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建筑科技的進步,業主對房屋建筑的也要求越來越高。住宅樓建筑面積環比不斷增加,房屋建筑的工程施工質量仍是現階段業界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從監理的角度出發,結合筆者實際相關經驗,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進行探討。
關鍵詞:監理,質量,施工
質量是人類文明程度的標志,工程質量責任重于泰山,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和施工單位的企業形象。[1]眾所周知,施工階段是工程質量形成的重要和關鍵階段,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工程的質量。
1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途徑
1.1相關報告、報表和技術文件的審核
工程質量檢測和控制,關鍵文件的審核是非常重要的。嚴格控制分包商質量,查驗現場施工分包商資質證書,檢驗施工承包商開工申請單,檢查施工準備工作狀態。對施工單位,不僅注重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的檢查,也要檢查材料,元器件及相關產品質量的說明,了解分部分項工程質量檢驗,隱蔽工程檢查,工序交接檢驗檢查報告。審批有關的設計圖紙,設計變更和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和新技術應用等鑒定,審批施工現場的質量技術簽證及相關質量事故,工程質量缺陷等方面的處理報告。[2]
1.2現場質量監督與檢查
檢查和監督施工單位準備工作,保證正常施工和工程建設質量。重點在施工過程中監督檢查人員,建筑材料,機械設備,施工方法及工藝或操作及周邊環境是否在很好的狀態,是否符合工程質量的要求,如果發現問題,應及時糾正和加強預防。對影響工程質量的關鍵過程,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現場實地監督控制,保證所用的材料和工藝的質量。建設單位進行自檢、互檢,監理人員也應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接檢查。對于隱蔽工程,監理人員檢查確認可以覆蓋,因為質量問題或其他問題被勒令停止工作的監督,監理人員必須再次檢查和并驗收通過,傳達復工指令,可以再次施工。[3]分項工程結束后,工程師檢查批準后才可以簽署中間交工證書。對于那些施工難度很大的工程結構,容易產生質量通病的施工對象,應派監理工程師現場追蹤檢查。
2質量檢驗概述.
2.1質量檢驗的內涵
質量檢驗是指相關質量標準,對建筑產品,材料或設備的性能特點和質量狀況借助科學的檢測手段進行評估檢測。對質量特性的測試,通常包括以下內容:明確質量標準,計量產品,材料的特征數值狀態,記錄測試數據,比較測量結果和質量標準,判斷和評估產品的質量狀況。[4]
2.2質量檢驗的方法
工程實踐中一般采用三種方法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質量或工藝過程質量檢驗。第一種是目測法,它是視覺感官檢驗方法,主要憑借看,觸摸,敲等感官檢驗方法。看,主要是指外觀檢驗,如查看施工人員的操作手法,水墻表面清潔度,混凝土振動是否滿足要求;觸摸,以手觸摸檢查,如檢查木材,油漆光滑;敲,是指利用敲擊的方法進行音感方面的檢查,例如通過敲墻磚,地板及其它木地板,根據聲音的空悶或虛實大致判斷是否有空鼓質量問題;照,通過人工或反射光源的照射,對難以看到的部位進行了仔細的檢查。第二種是量測法。使用儀表等測量工具,通過實際測量結果和質量標準的比較分析。[5]有靠、吊、量、套等量測法。靠,是用直尺、塞尺對比如地面、墻面的平整度進行的檢查等;吊,是用托線板線錘檢查垂直度;量,是指用量測工具對軸線標高、斷面尺寸以及溫濕度等數值進行檢測并確定偏差;套,是指用方尺套方輔以塞尺,對諸如踏腳線的垂直度、門窗口及對角線、預制構件的方正等情況進行的檢測。第三種是試驗法。利用物理和化學測試和非破壞性測試的測試方法,通過實驗室和現場試驗數據,來進行質量判斷。
2.3質量檢驗的分類
根據測試對象的測試數量分類,質量檢驗分為免檢和全檢。免檢是指在特定條件下,可以不用質量檢驗。實踐證明,質量保證資料齊全,產品質量長期穩定,可以免檢,一些施工質量只有通過施工過程都在嚴格的質量控制,檢驗人員很難對產品質量再檢驗,可能被視為免檢。抽樣檢驗主要是建筑材料,半成品等,大量的這種材料,只能按照一定的規則或隨機選擇的樣本,根據檢查的樣本的統計數學方法計算其整體產品質量狀況。抽樣檢驗消耗更少的時間和更經濟,需要進行破壞性的測試項目,如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很適合用這個測試方法。全檢主要用于設計文件或質量檢驗評定標準明確要求充分的考察對象,對一些關鍵過程域或隱蔽工程需要全檢,例如,安裝模板的穩定性和強度,剛度強度,結構輪廓尺寸等。
2.4質量檢驗的條件和特點
質量檢驗是監理單位對施工單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監理單位應當配備高水平和檢驗人員的資格,并有足夠的技術力量以確保有效的質量檢查,如有必要,還應依靠可靠的對外委托檢驗條件。監理單位進行質量檢驗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檢測設備質量保證制,完善的質量監督制度,檢驗人員技術鑒定和培訓機制,檢測技術和標準的實施系統,檢查檔案系統。完全符合要求,滿足檢驗工作條件的試驗和檢驗方法。適當的工作條件,包括檢查工作環境條件,如空間,照明,工作面和安全設施等;檢驗標準的技術條件,如溫度,濕度,防塵,防震等;根據質量檢驗技術標準,如: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
復雜性,流動性和分散性是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特性。監理單位應制定質量檢驗計劃,確保主管可以有效地進行質量檢驗工作和施工單位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質量檢驗計劃的內容主要有:檢測的技術標準和評價標準;分項分部工程名稱,檢查項目及部位;檢驗方法和檢驗手段,采樣深度和抽檢措施;檢查記錄和出具檢驗報告要求;檢查項目實施過程或程序;檢驗合格的評價標準;質量檢驗合格或不合格的處理方式。
3施工階段監理質量控制的手段
3.1旁站監督
旁站監督是在現場監督人員常用的現場檢測方法,是指在施工過程中的現場檢查和監督,及時發現和處理質量問題,消除影響質量變化的不利因素,排除潛在質量風險,遏制工程質量事故的癥狀出現,以便及時控制。尤其是隱蔽工程,旁站監督更重要。
3.2測量與試驗
測量是把握建筑尺寸規格和方位和重要手段。在建設監理人員必須施工放線和高程控制進行審查,并在施工過程中經常檢控,及時糾正偏差。中間驗收階段,如果幾何尺寸不符合要求,應當責令施工單位限期處理。試驗數據是監理工程師判斷和確認建筑材料或工程部位內在品質的依據,在每一個過程如混合配比,產品強度,材料性能等物理機械性能及樁基承載能力等,是由實驗測試數據來確定質量情況。
3.3指令文件并規定質量監控工作程序
指令文件是監理工程師用來指示或要求施工單位做什么、怎么做或不做什么,以及提請施工單位注意施工中存在的問題等指令和要求的書面性文件。監理工程師的各項指令必須是書面的或有文件記錄,并以技術文件資料形式存檔。若因時間倉促未及時作出書面正式指令時,可先口頭指令施工單位,但應及時補充正式的書面文件確認先前的口頭指令。適時規定雙方應遵循的質量監控工作程序,按規定的程序開展工作。如果沒有提交開工申請單和尚未得到監理工程師審批,將不能開工。
3.4采取支付控制手段
這是國際上常用的重要手段,也是業主或監理工程師的支付控制權。此付款控制是指業主對承包商支付項目資金,在沒有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支付證書頒發之前,業主不應向承包商支付任何款項。工程質量達到規定的要求和標準,以便支付項目。如果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未達到標準,且又不能按監理工程師的指令限期處理質量缺陷,監理工程師有權利用支付控制手段,拒絕開具支付證明書,停止對施工單位支付全部或部分工程款項,因此所造成的損失由施工單位負責。
參考文獻
[1] 姚圣旺.從監理的角度淺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監理[J].中華民居,2011,(1):96-96.
[2] 陳珠玲.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階段監理措施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3).
[3] 鄒土春.房屋建筑施工質量監理的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0,(7):274-274.
[4] 黃烈進.從監理的角度闡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監理[J].城市建設,2011,(13):440-441.
[5] SHI Xiaobo,XU Juan,CHANG Jiang等.Study on the Impactful Elements in Eco-Typed Villages Hous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alyzed by 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C].//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 Real Estate Management(2009建設與房地產管理國際會議)論文集.2009:774-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