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如何來加強現在初中品德教學管理的新應用技巧呢,有關現在道德建設發展的新制度有哪些呢?文章主要針對加強自主探究和從加強小組協作與交流以及如何讓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德國方面做了分析。本文選自:《思想理論教育》,《思想理論教育》語 言:中文,主管單位: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員會,主辦單位:高等教育出版社,創刊時間:1985,出版周期:半月,國內刊號:31-1220/G4,國際刊號:1007-192X,郵發代號: 4-690,復合影響因子: 0.485,綜合影響因子: 0.303,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關鍵詞:品德教學,教學管理,論文發表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后,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品德是多方面的,包括:“愛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
一、加強自主探究
這種方法是學生在已有的知識體系、學習材料及學習伙伴影響下,對新的知識結構內容進行自我學習的整合。學生對自己探索的問題進行論證,解決問題。教師重點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不管學生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水平的高低。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我用這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比如學生撰寫思想品德小論文、調查報告。學生自主選題、自主找資料、自主體驗探究性過程、自主寫出有說服力的論文。如《中學生消費面面觀》、《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改革開放話巨變》等等,學生嘗到了創造成功的喜悅,通過自主探究,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得到了培養。
二、加強小組協作與交流
我經常在課堂上把學生幾個人分成一個小組,教學組織自始至終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出現,小組協作回答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協調能力,彌補了師生交流的缺陷,使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在群體中得到解決。比如在教學九年級思想品德《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時,可以在學生通覽教材的基礎上分小組組織探究、討論,歸納出出租司機發文明倡議、市民舉報化工廠排污及初中生利用雙休日舉辦遠離毒品公益宣傳活動等社會活動的意義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各組同學在弄清承擔社會責任意義之后進一步討論自身如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最后以此為契機各組擬定一次社會公益活動方案和倡議書。這樣的教學模式既讓學生掌握了本框題的基礎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交流合作意識和實踐探究能力。
生本教育的特點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去學。生本教育要求學習具有開放性,這種開放性不僅包括課堂上的開放,而且包括課外的開放;生本教育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自主實踐,既要獨立學習和整合學科知識、對學習問題及任務獨立探索,又要積極與其他個體協作交流;生本課堂要求教師不要輕易將問題和任務的結果授給學生,而是讓學生經過討論、實踐、探索等方式與伙伴一起歸納、推理和總結得出。
三、讓學生帶著任務自主學習
在學習新內容時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任務,再由學生個人或小組討論學習的過程中運用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模式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積極主動的主體地位,從而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自主地獲得知識。以問題、任務驅動的自主學習可以使每一位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基礎與學習方法,自定步調進行個別化學習,克服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一刀切”的人為現象,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釋放學生的創造力和個性思維。例如在教學思想品德《自我新形象》這一框題時,教師可以設計若干問題,布置任務,由學生向老師報告自己獨立完成或者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的情況。問題任務有:一是你的偶像是誰?為什么崇拜他(她)?二是不是你崇拜的人只有優點而沒有缺點?他的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哪些方面不值得花太多精力?為什么?三是你的父母、老師、同學、朋友對你有什么希望和期待?四是再過三年、六年你會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十五年后你會有什么樣的業績、能力和品質?為了實現這些目標,現在你應該怎么做?要在哪些方面不斷完善自己?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和任務看書,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導。上課時,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臺下的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即使個別同學或小組尋找的資料和本課內容不是很吻合,甚至離題,但重要的是參與,重要的是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鍛煉了自我。
生本教育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作為思想品德教師,首先應明確自己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要明白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學生自我發展的服務者。其次,教師要真正相信學生的潛能,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具有天生的求知欲。第三,我們要真正地為學生設計教學,做到心中有生,目中有人。
生本教育既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又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只有最大限度地把教轉化為學,讓學生在真正意義上成為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人,才能把學生的潛在的學習天性、本能和潛力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才能最好地實現學生的積極、歡樂、高質、高效的學習,全面提高人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