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主要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后如何撰寫教學反思,這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的要求,對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的依據,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文主要探討教學設計思路在教學中如何落實和體現,運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來處理教師的教學活動和學生的學習活動,教學的方式如何,教學情境的設立任何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反思
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后,教師如何掌握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難點的處理,學生作業的對錯,教師備課后必須撰寫教學反思,分析學生學情,學習方法等,教學反思是對自己課題教學后的一種檢查,補救措施,必須養成及時撰寫教學反思的習慣。
教學反思的寫法形式不拘一格,方法不一,教師可以別具一格,獨具心裁:分析式,圖表式,統計圖等。
一、“課堂觀察”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課堂教學反省意識的提高,對復雜多變的課堂決策多一份關注
利用好課堂觀察,經常性地進行教學反思,反思的內涵和深度就會加寬加深,反思的效果就會加強。今天,樸新小編給大家帶來數學教學方法。利用課堂觀察,反思教學方法的運用眾所周知“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們要善于總結、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是否合理得法。以前教學“認識鐘表”,一般是直接告訴學生鐘表的結構和各部分名稱,只要學生記住即可。可是幾節課下來,問學生時鐘的運轉方式時,沒幾個能分清楚時針和分針,大多數學生不能肯定地說出一個時鐘有幾個大格幾個小格。
利用課堂觀察,反思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創意和問題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積極的認知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常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有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獨到的見解或新奇的問題,迸發出思維的火花,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于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對教師來說,這是教學相長的機會(也就是說采擷學生思維的“火花”,有助于開闊教學思路,做到教學相長)。在教學中,教師應十分注意學生的“問題回答”,教師對學生就某一問題發表的獨特見解,應給予鼓勵,并及時記錄下來,以充實完善自己的教學過程。
二、數學教學方法 從具體事物入手,由表及里建立數學概念
數學概念具有抽象性很強的特點。由于它反映了同一類數學問題的本質屬性,而舍棄了其它方面的屬性,所以是抽象的。同時數學概念往往又都是用很精煉的語言來表達的,這對于表達能力還不夠強的小學生來說,無疑又增加了抽象難度。其次,數學概念是從本質上刻畫了一類事物,也就是它具體性的一面。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要讓學生掌握比較抽象的概念,就必須遵循從形象到抽象的原則。那種認為小學數學概念只需加以簡單的機械記憶和背誦的看法是完全錯誤的。
例如:在教學“直線”時,就必須讓學生從具體的事物中對概念有所體會,然后再把數學概念與日常生活概念加以區別,從而抽象出直線的概念。再如“面積”這個概念,先通過對具體事物——課桌面和數學書封面大小的比較,再借助平面圖像——大長方形和小長方形大小的比較,幫助學生建立面積的概念,然后再明確面積的定義——物體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這樣讓學生正確理解和掌握面積的概念就變得十分容易了,而且也會比較準確。
三、學習數學興趣的培養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初中生處于一個對周圍事物半認知的狀態,他們的心理發育還處在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而他們這個年紀的心理也很簡單,可以用“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來形容。所以要想在課堂中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首先就必須讓學生們先接受自己,只有他們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接受自己的教學方法,不然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只能是一紙空談。作為老師在課堂上應當與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與學生之間相互包容。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能緩解他們因不懂、不會所造成的壓力,激發他們思維與想象力。只有學生對教師尊重與信任,才能配合老師的教學,進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快樂地學習。
四、設置疑問,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就是學生們思維的轉折。只有把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起來,他們才能產生學習的興趣,才能去積極地探索問題并解決問題。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適當地設置疑問,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授“正比例”的時候,開始可以向學生提問個實際的問題,外面的某一棵大樹有多高呢?然后讓學生們各抒己見,討論如何測量大樹的高度。然后告訴學生們自己有一個測量大樹高度的辦法,引起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達到教學目的同時,也能解決他們心中的懸念。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學習的樂趣,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激發,從而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結束語
撰寫教學反思的要求被列入<<國家課程標準>>中課堂教學的強制要求,作為一名教師,必須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教學,才能適應新時代合格教師的要求,是“四有好教師”的典范。只要按照國家標準,掌握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書育人,做人民滿意的好老師。
參考文獻
[1]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試行版)
[2]新素質方略系列<<教師教研參考用書>><<3》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編寫委員會
作者:趙世將
推薦閱讀:中學數學是什么級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