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深度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挖掘潛力
小學階段是培養人才的重要時期,學生許多思想行為品質的形成均是在這一階段進行。而小學教育教學中,語文學科是其他學科教學的基礎,本身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發展息息相關。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挖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筆者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挖掘學生的潛力展開討論。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情境即教師在教學時,按照課文教學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識規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知識。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通過創設具體、生動的學習環境來吸引學生好奇心,促進學生以飽滿的學習態度、旺盛的學習精力投入學習中領悟真諦。
以小學語文課文蘇教版的《趙州橋》為例,課前教師先展示圖畫——趙州橋,供學生觀賞,然后結合圖畫描述:“趙州橋是我國河北省趙縣洨河上的一座石拱橋,該橋歷史悠久、聞名于世,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經受風吹雨打、地震搖撼和洪水沖擊等考驗同時,還經受車輛重壓,仍屹立不倒。”以此集中學生注意力,吊足胃口,紛紛提問:“趙州橋在經歷1300多年的歷史后為什么還能屹立不倒、完好無損呢?”在學生懷有好奇心的狀態下,引導他們仔細品讀課文,在書中尋找答案,從中體會到設計者的聰明才干以及趙州橋設計的新穎性。
由上述例子可見,通過情境創設,同時增加語言描述,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范圍,刺激學生的身體感官,讓學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對學習產生興趣,為下一步教學做鋪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創設情境時,必須重視以情激趣,通過設計形式新穎、引人入勝和吸引力較強的內容來引導學生,使學生感覺身臨其境,才會對知識產生想閱讀、想了解的學習欲望。
二、引導探究,培養習慣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語文潛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抓住機遇,不斷引導、擴張、強化、形成新的探究平臺,讓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價值觀不同的情況,對于這種問題,教師不能直接將課本上的觀點強行灌輸給學生,而是引導學生自主思考、探究,才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以小學語文課文蘇教版的《我的叔叔于勒》為例,文本的主旨提到:“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人和人之間存在的赤裸裸金錢關系。”有的學生提出質疑:“只有資本社會主義才會出現這種現象嗎?現今社會也有啊!”“是啊,身邊多得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個別學生的質疑聲激起了其他同學的探求欲望與問題意識,教師抓住契機適時引導:“用你認為恰當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旨。”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高漲,合作展開討論,表示文章主旨這樣描述更為恰當:“批判了‘利’字當頭的人視金錢至上不要窮親戚的丑陋行為。”“批判了自私自利的人視金錢如命的思想。”讓學生在學習中形成問題探究意識,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由上述例子可見,“知”是教學的關鍵環節,教師是否建立良好的教學反饋渠道,加工反饋學習信息時是否實現以誠相見,讓學生在課堂上輕松學習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最佳途徑。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還應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探究,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敢問、善問,滿足學生自我表現的需求,讓學生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愉悅感。
三、啟迪思維,點燃火花
思維作為人創造、創新的源泉,是智慧的核心,也是素質提高的關鍵內容,能夠為挖掘大腦潛力創造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為了升華教學,應重視學生思維的啟發,讓學生在學習中多思考、探索,不斷創新知識,拓寬與擴大思維空間領域,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從而點燃智慧的火花。
以小學語文課文蘇教版的《夜鶯的歌聲》為例,講解到“小夜鶯”帶德國兵進入游擊隊的埋伏圈時,教師話鋒急轉提出疑問:“‘小夜鶯’完成了自己的任務,那么最后他的結局變成了什么樣的?”啟發學生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有的說:“既然‘小夜鶯’聰明伶俐,能夠將敵人帶進游擊隊設好的埋伏圈,那他就可以想方設法逃出去。”有的說:“‘小夜鶯’可能跟‘王二小’一樣被敵人摔死。”有的說:“‘小夜鶯’肯定不會跟‘王二小’一樣死在敵人的魔掌中,因為‘小夜鶯’所在的環境是茂密的叢林,而‘王二小’所在的環境無藏身之所。”讓學生自行思考,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揮。
由上述例子可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打破思維定勢,讓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挖掘,有利于學生思維呈多元化方向發展,點燃智慧的火花,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總而言之,素質教育是注重全面發展的教育,它強調教育過程中重視學生潛能的發揮,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挖掘學生的語文潛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必須將教學與研究的重點放在課堂教學改革上,利用課堂時間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充分挖掘學生的語文潛力,為學生終身學習與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徐芳.試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發掘學生潛力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小學),2016(03).
[2]徐俊.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J].科普童話,2017(46).
推薦閱讀:《外國語文》(四川外語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1980年,由四川外語學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