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探討民辦高校法律人才培養管理的創新管理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教育學時間:瀏覽:

  摘要:校外實踐課程以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為主。因此,校外實踐課程以專業實習為中心,對不同的實習崗位設置不同的實踐課程,供學生必修和選修。如在檢察機關的公訴部門實習,則包括刑法、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文書、證據學等相關課程。關于校外實踐在實踐教學模式中會具體探討,此處暫不展開。

  一、民辦高校開展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必要性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自提出以來,在國內重點院校法學院已經緊鑼密鼓的開展改革,一些二本院校也做出了一些試行,而國內設有法學專業的民辦高校為數不多,其本質上屬二本院校,但在學生資源、學生就業上與二本院校又有一定的區別,因此,探討民辦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為二本院校的法律人才培養提供一些啟示。在筆者看來,無論高校的性質如何,其本質是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究其根本都是為了向社會輸出更多能夠服務于社會的法律人才,這也是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的重點,培養法律應用型人才是該計劃的重中之重。而就我國實際也言,國人對民辦高校的畢業生依然是帶著一定的“有色眼鏡”,認為其“出身差”,進而聯想其“能力差”,因此,民辦高校更應該依照“卓越法律人才計劃”政策,積極探討立足于民辦高校實際的法律學生培養模式,才能使自己的學生具有更大的競爭力,也能夠在畢業之后更好的服務于社會。

  二、民辦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

  民辦高校雖屬二本院校,但由于其學費高,高分學生自然不愿選擇,能夠招錄進來的都是位于二本分數線左右的,學生基礎相對較差,各方面綜合素質相對較弱。而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法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更是不容樂觀,在與其他本科院校的競爭中,民辦高校的學生往往會在學校“牌子”上處于弱勢。如何使民辦高校的法學畢業生與其他高校的學生具有同樣的甚至更大的競爭力,只能讓學生大學學習階段具有更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更扎實的法律技能。因此,立足“應用型”是民辦高校培養法律人才的一個立足點。其次,民辦高校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都非常有限,很難培養出極為出色的學生,大多數法學學生要想順利就業,必須要認清形勢,掌握政策。以筆者所在的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為例,全國民辦高校之首,該學院每一屆的法學畢業生,司考通過率大多超過50%,每年考上研究生以及公務員的大多有20余人左右,其余的進入到律所、企業等。但是從就業地域來看,多集中在湖南省內的二級縣市。因此,學生就業面向基層是民辦高校法學專業順利就業的大趨向,也是一種策略。該院很少有學生往深廣北等一線城市,但是學生卻能夠順利就業,而且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因此,“立足基層”是民辦高校培養法律人才的另一個立足點。只有準確定位,民辦高校的法學畢業生才能夠更好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立足點,然后慢慢成熟進一步發展。而眾所周知,基層事多且雜,應用型要求實際業務能力強,法學實踐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對民辦高校而言,其師資力量決定其很難培養出研究型人才,因此,選擇培養實踐性人才是其唯一生存之道。因此,開展法學實踐教學改革,是實現民辦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

  三、民辦高校法學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

  根據《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法學實踐教學的課時不得少于總課時的15%,說明了實踐教學在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中的重要性。由于實踐教學在組織、考核等方面較理論教學要復雜的多,因此很多高校的實踐教學均是流于形勢,而民辦高校更是為了應付完成本科生的培養環節,很少安排實踐教學。為了培養“面向基層、應用型”法律人才,必須充分改革法學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優化實踐課程體系

  實踐課程分為校內實踐和校外實踐課程。通常校內實踐課程主要通過開設案例課程、研討課程、實務技能課程、模擬法庭等。然而,大多數二本院校很少開設專門的案例和研討課程,而是將案例教學、研討教學融于理論課教學中,少許學校設有專門的實務技能課程,如法律文書的編寫課。但老師們也只是泛泛而談,沒有突出培養和訓練學生的法律思維和推理能力。再以校內的模擬法庭為例,學生在組織模擬法庭時,更多注重是法庭角色的選擇以及法律程序的問題,很少注重法庭模擬中的辯論過程,因為在模擬中,如何辯論都是事先排演好的,因此很多模擬法庭在一定程度上像演電視劇一樣。本質上,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更多的是重視其法律邏輯思維和實務技能的培養,很多學生在畢業之后,只知道起訴書應該包括的內容,但不知道如何寫起訴書。因此,筆者認為,在民辦高校中,可以不單獨開設案例課程和研討課程,但是必須開設單獨的實務技能課程,讓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法律文書的編寫,這也是學生從事法律職業的必備能力之一。

  (二)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傳統的實踐教學方法包括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診所式、模擬法庭等。各種教學方法的優劣很多學者已經有所論及,此處不累贅。據筆者所知,由于民辦高校師資有限,案例式和啟發式、討論式均是夾雜在理論教學中展開。以案例式教學為例,老師們在授課中會以案例教學為主,但是所選擇的案例均圍繞某一個知識點,開展的研討也是以某一個知識點為中心,無法真正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進而形成自己對綜合性案例的分析思路,學生所得到的只是在考核中能分析一些特定的案例題,而面對真實案例時,就不知道從何處著手。因此教師在課程安排中,以真實的案例為主,而且以案例帶動教學,可以借鑒國外的教學模式,在授課中,教師只是引導者,每一次上課布置下一次課的任務,以及提供相關參考書籍,讓學生自己訓練。討論式需要學生的配合,可與案例教學同時展開,讓學生變為主動,積極開展案例分析,積極開展探討,才能更好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由于受限于辦學條件,診所式教學在民辦教學暫時還沒有開辦的條件,而實質上在國內法學院校中,真正開展診所式教學的也是很少。因此,筆者認為,民辦高校的實踐教學方法,不要求講求寬而全,只要能做到精而細,則可發揮很好的作用。在現階段看來,能實現精而細的較好的辦法,是在理論教學中穿插“案例和討論結合型”,而且主動者應該是學生,教師所要做到的就是想辦法如何調動學生參與到其中。

  (三)創新校外實踐教學模式

  法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具有一定的法律基本知識和法律思維之后,只有通過實踐鍛煉,才能真正的領會以及提升。因此校外實踐教學更為重要。目前各二本院校的校外實踐大多存在以下問題:(1)實踐形式化。很多學校都是讓學生自行聯系法院、檢察院、律所等,完成培養大綱中的實踐教學環節任務。因此,大學四年,學生可能只是在畢業前一年開展實習。(2)學生對專業實習不重視。也有很多院校比較重視校外實踐,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踐的崗位,但是由于校外實踐老師無法時刻監督,考核也不容易,很多學生對于實習都是應付,完成實習報告即可,很少有學生珍惜寶貴的實踐機會。(3)實踐基地少。目前各高校考慮的實踐基地大多為法院、檢察院,尤其是法院,相對所涉及的法律案件比較齊全,學生在法院里也便于管理,但是每一個行政區劃內,法院的數量是有限的,而學生又那么多,因此有時一個法官的辦公室可能有幾個實習生,結果誰都沒學好。因此,要創新校外實踐教學模式。首先,要不斷提高學生對法學實踐的認識程度,在大學不同年級,建立“分層級”的專業實習機制。即大一主要以認識實踐為主;大二、大三以專業見習實習為主,讓學生基本熟悉法律領域的主要實務技能;大四針對不同就業去向,選擇一個或兩個進行就業實習。其次,探索“分站式”的專業實習模式。針對大二和大三時期的專業實習所要求的全面性,同時以培養多元化的法律人才為目標,讓學生分別在公、檢、法系統、律師事務所、基層調解組織、企業開展實習,以全面掌握不同領域的法律實際技能。再次,嘗試“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模式,側重偏向基層。對于處于省會的民辦高校,師資力量和學生素質、與實務部門的關系遠遠不能與同省會的其他高校相比,因此,無論是聯系實踐基地還是與實務部門合作,眼光都需擴寬到基層實務部門,可以嘗試與周邊市縣、二級城市的公、檢、法、律師事務所進行合作,與他們簽訂聯合培養協議,探索合理、科學的培養方式。

  (四)完善法學實踐教學的考核

  校內實踐教學的考核相對比較容易。以法律技能課程為例,可以通過平時作業以及期末考核,根據其提交的文字材料,進行考核。而校外實踐教學的考核則復雜的多。大一的認識實踐,其目的是提高學生對法律這門職業的認識,因此實習老師在實習結束后,可以通過兩部分考核:(1)認識實踐心得/報告;(2)實習老師與學生進行談話,通過學生對一些法律現象的看法,了解其實習的成效。對于專業實習,傳統考核方法都是根據學生提供的實習總結和報告,來進行考核。但是現在網上的資源那么豐富,文字材料很難反映學生在實習中的成效。而且很多學生對于實習不重視,甚至通過一些方式逃避實習。因此,校外實踐教學需要實習單位的輔助。建議可以設置三個方面的考核;(1)到勤考核。以約束學生必須到實習崗位上工作。(2)學校指導老師與實習崗位指導老師互相溝通。這是一份看似簡單卻很繁雜的工作。一方面,學校指導老師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及時與指導老師溝通,了解學生在崗位的實習情況,并對其進行跟蹤輔導。另一方面,崗位指導老師也需要付出更多,比如給于實習評定。(3)實習日志和實習總結。筆者認為,實習日志更為重要,它需要記載學生在實習期間每天的工作,以及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雖然很多東西可以編撰,但是每天編撰就不那么容易了,同樣可以約束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實習中。

  四、結語

  實施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是提高法律教育質量的關鍵措施。而民辦高校學生起點低,就業競爭力不強,學校更應該重視學生的培養質量,才能擺脫世俗的眼睛,在競爭中贏得一番天地。總之,民辦高校必須不斷改進法學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法律實務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向法律職業人的轉變,同時更好的服務地方的法治建設。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安县| 那坡县| 南平市| 慈溪市| 安平县| 中江县| 台湾省| 钦州市| 日土县| 望都县| 谢通门县| 花莲市| 阳城县| 广东省| 鄂州市| 舒兰市| 利辛县| 来安县| 紫阳县| 凤翔县| 舟曲县| 武清区| 雅江县| 墨玉县| 中西区| 牟定县| 金坛市| 松原市| 策勒县| 吉水县| 平潭县| 东阿县| 宽城| 普定县| 甘孜县| 诸城市| 嘉鱼县| 甘德县| 田阳县| 玉门市| 肥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