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課程思政視閾下學生學習能動力挖掘的教學探討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來源:教育周報·教育論壇 2021年46期

  作者:陳青云 程勇 胡光輝

  摘要:針對大學課堂教學中學習能動力不足的現狀,基于“大思政”格局下課程思政背景,結合作為基礎自然學科的《大學物理》課程特點,分析了高等教育過程中學習能動力不足的現狀,提出了《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挖掘學生學習能動力的基本原則,介紹了《大學物理》教學中能動力挖掘課程思政教學方案。

  關鍵詞:課程思政;大學物理;學習能動力;教學探討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高校承載著人類知識傳承、靈魂塑造的重任,需挖掘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根據課程特色提升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合理嵌入育人要素,進行主流價值引領 [1]。《大學物理》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是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其研究對象具有極大的普遍性,基本理論滲透自然科學各領域,應用于生產技術各部門,它是自然科學的基礎。以物理學為基礎的《大學物理》課程,是理工科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必修基礎課,在理工科人才培養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利用好《大學物理》教學陣地,正確引導理工科學生的世界觀和學習能動性對學生大學階段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意義,在傳授專業物理知識的同時將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大學物理》課堂中,并注重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引導,逐步培養學生的物理素養、科學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真正實現全過程和全方位協同育人。

  1、 高等教育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高校思政工作對大學生在理想信念、價值取向、意志品質、思維能力、創新精神、社會實踐、使命擔當等方面提出了全新要求。長久以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為指導,結合現代化建設的國情和教育規律,努力倡導和踐行全面發展觀念。在中國共產黨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征程中,思政工作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一直被看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并積累了大量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

  然而,我國高校教育存在的問題是:注重知識能力的培養,而忽略學生學習目的性的引導,特別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基礎教育階段,在高考“指揮棒”影響下,考入理想大學是大部分學生的唯一動力,而進入高校后學習動力明顯不足,亟需學習源動力和價值觀引領。物理學科是追求真理的重要基礎學科,而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一脈相承,如何發揮課程思政在物理學科教學中的融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課題,學生只有在思想上認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才能從被動追求學分和應付考試向主動學習轉變。另一方面,雖然高校的定位是教學科研并重,但目前高等教育的總體評價體系以科研評價為主,教學評價多無法有效量化。高校教師很多不是師范專業出身,在課堂教學上往往只是“滿堂灌”,缺少先進的教學手段和生動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動力不足,課堂多樣性和思政元素嚴重不足,亟需正確的世界觀和積極的學習動力引導。

  2、學生學習能動力挖掘的必要性

  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立德樹人是根本也是關鍵,首先要從價值觀、人生觀上對學生進行引導,著力培養符合社會主義價值觀、人生觀,對社會有用的合格大學生。其次,教育的本質是以人為本,思政工作的主體是學生,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高校思政工作就是要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公民意識,只有讓學生在根本上認識了學習的目的才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力性。學習動機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學習動機培養把社會和教育對學生提出的客觀要求變成內在的學習需要和自覺的學習形為,只有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性,才能做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

  大學物理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基礎性,也是學生系統認識科和自然規律的重要學科,是其他學科的專業學習的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知識結構的完善,提高解決生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提升科研創新能力。《大學物理》以講授物理學知識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為主要目的一門自然科學課程,然而,物理學理論性極強,課程內容深晦,如果不注重思政工作,不挖掘學生學習能動性,學生就會失去學習興趣,事倍功半。目前,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不注重思政教育,缺少長遠規劃和思政教育目標不明確。《大學物理》作為一門古老的基礎性學科,是現代自然科學與工程物理科學的基礎,具有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高度反映的特性,蘊含著豐富的科學思想方法、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因此,基于課程思政的學生學習能動力培養是有效實施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大課題。應將物理課程與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向“課程思政”立體化育人的創造性轉化,探索構建《大學物理》課程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為將來學生走入社會或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3、課程思政背景下學習能動力挖掘

  3.1 學習能動力挖掘要注重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核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鮮明的底色,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到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全過程,愛國主義教育從來不是獨立的,在課程思政背景下,把學生的學習源動力與愛國主義有機結合勢在必行。

  在《大學物理》教學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向學生傳授愛國主義精神。比如在動量守恒定律教學中,可以引入中國航空航天和先進的火箭技術案例,通過案例講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增加其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在電磁學和量子物理部分教學中可以介紹量子保密通信和“墨子號”衛星、量子計算機“九章”、中國天眼等突出科技成就。這些先進的國之重器,對我國科技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它他可以讓我國的科學家去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可以探索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這些物理學前沿領域我們可以不用受制于人,甚至走向該領域的研究前列[2]。通過對國之重器的介紹,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也可以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讀書。

  推薦閱讀:“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化學課堂教學實踐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尖扎县| 八宿县| 红安县| 海南省| 苏尼特左旗| 永福县| 揭东县| 阿勒泰市| 新乐市| 海兴县| 祁连县| 海兴县| 嵩明县| 尼木县| 余干县| 奉贤区| 平度市| 富川| 海南省| 祁门县| 祁阳县| 徐闻县| 宝坻区| 铜陵市| 赤壁市| 阿拉善左旗| 三台县| 边坝县| 五寨县| 承德市| 虞城县| 泰州市| 浠水县| 潞城市| 曲水县| 红桥区| 鲁甸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武县|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