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當前國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對于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苛刻,為了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就要不斷地優化住宅建筑設計。如今居民對于住宅建筑的要求不止于質量、安全,更注重舒適、健康,為了確保住宅建筑能夠得到可持續的發展,就需要設計師把控住宅設計發展的脈搏,確保設計風格、設計水平符合城市發展及國民居住需求。
關鍵詞 現代住宅;住宅建筑;住宅設計;設計趨勢
1 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特征分析
(1)自然化設計。隨著生態環保意識的不斷深入,國民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推行低碳生活模式,住宅建筑關系到人民的生活質量,所以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的特點就是回歸自然,能夠讓綠色環保理念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之中。自然化的設計主要是采用綠色建筑材料,在生命周期內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最大限度的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
(2)藝術化設計。現代化的住宅建筑既要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還要符合社會大眾的審美,所以住宅建筑又可稱之為設計師藝術作品,其設計不能僅僅是為了滿足居住需求,還要體現出時代的發展、設計師的理念,設計與藝術的相輔相成、相互支撐,設計師通過其作品實現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統一,不僅給人們提供遮風避雨的住所,還帶來了藝術與美的享受[1]。
(3)個性化設計。隨著人們審美需求的提高,人們更希望居住環境能夠更具個性化,統一的住宅設計理念將逐漸被時代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個性化、獨特化的住宅建筑,常見的就是高檔公寓、奢華小區、私人別墅等。現代住宅建筑無論從外部造型,還是空間結構都融入了個性化的特點,能夠凸顯出當代人的性格特點和追逐時尚的態度。
2 現代住宅建筑設計要點分析
(1)住宅建筑的舒適性。首先是要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注重舒適性,如果住宅建筑的面積、戶型無法改變,那么就注重空間結構的設計、使用功能的設計,在保障空間使用功能性、私密性的基礎上,盡可能強化空間帶來的便利性、舒適性。可通過改變空間結構提升室內通風、日照,使得室內的舒適度得到顯著的提升。此外,還可在住宅建筑周圍設置配套設施,例如:綠地、小品、運動設施等,一方面能夠提升住宅建筑的品質,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住宅的便利性。
(2)住宅建筑的適應性。現代化的住宅建筑類型多種多樣,不同的住宅建筑適宜的地域環境不同,要注重住宅建筑設計的適應性,才能夠確保住宅建筑發揮出更大的作用。所以設計師需要對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明確當地的地域特點、氣候環境、地理條件、經濟水平、生活習慣等,不能夠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或者是市場的風向標,便在住宅建筑設計過程中獨斷獨行,導致設計出現住宅不倫不類,或是無法滿足當地人的居住需求。
(3)住宅建筑的生態性。當前住宅建筑設計遵循了生態化、自然化的原則,希望居民能夠與自然親密接觸,但是在保障住宅建筑綠化設計的同時,還要注重對原有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要注重住宅建筑周邊生態系統的修復,在生態化設計過程中強調因地制宜,尊重建筑所在地的生態特點,通過在住宅周邊設置綠地、樹林、水景、山體等,促使整個的生態系統更加的完整、靈活[2]。
3 現代住宅建筑設計發展趨勢
(1)歸屬感。住宅建筑是房屋的書面化用語,但是在每個居民的心中住宅就是家,其給予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住所,還是一種生活方式。現代人生存壓力較大,對于家的依賴感就越強,所以好的住宅建筑設計能夠讓人們有一個歸屬感,這就需要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注重家庭氛圍的營造,通過一些與家庭相關的元素融入其中,便能夠提升住宅建筑的溫馨感、親和力。例如:很多的現代化住宅建筑會設置私人庭院、私人花園等;有的住宅建筑會在小區內設置親子樂園,能夠讓整個住宅區都充滿其樂融融的味道。現代住宅建筑歸屬感的設計主要是將具有親和力的材料、風格融入其中。
(2)科技感。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住宅建筑作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其對先進技術的應用也是不可或缺的,常見的有智能家居、移動生活,主要是在住宅建筑中設置網絡系統、智能設備,從而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可控的使用功能。但是在未來,智能化、網絡化的應用可能已成為住宅建筑設計的基礎,而能夠展現住宅建筑科技感的設計就需要采用更加高端的技術,其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采用科技含量較高的建筑材料,例如:光學玻璃的使用能夠防止紫外線的照射,同時還能夠形成反射效果,保障室內的私密性;其二是聲控系統、面部識別的應用,例如:房門、窗戶、電氣及墻體等,都可設置聲控系統,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應用。
4 結束語
住宅建筑的主要作用就是為人們提供居住的場所,所以為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就要在住宅建筑設計中注重對設計要點的把控,嚴格的遵循相關的設計原則,確保住宅建筑能夠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同時注重對住宅建筑設計趨勢的把控,這樣才能夠保障住宅建筑經久耐用,且不會過時。
參考文獻
[1] 寶文雋,楊凱.現代建筑設計的方法以及未來發展趨勢[J].商業故事,2018(13):50.
[2] 詹晟.未來住宅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探討[J].智能城市,2018,4(4):28-29.
推薦閱讀:綠色建筑論文引用文獻怎么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