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工程建設得到了飛速發展。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既關系到國家的長遠利益,關系到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又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工作、生產、居住環境和社會的和諧穩定。它與人民生命財產息息相關,是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問題。本文就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管理; 具體措施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ousing system reform deepl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ot rapid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is good or bad, i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interests of the country, in relation to steady and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related to the people's work, productio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life and property, is cannot be neglected. In this paper,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 Specific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20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建筑產品的質量,是在施工生產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作為我們建設行業,因建設工程項目投資大、周期長、直接涉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工程質量的優劣尤為重要;而保證工程質量依據則是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
1.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原則
工程建筑過程就是質量的形成過程,要保證工程建筑質量的關鍵,其實就是要把握好建設過程中各個階段的質量關,并要求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程序辦事。
1.1 貫徹科學合理、公平公正、遵紀守法的職業規范
在質量問題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客觀事實,科學合理、不持偏見、公平公正的對待問題,堅持原則、嚴格要求、實事求是、遵紀守法,杜絕不正之風。
1.2 根據質量標準進行嚴格檢查
質量標準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尺度,數據是質量控制的基礎和依據。在產品質量檢查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根據產品的質量標準,用數據說話,這樣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問題。
1.3 堅持“質量第一,用戶至上”的基本原則
市場經濟經營的原則是“質量第一,用戶至上”。建筑產品作為一種特殊商品,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工程建筑在施工中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用戶至上”作為質量控制的基本原則。
1.4 以預防、預控為主,時刻保持謹慎
從對質量的事后檢查把關,轉向對質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從對產品質量的檢查,轉向對工作質量的檢查、對工序質量的檢查、對中間產品的質量檢查,做到以預防為主,時刻保持謹慎,確保工程建筑的質量。
2.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產品的質量事關社會的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作為建設工程的參與者,施工企業必須對國家、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增強質量責任意識,從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落實質量責任,確保建設工程質量。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趨激烈的社會,不注重施工質量管理,不著力打造企業品牌,就不可能贏得市場,企業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3.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對策
3.1 統一協調工程質量體系
工程質量體系是為實施質量管理所需的結構組織、程序過程與資源。建設項目的綜合性,工程技術的學科以及工程建設協作關系的復雜性,增加了工程質量體系的難度。這就要求以保證和提高建設項目的質量為目標,運用系統工程學原理的方法,設置統一協調的組織結構,把建設項目各環節的質量管理職能按照科學的原則嚴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明確任務、職責、權限、相互協調合作、互相促進與監督的工程質量管理有機整體,使建設項目的工程質量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系統化。
3.2 提高員工的自身素質
要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就要從根本上提高工程質量的管理水平,歸根結底也就是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只有提高管理人員的自身素質,才能使新技術、新方法和政策法規得以應用和實施。高素質的建設管理人才,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實際管理經驗,而且還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掌握高科技知識和現代化管理手段。因此,要高度重視抓好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必須注重加強對人員素質的培養,提高政治素質和政策觀念,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遵守國家法律和地方法規,堅持原則,公正廉潔。要加強人員的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使其不斷在建筑工程建設實踐中得到鍛煉,以提高人員的決策能力、組織能力、指揮能力、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有了高素質的工程管理人員,加上實施工程全程管理和加大工程質量監督與執法力度,就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
3.3 對用人方面做好監督,建立明確的質量管理責任制
人是影響工程質量關鍵性因素。因此,在用人方面應選用人員穩定、技術力量強的施工隊伍,并建立明確的質量管理責任制,用制度法規約束人。
(1)選好項目經理。一個好的項目經理部,能夠使工程的質量、進度和經濟效益實現有效的統一,使工程做的又好又快又省;反之則不然。項目經理作為項目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是質量目標得以實現的關鍵人物,所以在選用項目經理的時候應考慮其從事施工管理的經歷及過去的實際業績文化程度、職稱等。
(2)選好工程項目技術負責人。工程項目技術責任人的素質關乎到一個工程項目是否能夠科學的組織、是否能夠以技術為先導,以嚴密的技術管理和可靠的技術措施來保證工程質量。按其職責是協助項目經理管好本工程項目的技術工作和質量工作,是技術、質量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因此,作為項目技術負責人應該具備與工程項目相適應的組織能力、技術業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3)加強建筑工程質量檢查,出現問題必須做到三個“不放過”,即出現質量問題未查明原因不放過,未追究當事人和領導的責任不放過,未制定出整改措施不放過;嚴格按照質量責任制對工程的質量目標進行分解落實,并認真考核質量目標的完成情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獎懲,真正使各項管理到位。
3.4 把好材料質量關
施工材料質量的優劣與工程整體質量的優劣息息相關,必須嚴格做好施工材料的采購,施工材料驗收及施工材料保管三項工作,確保材料優質進廠。設計部門和建設單位指定的材料廠家,經審核確有質量保證能力,可按設計和建設部門指定的廠家定購。做到四不采購:不采購達不到質量標準的材料;不采購已明確淘汰的產品;不采購不帶合格證的產品。
3.5 建立健全法律體系
我國的《建筑法》用法律的形式構筑了我國建設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從建筑的總體上講師十分可用的,但還沒有對建筑工程做詳細的規定,由于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特殊性,制定與建筑工程相配套的法規細則,從根本上為建筑工程質量的監督管理奠定一個更加堅實的法律基礎。而建筑業走向市場經濟必然要求將建筑工程管理納入法制的軌道,對建筑管理要經濟、法律、行政手段并舉,從而形成新型的建筑工程監管機制。因此,各級執法部門要加大對建筑部門的監管力度,這樣才能促進建筑工程質量管理。
3.6 選好、用好機械設備
能否實現建筑工程的質量目標、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選好、用好機械設備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在選擇和使用機械設備的時候應綜合考慮施工現場條件、機械設備功能、建筑結構形式、建筑技術經濟、施工工藝和方法等各種因素,使之合理裝備、配套使用、充分發揮效能,力求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7 加強社會監督與監理單位的管理
監理單位是受建設單位的委托來管理好項目工程的,但由于社會競爭激烈,現在很多的工程監理都是聽命于建設單位,建設單位說什么,他們就干什么,權威性不夠。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設計文件和合同規定,監理公司必須獨立地行使自己的職責,對社會負責,對工程本身負責。但就目前情況看監理公司對工程監理獨立行使職能的權利還有待加強。
3.結語
建筑工程質量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工程質量的好壞關系到項目投資能否成功,質量管理是關鍵和核心,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涉及面廣,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過程,所以參建各方均應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真正貫徹到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消除質量通病,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提高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