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南京民國建筑堪稱建筑界典范,其裝飾更是銜接中國古代建筑裝飾與現代裝飾設計的橋梁。時至今日,遺留下來的民國建筑仍然數量可觀,本文梳理出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演變歷程和發展狀況,總結特點及成因,探討其裝飾的藝術特色和未來的繼承發展。
【關鍵詞】 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繼承;發展
1912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民國建筑自此拉開序幕。在此期間,一大批建筑相繼涌出,它們造型獨特,風格各異,不僅數量居多,而且規格高類型全,主要有折衷主義、古典主義、近代中國宮殿式、新民族形式、現代派以及中國傳統民族形式六種,集中反映了當時的設計師們在集成本民族文化的同時對外來文化的吸收。特別是在民國十年間發展尤甚,隨著《首度計劃》的實施,城市建設備受重視,室內裝飾設計也得到了空前發展。
一、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成因
南京民國建筑流派紛呈,多層次多風格是民國室內裝飾的一大特征,以同一時期隔了一條馬路的東南大學和南京大學為例,它們室內裝飾大相徑庭。東大的裝飾受西方建筑史上折衷主義的影響,西洋古典建筑式樣結合現代化使用空間,多采用標準的愛奧尼亞式柱廊、山花、檐部等構圖,造型十分嚴謹,比例勻稱,細部裝飾精美,呈南北方向對稱。而南大多運用筒瓦、青磚厚墻,中式裝飾,在塔樓為中心的兩側呈現不完全對稱布局,繼承了中式的造型和裝飾,發揚了西式的材料和構架,民族樣式與西方先進技術的結合,形成了帶有西方風格的中國民族建筑。經分析,總結了以下四點成因。
政治因素。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條約,開放通商口岸,隨著商埠的建設,沿海港口等建筑逐漸西化;《首都計劃》的頒布使南京大規模建設,奠定了現代城市發展基本格局,室內裝飾設計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思想因素。清末民初,戰爭動亂,國人對西式風格形成了一種盲目的向往和追逐。同時,張之洞提出“西學東漸”一理論,中西文化不斷碰撞融合成時代主流,民國室內裝飾由此出現特有風格。
社會因素。人們對環境和裝飾的要求隨生活水平而提高,室內陳設開始由傳統式樣逐漸西化,家具作為陳設主體,受到了重視,國人開設西式家具廠仿制西式家具,試圖探索西式家居設計理念。
經濟因素。通商口岸的開放帶動了經濟發展,南京在一定時期,設計師云集,西式建筑和房地產業興起,外國人來華居住工作,由于活動與需求增多,他們按照文化形態建立起自己的生活模式,從此大量西式設計開始在中國涌現并不斷復制,從而為民國室內裝飾提供了參考方向。
二、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中西交融
民國時期我國室內行業正處歷史交匯期,面臨著中西風格的激烈碰撞,呈現出中西交融、對話古今的時代主題,無論是西方室內裝飾還是東方固有的設計風格,當時的設計師往往都能跨域東西,融貫古今。
(一)中國傳統室內裝飾的揚棄
民國時期盛行洋風,但《首都計劃》“中國固有形式”的提出使設計師在一定時期對民族形式復興進行了探求,這種形式的延續產生了宮殿式建筑,室內往往金玉交輝、巍峨壯觀。如當時的“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室內整體呈中式,門廊鋪設黃白色水磨石地面;中山陵祭堂門窗采用傳統做法,但地面用馬賽克瓷磚拼花,頂面延續傳統的藻井斗拱裝飾、梁枋畫彩,局部卻混合著馬賽克填充。
這一時期延續了傳統室內墻地面的處理、天花藻井等,但逐漸淡化了封建社會的尊卑意識、等級制度,細部對傳統裝飾構件也做了較多簡化。
(二)西方室內裝飾裝飾的吸取
西方風格不斷推陳出新導致大量風格體系涌入中國,從羅馬風格到文藝復興,這些風格以恰當的時期在中國傳播,正中對洋時尚懷有好奇與向往的國人內心。
當時混凝土、玻璃、馬賽克等新型裝飾材料得以運用,西式裝飾顯而易見,這種仿西方室內裝飾風格主要表現在古典式的構圖、大穹窿頂以及木門鋼窗混合的結構上,吸取最多的是西式壁柱,西式線腳以及花草紋樣。
三、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特征
中西文化的碰撞之下,民國時期的室內裝飾設計拉開了中西合璧模式的序幕。
(一)室內裝飾的整體特征
整體上來看,南京民國建筑室內裝飾不僅式樣多變且對于細節的處理也非常的到位,常用薄木鑲嵌方式進行點綴,采用水泥、玻璃等先進工業材料以及石材、木材、涂料等輔助裝飾材料,室內裝飾構件主要采用花崗石、大理石等石材,墻地面擅用拉毛、水磨石等處理手法。引入了磚混、鋼混結構,木材不再充當主材的角色而是用于家具、地板、墻裙、樓梯等,并根據軟硬需求確定木材。為了提高用材的裝飾效果,在工藝上還用到了銅飾、鑲嵌等工藝和操作手段。
(二)室內裝飾的部分特征
頂面:室內天花處理已經明顯簡化,有券拱、坡頂、平頂等多種形式。平頂逐漸取代了傳統中式坡頂,頂部的雕梁畫棟的風格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除了必要的燈池之外,僅在四周圍以具有現代感的歐式線條,深受人們喜愛。
墻面:墻面大都粉刷成白色,墻面的下方圍以一米多高的木質墻裙,與深色地面渾然一體。當時房子很高,都刷成白色顯得很空曠而護墻板和墻裙能夠使比例更加協調,起到裝飾作用的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墻面剮蹭。
地面:地面的裝飾以鋪設地板地磚為主,以花磚和馬賽克為輔。
門窗:古典門窗逐漸被淘汰,煩瑣的花飾不再流行,開始采用簡潔的構圖,平直的窗框內嵌平板玻璃或花紋玻璃、玻璃磚也開始被廣泛運用。
軟裝:當時軟裝概念還未出現,但在布滿西式家具的空間里,人們就已經懂得淘汰傳統的竹簾,改用落地布藝窗簾來增加空間的雅致。當時的設計師在進行室內裝飾的時候就已經可以根據業主內心需求來考慮室內陳設,如用西洋的現代裝飾與傳統室內裝飾屏風、榻等相結合,打破了單一的設計模式,營造了優雅的格調。
推薦閱讀:建筑材料檢測中影響檢測結果的關鍵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