度應相同。(3)工作人員接近等電勢區或進入爬電區,應給與警示。應有安全員隨時確認接近等電勢區或接近爬電區工作人員的行走路線和行走方式,當發現其行走行為存在風險時,應通過對講機、旗語、聲光預警等方式給與警示,以制止其高風險的行走行為。爬電區周邊應有劃線或隔離帶給出顯著標記,防止工作人員無計劃進入爬電區或等電勢區。
2.5設備安全保障
(1)設備對現場人員造成的安全隱患。設備的尖端放電效應可能導致在不正當使用設備的情況下引發尖端放電導致電弧擊穿。另外,設備的彈性釋放、不可控泄壓等情況,可能直接傷害到操作員或其他現場工作人員;設備的高空墜落也可能導致現場的人員傷害。(2)設備本身的安全隱患。便攜型液壓設備和棘輪設備,其自身壓力控制較難,因故障發生彈性模量的不可控釋放的可能性存在。所以,設備在操作過程中可能發生機械疲勞、機械破潰等小型事故,但此事故在高壓、特高壓帶電檢修中,可能引發較大規模的次生事故。如果施工過程中造成電纜連接件或分裂支架損壞,則可能發生更嚴重的停電事故甚至高壓輸電線路的結構破潰事故,進一步導致人員傷亡。
2.6旁路作業檢修架空線路
應用場景示例:受惡劣天氣影響,某地架空線路連續多檔出現倒桿、斷線情況,停電檢修耗時長,故障后端以及故障段內分支用戶急需應急供電。通過帶電搭接旁路系統,采取“橋接法”開斷線路隔離出故障區域,為故障后端用戶提供應急供電;通過快速插拔T型接頭敷設分支旁路電纜為故障段內用戶分支應急供電,技術要點:作業前旁路開關應可靠接地;常用旁路電纜額定電流不超過200A,留有安全裕量,最大負荷電流不應超過167A;斷開用戶分支與主線路連接處,且故障段裝設接電線,防止反送電;“橋接法”開斷導線前,應采取導線防滑脫措施;接入旁路電纜前應確認旁路開關處于斷開狀態;旁路系統投入運行前,應進行絕緣電阻檢測,核相無誤后,方可投運;架空線路檢修完成,核相后恢復連接,確認分流正常后,退出旁路系統。
結語
綜上所述,帶帶電作業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應急狀態下對檢修安全距離進行分析是保證作業人員人身安全是開展帶電作業的前提和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樂,游志遠,胡玉玲,楊柳,孫磊.基于輝光弧光放電測試條件下GDT與MOV的性能配合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6,53(12):52-61.
[2] 王秉卓,司劍飛,于春風.基于脈沖功率技術的高壓電場感應取能設計[J].電力工程技術,2019,38(06):160-166.
[3] 肖錳.220kV高壓輸電線路帶電檢修的技術分析[J].科技與創新,2016(07):153.
[4] 劉林明.輸電線路帶電檢修作業的安全防護研究[J].低碳世界,2016(18):15-16.
[5] 曲烽瑞.同塔多回路輸電線路帶電檢修技術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6(20):6-7.
推薦閱讀:電力經濟相關可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