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謂的建筑工程造價,其概念就是指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均可以通過建筑工程生產出來的產品的價格反應出來,該價格為一項重要的綜合指標,其對建筑市場的生產、經營以及管理等各個環節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現階段我國的經濟體制決定了任何行業、任何市場均要通過公平、合理的競爭保證產品的價值與價格是平衡發展的。與其它產品不同,建筑產品有著明顯的生產周期長、生產要素成本浮動頻繁以及固定等特點,同時在建設生產的過程中,各個諸如決策、設計、施工、材料的采購、完工預結算等等環節又交復錯雜,所因建筑產品的價格就相應的呈現出復雜性以及變化性。正是由于這些客觀要求,所以工程造價的管理者必須轉變觀念,改變傳統定額、單一的管理模式,向著動態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造價管理模式轉變,從而使得建筑工程造價管理更加適應市場經濟在新時期的新需要,對建筑施工工程項目中存在的不規范行為進行約束,從而使資金得到有效的、合理的利用。
一、工程造價全過程動態控制
一個項目管理工程由若干個過程環節共同組成,每個項目控制的全過程都要經過項目啟動、項目規劃、項目實施以及項目收尾等幾個環節,缺一不可,否則項目過程就是殘缺不全的,因此項目造價的管理也要貫穿于整個建設工程的全過程,實行動態控制。而具體到施工單位來說,從投資決策開始,到設計階段,再到后來的招標、發包進期、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驗收為止,均要進行工程造價的控制,并且工程造價要與項目的全壽命周期進行密切結合。
二、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基礎
在實際定價中,定額已經成為法定價的基礎,現實定價已經慢慢由法定性轉換為指導性法定價。不過,盡管定額已不再具備法定地位,但是其在現行的計價仍處于不可或缺的地位,依然是計價的基本依據。一個合理的工程造價動態管理過程依然需要以定額風燭殘年基礎,并且在市場經濟環境中,建筑經濟依然要以定額為指導。不過定額要進行“量”、“價”分離的改革,將現階段所采用的定額基價與定額消耗量分離開來,定額只可以當做控制工程消耗的基準。工程造價管理要對定額基價進行動態的管理,由以往的計劃價格向著指導價格轉變,由靜態管理向著動態管理轉變。這種轉變可以使得我國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實現與國際接軌的目標。此外,還要對定額做進一步的簡化,將過時的項目取消,同類項進行合并,然后要將新增加的新技術、材料以及工藝等定出新的定額子項目,與市場的動態變化更為相符。
所謂的控制量,是指可控制定額的消耗量,該消耗量要控制在建筑規范、設計圖紙以及質量要求許可的范圍。工程造價中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因素就是消耗量的確定,只有將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工程造價的確定才是合理的、科學的。
而所謂指導價指的是當價格放開后,定價不再由政府來做,政府只是向期的公布價格的相關信息,以及對工程價格的變化系數做出預測。同時還要制定一些相關措施引導建筑企業進行自主定價,比如頒布各類的價格指數對市場行為加以指導。建筑工程項止的生產者就是企業,因此其應該有權利對自身的經營戰略以及效益目標加以明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有自主定價的權利,只是自主定價時要注意與自身的經營和市場導向相結合,動態的價格就要做到隨行就市。
最后來談一下競爭費,企業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再與市場競爭策略需要相結合確定出競爭費率的定額標準。政府職能部門制定出以工程類別取費的標準即可,同時引導競爭雙方做參考,使得各企業之間形成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三、建設項目全過程動態控制措施
1、項目設計階段
(1)項目管理者要將競爭機制引進至項目工程中來,工程設計也要實行招標管理。可以通過競爭機制的引進來進行建筑項目的設計工作,遵循優勝劣汰的法則,從諸多競爭條件下選擇出一個最佳方案,這對于后續項目施工及材料采購等階段的造價管理有所幫助。項目管理單位要對各競標企業的投標方案進行會審,提出修改意見,將設計方案進一步優化。
(2)對于中標的設計單位的資質、圖紙等進行外部的監督以及內部的審查。比如設置工程設計圖紙的質量檢查單位,該單位具有法人地位,將圖紙審查單位的職能作用進行最大化發揮。此外,對于一些設計優秀的圖紙,項目管理者要給予相應的獎勵,健全激勵機制。
(3)推行限額設計,以保證設計期的工程造價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所謂限額設計即是依照可行性研究報告和投資估算初步設計進行總概算的控制技術設計以及施工圖紙的設計。此外,各個專業要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基礎上,按照分配的投資限額進行控制設計,對于不合理、不正常的變更進行嚴格的控制,以保證設計成本控制在總投資額范圍內。可以說限額設計對于造價管理來說優勢十分突出,比如設計標準、設計規模以及設計原則的確定比較合理,而概預算的基礎資料的取定也非常合理。設計過程中每層均進行限額,從而實現對設計的規模、標準以及工程的數量和概預算等指標的控制。初步設計要嚴格的按照經批準的設計任務書投資估算進行控制,并且在保證達到使用的功能。各個專業要按照所分配的投資限額對設計進行控制。
2、項目決策階段
在項目決策的環節,其主要工作就是投資方案的選擇和決策,該過程是整個項目中最重要的一環,該環節對于工程項目的造價控制有著決定性作用。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決策環節的造價控制:第一,采用頭腦暴與市場調研相結合的方法,對項目進行重新構思、識別,要鼓勵所有人積極參與,集思廣益,將少數人的決策失誤降至最低;第二,對于各個備選方案都要仔細研究,做可行性的分析,對于每種不同的方案進行技術和經濟方面的比較,從社會效益以及企業自身的經營效益做比較判斷,直至做出正確的決策與判斷;第三,在做項目的經濟評價時,要建立起審批責任制,各審批職能部門要對該項目的技術、經濟和投資等負責,審批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如果發現條件不符者堅決不予審批。
3、施工階段
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是直觀投入最多的階段,也是對建筑費用以及竣工預結算產生直接影響的重要階段,因此在項目施工前要先評估其所設計的時間進度對于建設投資來說是否有效、合理,要對施工組織的設計方案、施工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查,做出相應的技術分析。在施工過程中,要遵守市場經濟的各項要求,采用工程進度計時付工程款的方式,做好項目投資動態結算。此外,如果工程需要變更則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按照既定的程序確定變更造價。在這個前提下,項目管理單位要以客觀、公正的立場與施工企業合諧相處,以合同作為基本依據,做好投資、支出等造價管理分析,協助施工企業降低安全成本,提高確定工程造價的合理性及科學性。
(1)提高管理水平與市場競爭力
我國現階段建筑市場處于一個供求比例嚴重不均衡的階段,過度的向買方市場傾余,因此各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也非常激烈,很多建筑單位采用諸如壓價、殺價等惡性競爭的手段搶標,這么做的直接后果就是合同價與成本價嚴重不符,施工企業的經濟負擔異常嚴重。所以施工企業要改變競爭模式,轉變工作作風,那些惡性競爭的手段并不可取,人為降低施工利潤沒有任保意義。因此施工企業要積極尋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經濟問申購、管理問題,結合實際,在施工過程中融入現代企業管理的理論和方法,將項目管理責任制最大化落實,積極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才料,在提高施工水平、降低施工成本的基礎上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2) 加強工程質量與進度的管理
施工企業的惡性競爭必然會導致下一問題的出現,即施工質量問題。如果施工質量控制不善,就會徒增工程的返修成本,這樣工程費用不低反高。并且工期也是影響工程造價的又一重要因素。所以在施工管理中要做好整個建設項目的單項工程以及分布工程,尤其是一些比較重要的、隱蔽工程的質量監督、檢查以及驗收,從根本上杜絕質量隱患。此外,還要對施工的工序進行科學的安提,按照工程施工的內在規律以及具體要求,對施工現場進行合理的組織協調,將大機械、小機械做統籌安排,將機械化與半機械化相結合,對于材料、機械、勞資和勞動力的組合方法做深入細致的研究,使得物資的調運更為合理。這樣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降低了工程的成本,而且還縮短了工期。
(3) 加強工程變更管理
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很多不可預知的變化,因此工程變更相對比較頻繁。無論哪種工程變更對于工期以及造價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施工階段要加強工程變更的控制,不能隨便更改經批準的圖紙,不得隨意改動項目,也不能任意提高設計標準。
4、項目招標發包階段控制工程造價
在我國建筑行業管理體制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舉措即為招投標制的執行。在建筑工程項目中進行公開招投標,并提供出工程量的清單報價。工程量清單報價通常采用編制投標控制的辦法,在不超出投標控制價的前提下,降低競爭成本,從而實現工程造價在該階段的有效控制。
四、小結
建設工程投資活動涉及面廣,不但建設周期長,并影響因素多,所以只有用系統的、全面的觀點去分析各種影響因素,對影響因素實施控制,才可以達到工程建設投資控制管理目標,減少耗費,增加效益。
參考文獻:
[1] 王進. 關于建立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模式的探討[J].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2(6):63—64.
[2] 宋偉. 項目管理概論[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3] 詹玉玲. 淺談如何控制建筑工程造價[J]. 石河子科技,2006(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