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鄉村小學班主任既擔負著超額的教學工作,又要關注到所帶班級每一名學生的校內外學習、品德修養、行為習慣和家庭生活等,其工作與生存狀況不堪重負,尤其突出的是難以科學合理地使用有限的時間精力去應對繁雜瑣碎的班級事務。這對于班主任自身專業的發展、學生身心的成長、班級管理的優化乃至學校教育質量的提升都產生著不利的影響。本研究對江西省撫州市鄉村小學班主任的時間管理狀況進行調查,剖析班主任工作時間嚴重超時、執行力不強和時間評估能力較弱等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班主任時間規劃能力的自我提升、學校加強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以及教育行政部門給予班主任時間減負等對策。
關鍵詞 鄉村班主任 時間管理 現狀思考
小學班主任是鄉村學校教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具有一般教師的職能作用外,還是班集體的建設者、培育者、教育者與管理者。陶行知曾提出,“鄉村教育政策是要鄉村學校做改造鄉村的中心,鄉村教育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鄉村教育與城鎮教育的區別之一在于它的不完整性,鄉村教育中的家庭教育是缺失的,父母或外出打工,或無暇陪伴,或無能力配合,都表現出缺乏正確的教育理念與學校形成合力,致使班主任要全方位負責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和情感等。由于肩負多重使命和多重角色,因此如何運用有效的時間管理策略來進行各項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筆者對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鄉村小學班主任的時間管理現狀進行調查,以了解其時間規劃能力、分配能力、運籌和評估能力,剖析相應問題及其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建議。
一、研究設計
本次調查旨在了解鄉村小學班主任的時間管理現狀,從中找出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中的問題及其成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積極性、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促進小學班主任自身的發展,提升鄉村學校的整體水平。筆者以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S小學和Z小學等4所鄉村小學的班主任為調查對象進行實證調研,其中對4名小學班主任進行深度訪談,共發放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18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3%。
二、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現狀分析
以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理論為基礎,筆者聚焦于4所鄉村小學班主任在學校的工作時間情況、時間規劃和分配以及時間評估等方面,訪談和調查結果如下。
1.鄉村小學班主任工作時長
筆者從小學班主任的時間工作量、各項活動時間安排等方面進行調查。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教師一天的工作時長不能超過8小時。而在調查中發現僅有約16%的小學班主任一天的工作時間長度是低于8小時的;約44%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時間長度為每天8~9小時;工作時間長度在9~10小時的約占13%;約27%的小學班主任工作時間長達10小時以上。由此可見,工作時間長度在8小時以上的小學班主任所占的比例約為84%。
在各項活動時間安排上(見表1),有56.25%的班主任每天有2節課以上;有30.37%的班主任要花2小時以上的時間備課;89.87%的班主任每天要花1小時以上批改學生的作業;60.75%的班主任需花2小時以上處理學生事務。只有27.86%的班主任每周有2小時以上的教學調研,可見教學研究時間非常匱乏。
由表2可知,有80%以上的班主任都會設置工作目標;有70%以上的班主任會羅列每日需完成的工作內容,但是在制定工作目標的基礎上,如何執行具體的工作計劃時,只有41%的班主任可以完成,這說明多數班主任只空有目標而無有效的計劃;70%以上的班主任不會對各項工作設定時限,沒有按照規定計劃完成任務,缺乏執行力。可見,大部分班主任缺少有效的、針對性的工作計劃并且缺乏執行力,同樣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受學校工作安排的影響也使班主任工作的執行力度降低。
2.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評估能力
是否可以對自己使用的時間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總結、反思和改進反映了一個人的時間評估能力。鄉村小學班主任的時間評估能力是指班主任有意識地對自己利用過的時間進行反思、評價和總結的能力。筆者為此對其時間評估能力進行了調查,結果如表3所示。
在調查中有44.93%的班主任表示很少或從不在下班之前檢查自己當天完成的工作任務情況;有46.13%的班主任很少或從不對自己的時間管理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其中有班主任(27歲,女,專科師范畢業,四年級語文教師,任班主任3年)提出:“每天4點半下班,到家6點,照顧小孩、做家務,還要批改作業,根本沒時間反思總結。”有兩位班主任表示會對時間使用情況進行評估:“我們有時候會利用周末的一些空余時間來反思,但只是為了應付填寫反思日記,我們也都沒有將這項工作視為日常必備的工作。”
三、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存在的問題
1.鄉村小學班主任工作超時嚴重
李新翠在調查中發現中小學教師平均每周的工作時間為52.54小時,包括工作日44.11小時,工作日晚上4.84小時,周末工作時間3.59小時[1]。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鄉村小學班主任平均每周工作時間為52小時,包括工作日時間41.5小時,工作日晚上10.5小時。為此,筆者對某班主任(25歲,女,非師范專業畢業,一年級語文教師,任班主任1年半)一天的時間安排進行了記錄。
該班主任的各項工作相加的時間為9.1小時,每周的總時間是45.5小時。在調查結果中顯示,由于工作效率較低,很多時候還要將工作任務帶回家中進行,其中16.67%的工作時長不超出8小時;43.33%的工作時長為8~9小時;12.65%的工作時長為9~10小時;更有26.58%的工作時長達10小時以上。由此可見,長時期加班卻不注重工作效率,班主任會出現“職業倦怠感”,這對于班主任自身專業的發展有害無益,同時也會導致班主任的生活與工作產生不協調的關系,給班主任的身體、心理發展帶來消極的影響。
2.鄉村小學班主任計劃執行力度不高
本次調查發現,大部分小學班主任會在學期初根據班級情況來設定與該學期相關的目標,并且在每一周的開始階段,對該周的工作任務內容列一份清單。在此基礎上,班主任會開始著手制定相關工作計劃,但在制定計劃的過程中,由于自身缺乏創造性、主動性和有效的安排時間的技巧與方法,很多工作計劃只能延期執行或者說直接忽略。與此同時,又受到學校工作計劃的影響,班主任工作計劃變通性小。學校制定出的一些工作計劃有的時候是為了應對上級的檢查或者是滿足家長的要求而出現的,這些工作計劃并沒有實際的用處。由于存在“拖延癥”班主任,工作任務必然不能被積極執行。某班主任(24歲,女,非師范專業畢業,任三年級數學、科學學科教師,任班主任半年)在訪談中說道:“工作上的很多事情不那么急,今天做不完的就留到明天,明天做不完就后天,平時教案不寫,到快檢查的時候一天可以寫十幾篇。”教案撰寫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質量,為了應付檢查,臨時抱佛腳炮制出來的教案毫無質量可言,因此要改善拖延的習慣,執行力會有質的飛躍。
3.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評估能力不強
調查中發現,有一半的班主任不會對自己利用過的工作時間進行反思與改進。有40%以上的班主任不了解“什么是時間評估能力”,說明小學班主任缺乏對時間評估的學習和認識,沒有意識到時間評估能力對提高工作效率的積極影響。一方面,部分班主任意識到了自身時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但卻不知如何改進。另一方面,班主任的自主學習能動性低,不會主動花時間去學習了解相關的時間管理知識,使得該方面的思維變得狹窄,久而久之,就更不愿意去做自身不擅長的事情了。
四、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問題成因
1.鄉村班主任的時間管理能力低
鄉村班主任時間管理能力低下主要表現為:第一,空有目標無計劃。班主任通常在工作中只會對某一項工作設置一個大概的目標和簡略的計劃,例如這一周想要班級獲得流動紅旗,首先要從班級的紀律、班級的衛生等幾方面開始抓起。但具體要如何抓呢?可能就不會再有詳細的計劃了,就不可能高效地解決問題。到最后就要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第二,班主任的“時間拖延癥”。鄉村學校除了平常的教育教學任務,還有各家特有的農忙時節,本來教學任務繁重再加上田地里的一些農活,導致大多數班主任喜歡把事情一拖再拖,最后到了學期末就手忙腳亂,天天加班。第三,缺乏對時間安排的反思和總結。班主任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反思班級工作和教學等問題,很少會將反思放在時間管理的問題上,沒有意識到時間管理對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作用。
2.學校沒有開展時間管理培訓
在調查中發現,班主任的大部分時間花在教學以及處理各種班級事務當中,用在教研的時間是極少的,關于時間管理方面的培訓活動基本沒有開展過。首要原因是鄉村學校的不重視,鄉村學校培訓經費不充裕;其次是班主任自身的不重視,日常事務已經在疲于應付,更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如何制作詳細的工作計劃。學校沒有為班主任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沒有開展有效的時間管理培訓,因此鄉村班主任的時間管理效率低下。
3.教育行政部門無視鄉村班主任工作“超時”現象
鄉村班主任工作超時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工作超時無形中給班主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班主任在工作時間中不僅要完成學校教學任務,還須完成一些教育部門下達的流于形式、重復性的評估檢查、無實質意義的考核達標等。這些活動耗費了班主任大量的時間,這也是造成班主任工作超時的原因之一。在這種趨勢的延續下,超時的工作已被大家當成是理所當然。而教育行政部門始終沒有針對這一現象做出相應的政策來控制當前的狀況。
五、提升鄉村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能力的建議
費爾納(Jack·D·Ferner)指出時間管理就是“有效地應用資源(包括時間),以便我們有效地去達到個人重要目標”[2]。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升小學班主任時間管理能力。
1.鄉村班主任時間規劃能力的自我提升
結合鄉村小學班主任在時間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其結果的分析,可知:小學班主任缺乏時間意識;對時間的分配和規劃能力不足,表現在不能制定科學的工作計劃;時間評估意識低,不能對自身時間的應用及時進行反思。因此班主任可以在以下三方面進行提升。
(1)樹立科學合理的時間管理觀念
林崇德將時間管理界定為:“個體為有效利用時間資源進行的計劃和控制活動。”[3]只有樹立合理的時間管理觀念,班主任才會著手對自己的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和規劃。首先,要確立時間資源意識。在物理學中時間是無限的,但是對于一個人來說時間卻是有限的。其次,要養成時間管理的意識。在學校的工作時間中應該計劃與規劃好應做的事情,在教育教學、教育科研、教學雜事和家庭農活中把握好時間平衡點,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漸養成時間管理的意識。
(2)加強時間管理知識技能的自主學習
鄉村班主任由于所處的教學環境、薪資待遇較為不理想,對鄉村教師職業的認同感低,工作沒有飽滿的熱情,因此自主學習能力低,導致缺乏專業的時間管理知識。為此,筆者推薦小學班主任學習運用一些有效的時間管理方法。第一,用弗朗切斯科·齊立羅提出的“番茄工作法”來記錄日常工作時間的消耗情況。“番茄工作法”具體是將時間按照固定的長度進行拆分,以30分鐘為一個單位時間,即一個番茄鐘的時間(包括5分鐘休息時間),在這個單位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情,然后將這些使用時間的情況記錄下來[4]。這一方法強調的是在限定時間內的注意力,關注時間的有效應用,如果這些限定的時間得到了有效的利用,那么事情就自然會向前推進,這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拖延癥”的癥狀,有助于班主任踏實進行工作。第二,班主任還可以學習由科維提出來的“四象限法則”[5]。這是將事情劃分為兩個維度來評價,即緊急程度和重要程度。第一象限是緊急且重要(學生受傷),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緊急(選班委或備課),第三象限是緊急但不重要(部門會議),第四象限是不重要且不緊急(上網、閑談)。當學會了把事情分層次,就可以很快決定出首要解決的事情,便于節約時間。
(3)養成良好的時間支配使用的習慣
在調查中發現,有部分老師是患有“拖延癥”的。拖延是導致制定好的計劃不能完成的因素之一。在執行規定好的計劃中,最需要行動作為支撐。因此,班主任對自己的基本要求是今日事今日畢,形成良好的習慣,拒絕拖延。班主任可以利用心理學上的強化原理,對自己進行激勵。鄉村班主任作為一名班級的管理者和領航員,更要克服不良的習慣,為學生樹立榜樣。
2.學校應加強鄉村班主任時間管理能力的培訓
優化時間結構,為班主任提供繼續學習或專業培訓的機會。由調研得知,班主任每周都需要花部分時間參加學校的各項會議,這些會議時間一般都在1~2小時左右。學校可以優化時間結構,將部分時間移出來讓班主任學習。
首先,學校可以利用互聯網為鄉村班主任傳播專業的時間管理知識。由于鄉村教師資源流動性大,有經驗的班主任或是領導者調動性大,因此他們缺乏專業性的指導,工作缺乏系統的規劃。通過“互聯網+”的形式,讓專家教授以及名班主任們通過分享,為鄉村班主任傳送專業的時間管理經驗,讓鄉村班主任不斷進行實踐和反思。通過類似的活動,班主任學習到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又可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
再者,學校可以構建優秀班主任學習共同體。學校以年級為單位組建優秀班主任學習共同體,與其他鄉村班主任形成學習型的組織,經常性地開展學習活動,討論交流,并可以將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得出的可行性方法記錄下來,形成資料庫。有了優秀團隊的指引和幫助,個體就有了方向和后盾。有了學習共同體之后,各班班主任可以共同設置學習計劃。例如一周內規定某一個時間點對自己的時間規劃安排進行反思,大家共同總結不足、共同進步。在反思與總結的過程中,班主任的時間評估意識得到強化,從而可以提升時間評估能力。
與此同時,優秀班主任學習共同體也可以不定期地展開線上的交流會活動。例如在學習了與時間規劃相關的理論知識(如GTD理論)后,可以一起在線上交流如何將理論運用在實踐中。由于線上活動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所以可以確保每位班主任都可以參與到其中。最后,學校可以為班主任提供繼續學習的平臺。例如,學校可以安排鄉村班主任參加與時間管理相關的研討會或者與班主任工作相關的研討會,安排鄉村班主任走訪模范學校,學習效仿優秀學校的管理方法等。
3.教育行政部門應給予鄉村班主任時間減負
國家《勞動法》規定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鄉村學校由于師資嚴重缺乏,教師流動性大,致使現有班主任兼任多門學科的教學工作,負荷加重。為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該對班主任的工作時間制定一個上限標準,以此來控制現存的狀態。第二,應盡量減少流于形式、無意義的檢查和評估工作。工作時間的穩定對班主任自身管理時間也會帶來一定的益處。第三,應該面向班主任出臺相關的政策。例如,給予班主任特殊的“休息權”,設周三、周五為不加班日等,從而為班主任“減時”。第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扶貧項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為此教育行政部門應該進行多種類的教育扶貧工作,例如“送培下鄉”活動,將專業的培訓直接送進鄉村學校,從而提升鄉村班主任的專業發展能力。
時間管理是一門學問,唯有科學合理地利用時間,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在工作崗位上做到游刃有余。鄉村小學班主任的工作細小繁瑣,因此學會有效地利用與管理時間,對班主任是否能夠高效地完成工作有重大影響。同時應幫助鄉村班主任在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享受工作帶來的快樂,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
參考文獻
[1] 李新翠.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超負荷與有效調查[J].中國教育學刊,2016(02).
[2] Jack.D.Ferner. Successful Time Management[J].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Review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99(01).
[3] 林崇德,楊治良,黃希庭.心理學大辭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弗朗切斯科·齊立羅.番茄工作法圖解[M].大胖,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5] 史蒂芬·科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M].王亦兵,等,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作者:吳艷(1977-),女,江西上饒人,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李雯琪(1996-),女,江西撫州人,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
推薦閱讀:中小學管理發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