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地面的施工技術,它與整體的施工質量有很大的關系。本文針對房屋建筑地面的關鍵施工技術,就基土的鋪設、墊層的施工等部位、工序作簡要的淺析。
關鍵詞:建筑,施工,技術,地面
一、 前言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作為房屋建筑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進行地面施工時,必須嚴格依據我國相關的設計規范、施工標準,結合項目自身的特點、要求、情況,從而進一步提高了項目施工的設計。對于房屋建筑工程項目尤為重要的施工技術,同時也在結構形式、容積率、使用功能等諸多方面也有新的要求。對此,有針對性的選配施工技術與工藝,重視對施工關鍵技術的控制、監督以及調控等保證施工項目的質量安全、功能等等。
二、地面清潔
2.1 基層清理:
基層的砂漿及踢腳線部位的砂漿必須清理干凈。經機械清理、竹掃帚掃除后、檢查陽角等機械不能清理到的部位、用人工重新修整;用水清理沖洗地坪、發現個別未清理的部位重新補清理;基層清理干凈程度由所屬施工員檢查并驗收簽字為準;經施工員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2.2 地坪面層細石砼施工:
按施工級配由施工員提前過磅試配、并通知施工班長;拉水泥統一由項目部代拉;施工員應同攪拌機操作人員進行交底、控制好水灰比;地坪施工的前一天必須提前濕潤地坪;基層水泥套漿必須均勻、但也不能太厚;壓光好的地面由專人看管并圍護保養、按天氣情況確定養水時間。
2.3 地坪灰餅:
地坪清理沖洗后才能進行地坪灰餅的施工;灰餅厚度應按房子內門樘子下面的鋸齒線進行控制、一般應低鋸齒線0﹒5厘米為宜、嚴禁比鋸齒線高出;外坪窗下面灰餅必須要有一~二點、以便控制好地坪高度、及時由施工員進行復核到窗臺的高度,對灰餅薄處、地坪基層應鑿清修整的必須修整 [1]。
三、基土的鋪設與墊層的施工[2]
地面鋪設過程中應以基土鋪設為前提,基土要求均勻密實,方可進行鋪設。填土的過程中也要采取逐層夯實,分層進行,墻、柱基礎進行填土的過程中,需要采取重疊夯填,達到較為密實的效果。墻與柱相連處進行填土,應采取設縫的方式進行處理。在填土的過程中,如下層為非濕陷性土層,所填土應為沙土,并采取邊澆水邊夯實的策略畢業論文進行,如下層為凍性土,不能直接進行填土,應首先考慮進行防凍脹處理。
四、砂石、砂墊層的施工技術
砂墊層及砂石墊層的施工,要求砂應選用質地較為堅硬的中砂及粗砂,同時砂或砂石中應做好雜物清理,避開出現草根及有機雜質,砂石顆粒不宜過大,應保證粒徑小于墊層厚度的2/3,級配的選擇應根據項目的設計要求加以確定。墊層鋪設過程中,首先要清理松散土、積水、雜質,保證鋪設前干凈,并進行夯實,以2次夯實為宜,達到表土密實的目的,隨后進行墻面彈線,并設置地面標樁,找好標高、掛線設厚度的標準,保證施工順利進行,砂墊層及砂石墊層鋪設厚度要求不同,砂墊層鋪設標準為60毫米以上,砂石墊層鋪設要求100毫米以上,鋪設是根據之前彈線及掛線規定,分段逐步鋪設,接槎是 避開的,按規定接頭做斜槎處理,上下接槎處應保證錯開500毫米以上,不超過1000毫米。
五、水泥混凝土墊層的施工技術[3]
一般情況下,房屋建筑地面的墊層施工,倘若采用的是強度等級為C15的水泥混凝土材料,墊層的施工厚度則需要制約在60mm以上。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墊層的設施比例,縱向、橫向收縮縫的間距應制約在6米、12米以內,而縱向、橫向收縮縫的結構形式,則需要根據項目的整體設計加以確認,前者通常可以做成加肋板平頭縫、常規平頭縫,后者多為假縫。需要注意的是,企口縫、平頭縫的施工與澆筑,嚴禁在其中間區域增設隔離材料,應最大限度的保證企口縫、平頭縫間的緊密結合。其中,對于企口縫的施工,縫口的規格尺寸應根據項目的設計來確認,同時選取整個墊層設計厚度的1/3作為假縫深度,寬度則制約在5mm到20mm左右,縫內的填充采用水泥砂漿材料。在進行墊層的混凝土澆筑時,一般是以連續的方式分區段進行,間隔時間應制約在2小時以內,倘若受場地條件、氣候溫度等因素影響必須延長間隔時間,應采用施工縫的處理技術實施接搓。待完成墊層施工、混凝土澆筑后的12小時以內進行養護處理,具體是將土工布、塑料薄膜等材料覆蓋至混凝土表面,以定時澆水的方式進行養護,養護時間設定在7小時以上。
六、灰土墊層的施工技術[4]
灰土墊層拌合料配制應按規定進行,所需材料為熟化石灰、熟土,熟土也可采用粉土或教土代替,灰土拌合采用磨細生石灰及教土,磨細生石灰及粘性土體積比應按照3比7的比例進行拌合,拌合料應攪拌均勻,達到顏色一致,溫度條件也應具備,灑水過程中,水量占拌合料總重量的16%,堆放8小時后才可使用,拌合過程中應嚴格按照配制要求進行,確保符合工程要求。灰土墊層鋪設的過程中,按照分層進行,隨著鋪設的不斷進行,應馬上進行夯實,防治灰土墊層被雨水淋,厚度最低 論文格式范文小于100毫米,分層鋪設每層需鋪應在200至300毫米之間,對夯實后的干密度值應符合施工設計要求。鋪設過程中,分段施工應合理確定接槎位置,墻角、柱基及承重窗間墻下不適宜設置接槎位置,應當避開。按照施工規定,上下兩層灰土接槎距離應大雨500毫米。如施工停止后繼續進行灰土鋪設,應保持接槎位置干凈,方可進行施工,接槎位置應做重疊夯實處理,以保證施工質量。
在正式進行找平層施工前,為嚴格制約基層表面平整度,首先應處理下層表面,使其平整干凈,并將松散填充料振實并鋪設平整,實現基層平整度在10毫米以下。在實際鋪設的找平層過程中,倘若采用的水泥砂漿、瀝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材料,應根據找平層的設計圖紙,從中選取層厚的2/3作為選用卵石、碎石的規格標準,而混凝土材料的強度等級應制約在C2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倘若找平層下方的墊層施工,采用的是水泥混凝土材料,在鋪設找平層前應用水潤濕墊層表面,同時配制比例適 水泥漿液加以涂覆。針對房屋建筑樓面的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在進行找平層的施工前,應能保證板縫的填充采用的是強度等級在C20以上的細石混凝土,其下方底部的寬度在20mm以上。
七、隔離層、填充層施工的關鍵技術[5]
在進行隔離層、填充層的施工時,其下層的表面應乎整、潔凈和干燥,并不得有空鼓、裂縫和起砂現象。當采用松散材料做填充層時,應分層鋪平拍實;當采用板、塊狀材料做填充層時,應分層錯縫鋪貼,每層應選用同一厚度的板、塊料;廁浴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須設置防水隔離層;樓層結構必須采用現澆混凝土或整塊預制泥凝土板,防水強度等級不應論文格式范文小于C20;樓板四周除門洞外,應做混凝土翻邊,其高度 論文格式范文小于120mm;施工時結構層標高和頸留洞位置應準確,嚴禁亂鑿洞;在穿過樓板面管道四周處,防水材料向上鋪涂并應超過套管的四周上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房屋建筑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地面部分的設計水平、施工質量,對于整個建筑結構的整體施工效果、使用功能有著一定影響,倘若沒能合理選用施工材料、技術,將大幅降低各居室空間的舒適度。因此,對于上述關鍵事項與技術,有關設計、施工人員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在長期的實踐中加以改善、完善,從根本上提高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推動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阮立東;;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探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1年20期
[2] 李福君;;淺談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要點[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34期
[3] 朱賽菊. 民用建筑地面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 企業導報. 2011(11)
[4] 胡明. 房屋建筑地面的施工技術研討[J]. 民營科技. 2011(11)
[5] 董旭春,李霞,陳忠明. 淺談建筑工程整體地面的施工[J]. 科技信息.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