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論文從熱電聯產企業的特征入手,通過對精益成本管理理論的研究,總結出熱電聯產企業精益成本管理的評價指標,并通過對指標的分析總結出精益成本管理在熱電聯產企業實際應用中的管理對策。
【關鍵詞】精益成本管理;熱電聯產企業;評價指標
1 引言
熱電聯產企業自2016年國家電力體制改革后逐步向市場經濟邁進,隨著市場的不斷規范化以及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近些年熱電聯產企業遇到了空前未有的嚴峻考驗:不斷開放的電力市場導致競爭更加激烈,傳統熱電聯產企業的發電成本過高,上網電價競爭能力逐步下降,售電收入逐年減少。同時,國家出臺的各類政策使得電價不斷下調,熱電聯產企業的售電利潤微乎其微。另外,為了響應國家政策,企業加大脫硫脫硝成本力度,以致企業生產成本直線上升。因為居民供暖是民生問題,企業自身沒有暖費的定價權,導致成本與收入的漲幅不成正比。在傳統成本管理下,管理者往往將重點放在生產環節的成本管理問題上,而忽略了其他環節的成本問題。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不斷完善,成本管理應當基于整個供應鏈,充分運用精益成本管理的相關理論,最大程度地消除各個環節的不必要支出,最大限度控制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利潤,才能使熱電聯產企業在新一輪的競爭中得到長足的發展。
2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精益成本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源于20世紀50年代,由豐田公司創始人大野耐一通過轉變公司生產方式,消除非增值作業及一切浪費,在生產管理模式中采用及時生產原則,開創了豐田公司獨有的生產模式——豐田模式[1]。至此,精益成本管理在學者中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共鳴。
在我國,隨著經濟的發展,關于企業成本管理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成本是產品價值的具體來源,成本管理是企業生產管理的重點內容,也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在項目管理中,應根據所經營的行業性質來決定管理的決策方向,擅長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風險防控實現項目利益的最大化。同時,存貨經濟批量模型的運用為控制成本、優化產能配置提供了新思路[3]。
精益成本思想在中國的鋼鐵制造業進行了首次嘗試和推行,逐漸地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引用精益成本管理。在電力行業中,由于其特點和壟斷性質,一定程度上就要求供電企業奉行精益成本管理思想,只有確實轉變原有的管理思維方式,從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型經營轉變,才可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3 精益成本管理評價指標的應用
基于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論基礎并結合熱電聯產企業經營管理中的特點,本文從設計成本、采購成本、生產成本、銷售服務成本、物流成本五項評價指標為切入點進行分析,為熱電聯產企業的精益成本管理提供依據。
3.1 采購成本
熱電聯產企業中,采購成本占整個生產成本的65%~70%,因此,在熱電聯產企業的成本管理中對采購成本指標的衡量顯得尤為重要。在采購過程中,首先應建立健全企業物資采購體系,使得采購工作能夠更加的規范化、制度化,使得采購決策更加的透明,讓信息更加的具有可信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使得采購價格更加具有競爭力。在選擇供應商方面,要從質量、技術、服務和價格等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對符合企業要求的采購供應商建立信息庫并與之創建長期、有效、互惠互利的戰略伙伴關系,實現企業供應渠道的穩定和低成本運作。通過與供應商訂立協議的方式,在企業物資緊缺時提供需要的數量、品種的物料,從而達到縮短訂購期、減少物料庫存的目的,使采購的每個環節、每個過程實現了精益化的控制目標。
3.2 設計成本
從成本發生的起因上來說,80%的成本是在項目設計階段形成的,因此,成本設計工作要貫通于整個項目的開發過程中。一個項目設計是否符合企業需要直接關系到項目投入市場后能否為企業產生利潤。作為一個好的項目目標成本控制工作,對設計人員的業務素質以及全局觀的要求顯得至關重要,設計人員不僅需要具備較高的開發技術水平,又要掌握必要的成本管理知識。只有設計工作的水平高,才會避免在項目運行后產生很多不必要的額外成本,從而有效地節約企業的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