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為鄉鎮衛生院改革發展提供有序的外部環境。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實施,使農村混亂無序的醫療市場得到規范,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外部環境,避免了鄉鎮衛生院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內外矛盾。同時,一體化管理的舉措,有助于衛生院改革的進行,如“定編定崗、競聘上崗”推動衛生院的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關鍵詞】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鄉村衛生
1.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內涵
1.1 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定義
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實施較早,各地在探索中前進,對于其定義國內至今尚未形成統一的說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復旦大學郝模教授等人在90年代對其做出的專題研究,其他學者在此基礎上,各有側重,各抒己見。該專題面向華東中等富裕地區,遵循科學合理原則,采用程序化方法,提出一體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由鄉鎮衛生院統一轄區的鄉村兩級醫療預防保健服務市場,有建立“縣鄉兩級預防保健網”的政策思路,將服務功能集中于鄉鎮衛生院。隨后,鄭周、黃迎春等提出其實質是以鄉鎮為單位,由政府統一領導和組織,對衛生機構設置、衛生服務和衛生管理實行統一規劃管理[1]。徐杰認為是以鄉鎮衛生院為中心,對衛生的資源合理配置,實施農村基層衛生管理體制[2]。濟南市財政局2007年提出“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合為一體,經營權或所有權納入鄉鎮衛生院的管理范圍,實現規劃布局、人員、業務、財務、行政和藥品購銷等的全面管理”[3]。總結國內學者的觀點,不難發現,鄉村衛生組織管理一體化包含下列要素:機構設置的轉變,鎮村兩級衛生室形式上的統一;職能上的轉移,發揮鄉鎮衛生室的服務功能;政府的主導地位不動搖;衛生組織一體化與服務、城鄉、醫保一體化密切相連不可分割;注重區域規劃,優化區域衛生資源配置;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衛生服務可及性,提高人們健康水平,保障人的健康權。
1.2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內容
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一直處于實踐、完善階段,各個地區結合實際情況,內容和形式不盡相同。總體來看,其內容包括體制一體化、管理一體化、服務一體化。體制一體化是指打破過去以行政區劃設置的框框,根據區域經濟發展、人口狀況、交通條件等情況,合理設置鄉村兩級衛生機構,從行政區覆蓋走向區域覆蓋,分為院村聯辦、村辦院管、院辦院管三種類型。管理一體化是指對村衛生組織的人員和經營實行全鄉鎮統一管理。
2.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實施
2.1 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實施地域
80年代中期我國東中部一些省份就開始了實踐。山東省平度縣出現“聯辦鄉管村衛生室”、山西省黎城縣南委泉鄉實行“六統一管理”、安徽廬江縣開始“鄉村衛生機構聯辦”試點、吉林四平市開展“鄉村聯辦、一體化管理”實踐。進入90年代,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形式逐漸豐富,地域范圍擴大。江蘇省鹽城市步鳳鎮提出“鄉村一體”管理制并做到“五個統一”、山東省壽光縣實行“三證三制五統一”的管理辦法,標志著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上升到一個新的臺階。2000年以后,隨著國家對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視,我國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進入到新時期。在這一時期,管理體制逐漸走向成熟,做法不斷完善,實施效果越發明顯。2000以后仍然主要集中于我國的東中部,西部少數省份如四川、山西也有部分鄉鎮有這方面的嘗試,這和中西部地區之間經濟水平的差異、人口分布、地里環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2.2各地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的舉措和成效
各地人口狀況、衛生資源分布、衛生人力擁有量、區域規劃的不同導致了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不可能千篇一律,具體舉措各有側重,成效也有所差別。河北省保定市推行院辦院管模式,核心內容是“四制七統一”。通過院辦院管,鞏固發展了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實現村衛生所的所有權、管理權向鄉鎮衛生院的轉移;堅持了集體辦醫方向,改變過去人員變動大、經費難以保證的問題[5]。江蘇省金湖縣通過實行“三制、四有、五統一”;嚴格人員準入,一年一聘;管理科學規范的舉措,凈化了農村醫療醫藥市場,落實公共衛生工作,進一步完善了合作醫療保健制度,調動了鄉村醫生的積極性,增強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活力[6]。伍佑鎮針對不斷出現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健全組織、集中整頓醫療秩序;增加投入,建設村衛生室;加強培訓,努力提高鄉村醫生素質;規范管理,推動一體化制度發展[7];山東省招遠市則成立鎮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領導小組,在鄉鎮衛生院設立一體化管理辦公室,下設一體化管理組,組建一整套領導班子,對財務管理、藥品管理、業務培訓管理等加強領導。福建省龍巖市則實行院村聯辦的模式,建立村級衛生服務網絡組織,結合當地實際出臺相關政策,推行鄉村醫生養老保險解決后顧之憂。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充分發揮衛生院規模效益,提高農村衛生服務質量[8]。而泉州市在傳統的三種管理制度的基礎上,添加了“村村聯辦”的模式,實行“一證”制度,即經縣衛生局嚴格考核合格后,發放執業許可證;在傳統的“六統一”的基礎上,增加了建設標準統一,衛生所建設根據衛生部的要求,加強設施建設和添置設備,減少衛生資源的浪費[9]。其他的不同省份的不同地區,在推行過程中,措施都有相似性,如安徽省廬江縣、安徽省寧國市、陜西省千陽縣、河南省開封縣、湖北省鄂州市都采取了大致相似的措施。總的來說能夠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效果:
(1)設置區域規劃,重組和調配衛生資源。在農村衛生改革與發展中,按照區域衛生規劃的要求,將農村鄉鎮作為一個社區,在鄉鎮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鄉鎮衛生院為中心,實行鄉村一體化管理,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發展的需要,符合農村衛生體制改革和基層衛生組織建設的實際,是新時期農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發展與完善。
(2)強化對村級衛生站的監督管理,規范秩序。在推行鄉村衛生組織一體化管理過程中,通過設備配置統一化、藥品供應一體化等一系列措施,使村級衛生服務在安全性、有效性、綜合性、可及性、持續性、非營利性和公益性等諸方面有了顯著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