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社區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培養青少年成長的重要環境因素和培育機制,家庭教育是核心作用,學前教育是引導作用,社區教育是最大的環境影響因素作用,這三者之間如果可以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那么對于孩子的成長可謂是最好的成長環境,對于培養一個優秀的青年也是十分必要的成長因素。
關鍵詞:社區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機制形成;關鍵因素
讓社區教育成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銜接的一個重要紐帶談及社區教育,很多人將其混同于傳統的一般學校教育,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所謂社區教育是指社區群體全員、全程、全方位的適應性教育和再社會化教育。這種教育是個大的范疇,體現在:一是對個體來說是終身教育;二是對整個社會來說是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結合。我們過去對學校教育比較重視,對社區教育、家庭教育重視不夠。所以,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認為,除了學校之外,還應動員家庭、社區這樣一些教育要素參與對社區內的每一位社會成員,尤其是對青少年的關懷和培養。
一、營造良好的社區教育大環境,提升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效果
社區環境因素決定了社區教育的機制形成,一個社區的環境就意味著這個孩子的成長的大環境是怎樣的,社區的環境對于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有著十分必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應該努力創造一個積極向上的,良好的社區環境,建立一個更加完善的社區教育機制,這樣才能夠讓社區教育成為青年教育的一個大平臺,才能夠更好地去幫助青少年的成長和進步,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社區教育的環境影響還決定了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效果,因為家庭教育雖然是核心作用,但是家庭教育同樣也是受到了社區教育的影響作用的,因為家庭教育也是在社區教育的大背景之下才形成的,一個社區的文化環境影響著社區里的每一個家庭的文化環境,影響著社區附近的學校的教育體制,因此社區教育應該努力做到大環境的營造作用,努力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和加強環境的引導作用。
二、注重社區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三者的有效銜接
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這三者之間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永不相離的,因為孩子的生活環境以及孩子每天所處的地理位置,都是在這三者教育體制所處位置之中的,因為他們一天除了在學校的時間,應該就是在家庭或者社區,因此這三者是孩子成長的主要環境,應該注重這三者環境的改善,注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的三者的有效鏈接,讓孩子在不論哪一個環境當中所接受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同一個體系的,價值觀念是同一個方向的,這樣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因此,應該注重他們之間的有效鏈接和結合,發揮三者的更大的作用。
三、注重家庭教育的特點,發揮家庭教育的核心作用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最主要的核心教育體制。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只有家庭才是孩子一生之中影響最大的,并且是不可更換和不可改變的,因此,家庭教育對于青年的性格特點、做事方式、以及處理事情、與人交際等方面的培養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時時刻刻地在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時時刻刻地在幫助孩子建立更加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這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十分重要,同樣對于孩子的教育體系的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家庭之中教育體制的形成的關鍵因素在于家庭之中父母對于孩子的影響,父母的社會家庭觀念對于孩子成長和孩子的各個方面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父母一定要在這些方面給孩子起到帶頭和模范作用,這樣才能夠讓孩子的成長更加積極全面發展。
四、做好學校教育對青年發展的有效培養
學校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為學校教育是孩子形成價值觀念體系的重要和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孩子在學校接受良好的教育為的是讓孩子能夠更加積極快樂的成長。讓孩子可以更好地得到最大化的進步和發展,提升學生的進步空間,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接受更多的先進的積極向上的、良好的教育,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知識方面有足夠的儲備,讓孩子在成長方面能夠更加有支撐作用,能夠更好地支撐著孩子的進步和成長,從而可以培養出更加優秀的青年。
五、擴展社區教育的有效作用
社區教育的形成在于社區人員的努力營造上,社區教育對于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因為社區教育可以更好地體現社區教育對于孩子成長的作用,社區教育能夠影響家庭教育的核心作用效果,家庭教育是以社區教育為大背景的。社區教育的形成關鍵應該建立一些必要的提供青年學習成長和進步的平臺和空間,可以能夠讓青年更好地在社區之中去進步和成長,能夠更好地去培養青年的更多的優秀品質,學習社區之中更加優秀的人,去學習他們的先進之處,讓自己得到更大的進步和提高,這就是社區教育的作用體現。
結束語:綜上所述,社區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有效銜接,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要抓好這一環,需要政府、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制定目標,社區、學校和家庭才能攜手共建社會教育大課堂,使青少年在全社會的關懷下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莫文杰.學校、家庭和社區形成教育合力機制研究[J].時代教育,2017,(18):160.
[2]王志峰.高校教育下青年學生榜樣的形成與傳播機制研究[J].知識經濟,2016,(05):130.
[3]張娟娟.高校青年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形成機制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29(12):25-27+78
推薦閱讀:《天府數學》(月刊)創刊于1993年,由四川省數學會主辦,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