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結合工程實例論述轉換層施工技術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摘要:本文結合某工程實例詳細分析了該工程轉換層施工技術措施,以供同類工程參考。

  關鍵詞:轉換層;鋼管支撐;裂縫控制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a project example a detailed analysis for the project of conversion construction technical measures for similar projects.

  Keywords: conversion layers; Steel pipe support; Crack control

  中圖分類號:C9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工程概況

  某大廈工程總建筑面積17500m2,地下1層,地上15層,現澆混凝土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平面幾何形狀不規則,施工難度大。下面詳細分析了該轉換層施工技術,以供同類工程參考。

  該工程的中部的第四層設有局部結構轉換層(圖1)。其下為15.6m×9.3m的大空間,其上為框架結構,五個框架柱Zj均由所在的轉換結構大梁插出。該轉換層共有5根大梁,其跨度大,截面大,配筋也大。以KL1梁為例,其截面為1.2m×3.45m,梁長17.9m,

  凈跨13.8m;內配底筋采用φ25Ⅱ級鋼筋,面筋3排φ25Ⅱ級鋼筋,兩端負彎矩筋φ25Ⅱ級鋼筋,箍筋φ140@100Ⅱ級鋼筋(八肢箍)腰筋梁兩側各25根φ20Ⅱ級鋼筋,拉筋中12梁中@400、梁端@200(圖2)。

  3轉換層施工重點及難點

  本工程的施工流程為:二層樓面施工完畢后,測量放線→二層剪力墻、柱鋼筋綁扎二層剪力墻、柱模板安裝→轉換大梁滿堂紅支撐系統搭設→大梁底模安裝→轉大梁鋼筋綁扎大梁側模及其他梁板模→剪力墻、柱混凝土澆筑→其他梁板鋼轉換層施工中有以下重點和難點:模板支撐系統、鋼筋的連接與綁扎、混凝土澆筑及裂縫控制。因轉換梁截面尺寸大,轉換層的混凝土與鋼筋自重以及施工荷載非常大,因此如何確定轉換層梁板模板的支撐系統是轉換層施工的重點之一,必須保證支撐系統的承載力和整體穩定性。

  轉換梁的配筋量大、主筋長、布置密,在梁柱節點區鋼筋更是縱橫交錯。因此,如何正確地翻樣和下料,保證鋼筋位置和數量的正確是鋼筋施工的關鍵。轉換梁的截面較大,梁柱交叉的核心區鋼筋縱橫交錯,鋼筋間距小,混凝土自由下落困難,且易產生溫度及收縮裂縫。因此,如何保證混凝土順利澆筑和防止裂縫的產生是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關鍵。

  4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與布置

  轉換層結構的自重及施工荷載都較大,必須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模板支撐方案,以保證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炷翝仓?,應檢查支撐的牢固性,并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搭設。本工程中支撐樓板的木龍骨采用80mm×80mm松雜木枋,間距@450mm,面鋪18mm厚膠合板,所有板縫用膠帶紙封閉,見圖3。支撐系統采用門式腳手架(寬1200mm,高1700mm,1900mm)加可調底座和頂托,門架間距@900~950mm,中間用交叉支撐連接,在兩層門架豎向連接處加水平連接桿一道,材料用48mm鋼管和扣件。轉換大梁的木龍骨采用80×100mm松雜木枋,間距@400mm,為讓模板起有效的保水、保溫作用,板縫均用膠帶紙封閉。支撐系統搭設φ48mm滿堂鋼管腳手架,立桿沿梁方向間距@500mm,經計算門架及鋼管支撐能夠滿足施工中的強度剛度穩定性要求。對于轉換梁的側模,則沿梁高每隔450mm設水平加固鋼管一道,配合對拉螺栓使用。施工前檢查大梁側模的剛度,對拉螺栓緊固件是否牢靠??缍却笥?m的梁應起拱3%。為了確保支撐牢固,在筏板基礎以上從負二層至負一層設獨立支撐,間距@500mm,范圍同轉換層滿堂紅支撐。首層梁板支撐在轉換層頂梁板施工完畢后7d內不允許拆除。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負責看護支撐跑位、支撐撓度、側模跑位及撓度,隨時采取處理措施。從筏板基礎以上加支撐可保證結構承載力,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以下情況之一,及時采取以下措施處理:

  ⑴準備180根獨立支撐(含可調頂托、底座),防止立桿變形、跑位;

 ?、茰蕚?20根φ48mm鋼管(長2m),防止橫桿撓度過大;

 ?、菧蕚?80套對拉螺栓,施工過程中觀察第一根轉換大梁側模的變形情況,如果變形過大,大梁及時增加對拉螺栓進行加固。

  5鋼筋工程的關鍵工藝

  轉換結構大梁的含鋼量大,主筋長,布置密,在兩梁相交的柱節點區(以ZC為例)布置眾多主筋、腰筋、柱筋,主筋還須彎起錨固,眾筋“搶位”現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錯誤,均會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準確地翻樣和下料,合理安放好鋼筋就位次序是鋼筋施工的關鍵。

  5.1鋼筋翻樣與下料

  ⑴鋼筋翻樣前必須弄清楚設計意圖;審核、熟悉設計文件及有關說明:掌握現行規范的有關規定。翻樣時要結合實際并考慮方便施工。

 ?、瓶紤]到原設計所有大梁的主筋在柱節點區均彎起錨固,無法施工。經設計院同意變更為:大梁的最上一捧面筋向下彎并錨固2500mm(即錨至底筋以上);底筋的最下一捧主筋盡量靠柱邊上彎25d,其余主筋全部取消彎錨,負筋亦不彎起,均伸至彎起筋即可(柱截面大,錨固長度滿足要求)。增大了節點空間,為混凝土的灌注和振搗提供了條件。另外KL1、XL1大梁上端350m寬的小梁箍改為開口箍(下開口),錨入大梁35d,以方便施工。

  ⑶大梁主筋接頭全部采用閃光對焊。施工中采取焊工培訓、嚴把材質關和加倍取樣送檢等措施,確保質量。

 ?、攘荷喜康闹鹘罱宇^要求設置在跨中1/3跨長內,下部主筋接頭要求設在靠近支座1/3跨長內。由于梁內主筋多,主筋下料時,必須考慮并調整好每根鋼筋的接頭位置,以保證主筋的焊接接頭相互錯開并滿足現行規范要求。

 ?、蔀榉奖沅摻畹陌惭b就位,滿足上述規范要求,必須對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順序進行編號。

  ⑹梁箍筋大,下料時要注意對焊接頭位置,避免接頭出現在箍筋的彎折處。

  5.2鋼筋的安裝與就位

  鋼筋安裝順序:搭鋼管擱架→分層鋪設下部縱筋→分層吊掛上部縱筋→套箍筋→放吊筋→拆擱架下橫桿,下縱筋與箍筋綁扎固定→上縱筋與箍筋綁扎固定→梁底保護層→骨架就位→綁扎吊筋、柱節點箍筋+穿負筋、腰筋等。

  ⑴大梁鋼筋的安放在梁底板鋪設結束后進行。先在梁底上方搭設臨時鋼管擱架(擱架立桿支撐在梁兩側的樓板模板上),擱架下橫桿高出梁底30~35cm,上橫桿比梁面高10~15cm。在擱架下橫桿上鋪設梁的最下一排縱筋,之后,按放一排橫桿(橫桿與擱架立桿扣接并貼緊下層縱筋)鋪設一排縱筋的原則,鋪設完梁下部的全部主筋;在擱架的上橫桿上鋪設梁最上一排面筋,用φ6筋制成的“S”鉤在上排面筋上掛起上部第二排縱筋,同樣用“S”鉤在第二排縱筋上掛起第三排縱筋,直至梁上部縱筋全部逐層掛起;主筋鋪設完后,套箍筋、放吊筋:由下而上逐根拆除擱架下橫桿,同時將下部縱筋與箍筋綁扎固定:同樣由下而上把上部掛起的縱筋與箍筋綁扎固定:放置梁底保護層墊塊;松動扣件,放下擱架的上橫桿使骨架就位。最后,穿負筋、腰筋、接筋,綁扎新生柱插筋及洞口加固筋。

  ⑵在梁底模的兩端劃定出每排20根φ25縱筋的分布位置,同時確定它們各自在柱節點的位置(位于哪兩根柱主筋之間),主筋排列必須按次序對號入座。

  ⑶安裝梁縱筋要注意梁與梁之間的協調,按先KL3后其余梁的順序,縱筋依次交叉穿插,上下交替擱置,以保證主筋在梁內的設計位置。實際施工時KL1、XL1的ho有所減小,箍筋也得相應縮小,即在梁端配制縮尺箍筋。

  ⑷安裝柱節點箍筋時,必須按事先確定的位置和數量,在主筋鋪設的同時將柱箍筋放置在各層主筋之間,特大梁鋼筋骨架就位后,按由上至下的順序將柱箍同柱主筋綁扎固定。柱節點箍筋不得少放、漏放。

 ?、纱罅旱纳舷聨讚武摻钤诮壴臀粫r就要保證其上下對齊形成垂直的鋼筋間隙,以便混凝土灌注和振搗。

  ⑹梁底保護層:鑒于梁鋼筋骨架重,底筋高度不一,用細石混凝土和鋼絲網片特制了兩種厚度的高強度夾絲保護層墊塊(以防壓碎)。保護層墊塊成棒布置,統一墊在主筋下,在梁骨架就位前放置好。

  6混凝土工程

  6.1混凝土的泵送與澆筑

  本轉換層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40,部分C50,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運輸澆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5~16cm。為了確保模板支撐架均衡受載、保證支撐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混凝土的澆筑宜采用從中部開始、逐漸向兩邊擴展的方式進行澆筑。

  ⑴混凝土澆筑前,應清理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并灑水濕潤。

 ?、妻D換層混凝土澆筑根據設計要求一次澆筑完畢,不留施工縫。為防止澆筑過程中產生冷縫或施工縫,要嚴格按照事先確定的澆筑路線進行澆筑。

  ⑶混凝土應分層進行澆筑,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每層間隔時間1.5~2h,第一次澆筑混凝土時,只澆筑無轉換大梁部分剪力墻,澆筑至梁底10cm位置,有轉換大梁部分不澆筑;第二次澆筑混凝土時,有轉換大梁部分剪力墻、柱及梁板混凝土一次澆筑完畢,應注意大梁部分必須分層澆筑、分層振搗,每層澆筑厚度不超過50cm。在轉換層大梁以下的剪力墻,因鋼筋較密,振動棒必須插到位,且應按振動棒的有效范圍500mm來控制振搗質量。振動棒插點為梅花狀,棒距控制在500mm左右,要求不漏振,不過振,肉眼觀察混凝土表面無氣泡,不下沉即為振搗密實。在振動棒振不到的部位,應輔助振搗模板,但時間不應過長,或在鋼筋密集處用鋼釬配合振搗,確?;炷撩軐?。大梁應分層振搗,同樣按振動棒的有效范圍來控制振搗質量。

  ⑷混凝土表面標高的控制。嚴格控制鋼筋綁扎質量,按設計控制好鋼筋骨架的標高;混凝土澆筑前,由放線組抄平,在預留插筋上彈出500mm標高控制線,由于轉換層面積較大,為確保整個轉換層的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收面時要拉通線收面,以控制其表面平整度。

  6.2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措施

  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是一個綜合性極強的問題,在轉換梁施工中不僅要考慮混凝土表面失水過快引起的干縮裂縫,還必須控制混凝土因為內外溫差過大引起的溫度裂縫,本工程根據《高層建筑施工手冊》計算方法計算,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滿足規定要求,所以僅靠模板保溫就能保證轉換梁不產生溫度裂縫。對于干縮裂縫應采取從原材料、外加劑、混凝土的配制、澆筑、養護等一系列措施加以解決。本工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呕炷羶葥剿嘤昧?0%的UEAH膨脹劑,以補償混凝土凝結時的收縮。

  ⑵為防止溫度裂縫,在混凝土中加減水劑和磨細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

 ?、强刂苹炷撂涠?。施工中要求在滿足泵送的基礎上盡量用小值,現場實測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60mm。

 ?、葹榉乐够炷脸两刀a生的塑性裂縫,在梁柱相交的核心區混凝土澆筑完畢約1~1.5h后并在初凝前,用直徑為35mm的振動棒二次振搗,加強混凝土密實度,提高其抗裂性。樓板混凝土表面應抹光壓實,以避免水分大量蒸發而收縮裂縫。

 ?、杉訌婐B護措施。砼澆筑完畢后,在樓面密鋪麻袋,保持濕潤。并應重點注意大梁側模的保水工作,大梁砼澆筑完畢后3d內禁止拆側模,3d后拆除側模,混凝土表面應保持濕潤。保證混凝土處于潮濕狀態養護14d。

  7 結 語

  本工程施工過程中,以“堅持標準,規范管理,保證質量,信守合同”質量方針為準繩,事先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精心組織施工,不斷加強施工質量、工期、安全、文明各項管理工作,確保了工程整體質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县| 武强县| 宕昌县| 腾冲县| 北辰区| 白山市| 来凤县| 广饶县| 上杭县| 无棣县| 尼勒克县| 民丰县| 上高县| 庆安县| 北碚区| 莲花县| 建昌县| 康定县| 崇阳县| 惠东县| 长顺县| 浑源县| 石阡县| 沧州市| 合川市| 云梦县| 灵丘县| 靖边县| 祁阳县| 高陵县| 苏州市| 馆陶县| 凉城县| 浦江县| 吴旗县| 富顺县| 宾阳县| 会东县| 益阳市| 万年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