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實證研究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 要]現階段大學生的工作問題不僅包括數量問題,還包括質量問題,部分高校在學生就業工作指導上比較著重于如何提高就業率,而對就業質量不夠重視。基于此,文章通過研究和組織現有文件,篩選出與就業質量最為相關的18個指標,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德爾菲法計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并編制出調查問卷,對浙江省大學生進行實地調研,完成主成分分析,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最后針對現存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就業質量;層次分析;評價體系

大學生就業論文發表

  一、問題的提出

  知識經濟時代,國內人資市場逐漸向精英化過渡,就業質量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就業質量”的新目標,要求就業注意“質”和“量”齊頭并進,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1]。由此可見,黨高度重視就業質量問題。

  呂福源表示,高校培養的人才類型必須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因此高校將畢業生就業質量作為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和體系的重要依據十分有必要[2]。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對就業質量進行研究。李斌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就業前大學畢業生的主客觀指標、畢業生質量指標和就業滿意度指數[3]。而朱鈞陶2015年通過對就業質量概念進行剖析后,提出大學生就業質量的內涵具有三個特性:第一,多元化。對就業質量進行評估的主體除大學生本身外,還應包括用人單位和高校。第二,主客觀相結合。除客觀數據評估外,還應考慮主觀滿意度評估。第三,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除了微觀層面的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影響因素外,還有宏觀層面的勞動力供需比率產生的影響[4]。

  多數學者在考察大學生就業質量上,更強調薪酬水平等普遍性因素,而對社會勞動需求、高校及企業屬性等方面強調較少,故單一視角下的指標體系仍存在不少問題。第一,在國內外研究論文中,對就業質量進行專業評估的文獻很少,且未形成較為具體和完整的評價體系[5]。第二,國家教育機構是目前唯一評估大學生就業的組織,在數據統計過程中沒有涉及第三方,故評估主體較為單一[6]。第三,部分因素如就業平等性、工作強度等,與就業質量關聯度不高,但已被納入評估體系之中[7]。第四,評估方法缺乏科學性。部分學者單一使用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進行評估,導致評價結果過于籠統[8]。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學者從就業質量的宏觀概念出發。如王陽認為,首先應從主觀和客觀的角度評估工作質量;其次,要從微觀和宏觀的角度進行測量[9]。但從雙重角度出發研究評估大學生就業質量的指標體系仍存在不足。其一,指標體系過于復雜和龐大,許多指標在實踐中仍難以衡量,評估大學生素質的指標體系的科學性無法得到驗證[10];其二,不同的學者因出發角度不同,持有不同的觀點。

  本研究基于以往文獻,通過運用德爾菲法及層次分析法,確定出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在此基礎上編制出調查問卷并實地展開調研,結合對調查數據的整理分析,對現有評估體系進行深化,并根據已存在的漏洞,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來進行修補。

  二、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一)指標選取

  在篩選時主要以核心期刊文獻為主,關鍵詞設定為“就業質量評價體系”。因高質量期刊文獻數量有限,故其中包含了21篇高質量的碩士論文。筆者在篩選時,選擇按最近年份為條件進行排列篩選,故在文獻時度上有一定的保證。筆者將篩選出的文獻進行數據統計,并總結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較高的使用頻率的就業質量指標,具體情況見表1。筆者結合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構建出評價指標層次[11],并對每個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完成最終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

  最終本文根據表1中指標的使用頻次,依次選取18個評價指標,根據指標性質劃分為五個大維度,并在此之下進行一一歸類。文章分別從薪資待遇(從勞動報酬、福利保障、勞資關系三個維度出發)、工作條件(從工作環境、工作時間、工作穩定性、單位性質、勞動保護五個維度出發)、個人發展(從專業對口度、職業發展前景、人崗匹配度、學習與培訓四個維度出發)、職業勝任(從職業素養、人際關系處理、崗位適應度、職業能力四個維度出發)和滿意度(從工作滿意度、家人滿意度兩個維度出發)五個維度考慮,根據AHP的結構建立了評估就業質量的模型,確立了層次分析法的水平,構建判斷矩陣,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并根據此表確定評價指標遞階層次結構,將就業質量設為目標層O,將五個維度設為準則層A,細分維度設為方案層B,分別為:A1(B11,B12,B13);A2(B21,B22,B23,B24,B25);A3(B31,B32,B33,B34);A4(B41,B42,B43,B44);A5(B51,B52),由此構建判斷矩陣。

  (二)確定指標權重

  1.構建判斷矩陣

  根據層次分析法的重要度定義填表規則,邀請了長期參與人力資源管理的三名負責人(均為人力資源相關專業畢業,已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五年及以上)對標準和指標水平進行了比較評估,通過德爾菲法討論,得出A1、A2、A3、A4及A5的判斷矩陣。

  3.確定指標權重

  計算后,評估矩陣已通過一致性測試。通過交叉相乘,得出A1權重為0.47(其中B11為0.315;B12為0.122;B13為0.033),A2權重為0.27(其中B21為0.081;B22為0.059;B23為0.068;B24為0.043;B25為0.019),A3權重為0.13(其中B31為0.064;B32為0.039;B33為0.017;B34為0.01),A4權重為0.08(其中B41為0.026;B42為0.026;B43為0.016;B44為0.012),A5權重為0.05(其中B51為0.038;B52為0.012)。

  推薦閱讀:中國大學生就業教師評職稱論文發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丁青县| 常德市| 桑植县| 中宁县| 镇康县| 淮南市| 定日县| 冷水江市| 台州市| 吉安市| 广灵县| 高碑店市| 佛冈县| 镇巴县| 樟树市| 手机| 长治县| 讷河市| 达日县| 广平县| 昭觉县| 三明市| 达孜县| 开平市| 灵山县| 清远市| 嘉禾县| 龙江县| 明水县| 桓仁| 玛多县| 娄烦县| 仁寿县| 灵山县| 绥滨县| 二手房| 广宁县| 霍邱县| 平顺县| 定西市| 广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