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近年來,我國基建市場迅速發展,涌入的大量企業導致競爭激烈。企業的核心文化、思想精神的管理是企業持續保有競爭力的根基。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給國民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很大力量,它的可持續發展也對國家基礎設施的發展十分重要。因此,本文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管理狀況做了研究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經營離不開政工管理工作,企業的長期發展靠的是企業文化、精神價值觀形成的內核驅動力。由于我國經濟市場的上升性與多變性,我國建筑施工企業需要不斷對政工管理工作進行改革以適應其變化。目前來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的管理仍面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企業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成效甚微。因此,如何合理的解決這些問題成為提高企業管理工作效率的重中之重。
一、政工管理工作創新的意義
在目前我國競爭日趨激烈、基礎設施工程相對已飽和的大市場里,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唯有牢牢抓緊不斷改革不斷創新這一方針,緊跟社會現實,適時調整管理辦法、經營模式,才能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一個企業是由許許多多工作人員組成的,要想發揮出企業的最大能量,就需要內部員工各司其職,并團結一致、密切配合。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價值觀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員工工作的效率,這正是政工管理工作的巨大作用。通常施工企業通過進行黨的思想政治、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宣傳,來解決企業內部員工在生活、工作出現的思想問題。但隨著時代的不管變化,黨的思想政治也不斷完善、發展,企業也應對政工管理工作方式方法進行改進創新、與時俱進,有效解決員工不斷變化的新問題。反過來,個體受益,而個體的變化會對整體產生影響,企業在員工不斷努力的氛圍下做得更大、更好,形成雙贏的良性循環。
二、工程施工企業政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政工管理工作意識不夠強
結合我國企業發展的情況,不難發現企業在政工管理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是重視程度不夠。建筑施工企業過于片面地強調經濟效益,對政工管理有所忽視,工作敷衍了事,流于表面,投入了不少的人財物卻不見成效,年年大會上反思總結,年年依然是這些問題,絲毫未轉變,這成了沉疴痼疾。細究意識不夠的根源,大部分來自于企業的管理層眼光不夠長遠,另一部分則來自一些管理層責任心不夠、態度不端正,貪圖眼前的輕松、安逸。又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政工管理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不強;不少政工管理工作人員還身兼數職,導致他們無法保障管理工作的質量。存在的普遍現象就是,專職政工管理人員不足與一些其他崗位人員冗雜、機構臃腫并存。同時,施工單位在進行招聘的時候,并沒整體對招聘人員的思想覺悟、品格素質進行嚴格的要求和考察,招聘來的工作人員質量良莠不齊,這為企業的整體素質基礎埋下了隱患。另外,一部分做政工管理工作的人員工資待遇過低,達不到他們相對理想的要求,這難免會影響到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政工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制度的意義是重大的,優秀的管理制度不僅利于調動人員積極性,更重要的是保證企業的運轉是靠制度自動運行,而不是靠專人盯防、密切監管,大大提高運行效率和工作質量水平。但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施工企業的管理制度還有些老舊,依然是人管企業而不是制度管企業,未能跟上企業現代化管理的步伐,兼之欠缺管理經驗,在政工管理工作中走了不少彎路。因此,在傳統理念與現代環境的碰撞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
三、對建筑工程施工企業政工管理方式的建議
綜上所述,不少施工企業,無論是管理方式存在缺陷,還是固有管理模式跟不上時代發展,要想真正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具體管理方法等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創新,真正走出來一條適合自己企業特色的政工管理方式。
(一)管理理念的創新
理念的創新,首先要求企業保有好奇心和危機感。企業可以采取多向外學習的方式。只有廣調研、深吸取,只有見多識廣,只有海納百川,才能在“探索—借鑒——調整—融合”螺旋上升式的模式里,漸漸走出屬于本企業的一條企業思想、文化精神管理的路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不斷向外學習、借鑒的過程,便是尋求源頭活水。只有活水來,才能流水不腐,企業的文化才能活起來,企業政工的管理方式才能活起來。拿筆者自身的一段經歷,就可以見證“取經、找活水”的重要性。筆者曾在一家國際性奢華酒店管理集團在迪拜開設的酒店實習過一段時間,這段經歷給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企業價值觀、核心思想文化的重要性。在酒店工作的員工來自幾十個不同的國家,這些國家位于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員工文化背景的多樣性,加大了管理的困難。但酒店里的員工卻各司其職、相處融洽,同時處處為企業形象和服務品質考慮。能看出來,企業的效益已經變成了員工的共同使命和責任,無關他們的文化背景、種族。我向周圍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了解,這個酒店的薪酬待遇與迪拜同行業其他酒店比,相對低一些,但為什么他們愿意在該品牌的酒店工作。了解到的情況幾乎一模一樣,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跳槽到其他品牌酒店的經歷,但跳來跳去,最終還是回到了該品牌的酒店工作。因為在該品牌工作,他們感覺自己被平等對待,更被尊重,被當做真正的員工,即使薪酬待遇低一些,也愿意在該品牌企業工作。實習期間筆者深有同感,酒店的管理層的確在踐行企業品牌的黃金法則,即“用希望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對待別人”,簡言之“待人如己”,無論是對客人、還是員工。因此該品牌酒店在國際高端酒店里面地位一直遙遙領先,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文化將管理層、員工凝聚在了一起,充分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企業追求的高效益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由此可見,只有了解過足夠多的管理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切切實實帶來的效益,經對比之后,才能有所思、有所想,進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運用到自己的企業里面試行、探索、改進、推廣。閉門造車是不可取的,理念的創新是建立在“思路的寬度”和“思考的深度”上的。因此可以說,理念的創新是管理創新的指向標,新的思想理念下自然會生成新的管理模式。當今市場的競爭逐步由單一的經濟實力的競爭轉變為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以及企業經濟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實力較量,作為政工管理工作人員應當最先深刻領悟到企業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明白政工工作企業文化的傳播和滲透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根據社會與企業的需要,不斷探索嘗試新的理念。
推薦閱讀:建筑工程材料論文怎樣發表評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