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亚洲日韩新视频_97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_91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淺談施工排水工程的施工工藝

來源:期刊VIP網所屬分類:建筑工程時間:瀏覽:

  摘要:本文論述了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工藝,溝槽施工、管道基礎、管道安裝、回填、檢查井砌筑、閉水試驗、及安全措施、雨季施工等問題作者的觀點。

  關鍵詞:溝槽、管道、檢查井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unicipal engineering drainag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trench pipeline, pipeline installation, inspection well backfill, masonry, closed water test, and safety measures, the problem such as the rainy season construction author.

  Key words: groove, pipe, manhole

  中圖分類號:S27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根據幾年來市政工程排水施工的工作經驗,談談關于市政工程排水施工工藝幾點看法。

  一、溝槽施工

  溝槽形式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槽深、地下水位、土質情況、施工設備及季節影響等因素確定。

  開挖溝槽應嚴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擾動基面。槽底設計標高以上0.2~0.3m的原狀土應先保留,在鋪管前人工清理至設計標高,并且經常測量和復核平面位置、標高和邊坡坡度是否與設計相符。當發生超挖或擾動基面時,可換填天然級配砂石料或最大粒徑小于40mm的碎石,并平整夯實,其密度應符合規程的要求。溝槽槽底凈寬度,可按各地區的具體情況并根據管徑大小、埋設深度、施工工藝等確定。當管徑小于等于0.45m時,管道每邊凈距不宜小于0.3m;當管徑大于0.45m時,管道每邊凈距不宜小于0.5m。溝槽斷面形式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槽深、地下水位高低、土質情況、施工設備及季節影響等因素選定。槽底凈寬應根據管徑、管道敷設方法、管兩側回填材料夯實及溝槽的排水要求確定。

  溝槽開挖按《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執行,根據現場情況管路溝槽采用1.0立米反鏟挖掘機開挖。有路面的先切割路面,開挖過程中根據土質的情況進行開挖溝槽,下部的開挖按施工規范(GB50268—2008)4.3項進行施工。溝槽開挖前,弄清與施工相關的情況。根據圖紙及有關資料的提供,采用現場開挖探坑的方法,查明其情況。

  二、 管道基礎

  管道基礎采用土弧基礎砂石基礎120°,應符合下列規定:對一般土質,應在管底以下原狀土地基或經回填夯實的地基上鋪設一層厚度為100mm的中粗砂基礎層。當地基土質較差時,可采用鋪墊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礫基礎層,也可分二層鋪設,下層用粒徑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層鋪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基礎密實度應符合規程的規定。對軟土地基,當基礎承載力小于設計要求或由于施工期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狀土被擾動而影響地基承載能力時,必須先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在達到規定的地基承載力后,后鋪設中粗砂基礎層。對由于管道載荷、地層土質變化等因素可能生產管道縱向局部不均勻沉降時,在管道敷設前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

  三、管道安裝

  鋪管應符合下列要求:鋪管前,應根據設計要求,對管材規格及連接類型、數量進行驗證,并按產品標準要求逐節進行檢查,不符合產品標準的管材嚴謹敷設。搬運時需輕抬、輕放,嚴禁在地面拖拉。下管可用人工或起重機械進行。一般小口徑可采用人工下管,大口徑宜采用起重機械下管,人工與機械起吊下管時按本規程要求執行。下管安裝作業中,必須保證溝槽排水暢通,應防止管材漂浮,管線安裝完畢尚未填土時,一旦遭水寖泡,應進行管中心線、管頂高程復測和外觀檢查,如發生位移、漂浮等現象,應做返工處理。

  工程經常采用卡篩式彈性連接方式。

  卡篩式彈性連接

  卡篩式彈性連接應滿足下列要求:卡篩式彈性連接,橡膠套分兩層,內層薄橡膠套,外層發泡橡膠板,在橡膠板外側用不銹鋼套緊固,管端在出廠前預制了朔料密封塊。

  具體操作應符合下列要求:連接前先檢查管材表面、力片頂面是否平整破損、有無凹凸或鋼帶裸露。檢查朔料密封塊是否焊接牢固,與管體和肋片之間有無縫隙,如不符合要求應及時修補,清除管內雜物,清潔管內連接部位。將管道放置在地基上,對齊管道,管道連接處的地基上應挖有適合連接操作的在操作坑。將橡膠套套入管材端部,套入長度為橡膠套的一半,然后將另一半翻折回來套在同一管端。將兩根管材管端對正(軸線平行),并留出不小于10mm的伸縮間隙,然后將橡膠套翻回在另一側管端。將發泡橡膠板纏繞在橡膠套外面,發泡橡膠板應自然均勻貼合在橡膠套外,對口自然對靠且處于管頂中部,用膠帶粘和固定。將不銹鋼活套圈套在橡膠板外。對不銹鋼活套(供應狀態為平板)的彎曲成型過程中,應保持連續園順的變形,不得出現死彎或折皺。不銹鋼套彎曲圍套到位后,穿上并逐漸擰緊螺栓,在擰緊時應邊緊邊用橡皮錘敲擊不銹鋼套外表面,保證鋼套與橡膠套均勻貼合,敲擊力應適度,不得使板面上出現塑性凹陷。

  四、回填

  回填工作在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即管道閉水試驗合格后及時回填。撼砂回填:一次不超過50cm,嚴格控制水量,為防止水量過大,浸泡基礎,在相應位置處設置汲水坑,用潛水泵抽出用于其它部位的撼砂。土回填:槽底至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胸腔夯實,采用輕型壓實機具,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超過300MM,土中不含有機物以及大于50MM的磚、石等到硬塊;在抹帶接口處采用細粒土回填,回填土的含水量,按土類和采用的壓實工具控制在最佳含水率的±2%范圍內。機時,碾壓的重疊寬度。

  回填的一般規定應符合下列要求:溝槽覆土應在管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覆土前必須將槽底雜物如磚塊清理干凈。在密閉性實驗前,出接頭部位可外露外,管道兩側管頂以上(不宜小于0.5m)須回填,密閉性實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其余部分。回填過程中,槽內應無積水,不得帶水回填。如果雨季施工排水困難時,應采取隨下管連接隨回填的措施,為防止漂管,應先回填到管頂(至少0.5m),并夯實。溝槽回填,應先從管道、檢查井等構筑物兩側同時對稱回填,確保管道與構筑物不產生偏移。從管底基礎至管頂以上0.5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回填,嚴禁用機械推土回填。管頂0.5m以上采用機械回填時應從管軸線兩側同時均勻進行,并夯實、碾壓。當溝槽采用鋼板樁支護時,在回填達到規定高度后,方可拔除鋼板樁。拔除后,應及時回填樁孔,并應采取措施填實。當采用砂灌填實時,可沖水密實;也可采用邊撥樁邊注漿的措施。溝槽回填時應嚴格控制管道的豎向變形,當管徑較大、管頂覆土較高時,可在管內設置臨時支撐或采用預變形等措施。

  五、檢查井砌筑

  A、井坑與基礎

  1、井坑應與管溝同時開挖,開挖時井座主管線應與管溝中管道在同一軸線。井坑邊坡與管溝邊坡一致。井坑開挖時,不得擾動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擾動,則應按現行的《給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根據基土土質采取補救措施。有沉泥室雨水檢查井井坑,應根據選用的規格,局部開挖沉泥室深度。井坑開挖應根據選用的規格,考慮井座主管線偏置因素,偏置端得坑壁應與管溝齊平。

  2、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或雨季施工,應有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檢查井基礎應根據當地地質勘察資料和回填土下壓力經計算確定。當無資料時,可按檢查井基礎圖施工。

  B、檢查井接管安裝?

  1、檢查井井座與管道連接安裝順序,應先從接戶管上游段開始安裝,以井-管-井-管順序安裝,并逐漸向下游支管,干管延伸。

  2、井座接頭與管道連接施工方法,應與同類型接頭的管道連接的施工方法一致。

  3、井座與匯入管,排出管連接需要變徑,采用異徑接頭時,當匯入管徑小于井座接口管徑時,應管頂平接;井座排出管接口大于下游管道時,應管內底平接。

  4、管道采用可變角接頭或球形接頭調整坡度時,當其管徑為315mm,應采用專用工具,不得使用鏈條扳手。

  5、附加接頭的安裝,應根據井筒尺寸和連接管道的直徑,采用專用工具在井壁上開孔,孔洞圓周邊緣應平整,安裝附加接頭不得倒坡。

  6、在地下水位較高或雨季施工期間,在管道(含檢查井)安裝完成(但尚未進行灌水試驗)時,應采取防止井體上浮的技術措施。

  C、井筒安裝

  1、井筒的長度應為井座連接井筒的承口底部至設計地面的高度,再減去井筒頂至地面的凈距。當地面或路面標高難以精確確定時,井筒長度可適當預留余量。

  2、井筒插入井座應保持垂直。井筒插接時,不得使用重錘敲打,應采用專用收緊工具。

  D、回填

  1、回填應在排水管線(含管道和檢查井)驗收合格后進行,并與管道溝槽的回填同時進行。

  2、回填前可用砂土袋、鋼釬、木支撐將井座、井筒固定,并應排除基坑、溝槽內積水。

  3、回填材料:從管底基礎面至管頂以上0.5m范圍內的溝槽回填材料可用碎石屑、粒徑小于40mm的砂碩、高(中)鈣粉煤灰,中粗砂或溝槽開挖出的良質土。

  4、回填土不得采用淤泥,垃圾和凍土等,并不得夾帶石塊,磚及其他帶有棱角的硬塊物體。

  5、在當地最大凍土深度大于等于1.0m時,在冰凍層范圍內,應在井筒周圍不少于100m范圍內回填中粗砂。

  6、回填應采用人工分層對稱回填,其密實度與管道回填一致,并不得使井筒產生位移和傾斜,嚴禁機械回填。

  E、井蓋安裝

  1、井蓋安裝前應精確測量井筒的長度,切割井筒的多余部分。

  2、安裝井蓋應按檢查井的輸送介質性質確定,污水井蓋和雨水井蓋等不得混淆。

  3、有防護蓋座的污水檢查井的井筒上口還應安裝內蓋。

  F、管道密閉性實驗

  閉水試驗時,水頭應滿足下列要求:當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不超過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實驗段上游管頂內壁加2m計。當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超過上游管頂內壁時,試驗水頭應以試驗段上游設計水頭加2m計。當計算出的實驗水頭超過上游檢查井井口時,試驗水頭應以上游檢查井井口高度為準。試驗中,試驗管段注滿水后的寖泡時間不應小于24h。當試驗水頭達到規定水頭時開始計時,觀測管道的滲水量,直到觀測結束。觀測過程中應不斷地向試驗管段內補水,保持試驗水頭恒定。

  排水工程重點部位上的施工技術具體解決方案

  六、閉水試驗

  在做閉水試驗段管路檢查井砌筑完畢后,對管路進行閉水試驗。試驗前對試驗段管路采用磚堵封閉,下游磚堵設置進水管,上游磚堵設置出氣管。對磚堵進行養護3—4d后,達到可以承受水壓時,向閉水段管道內注水。試驗水頭為管內頂以上2米。注水浸泡24H后,再觀測滲水量,達到規定標準時為合格。

  七、排水工程吊車下管和人工下管的安全措施

  下管的關鍵是安全問題,下管前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制訂必要的安全措施,進行安全技術交底,下管由經驗較多的工人擔任指揮,以確保施工安全。

  1 、采用吊車下管時,事先與起重人員或司機一起勘察現場,根據溝槽深度、土質、環境情況等,確定吊車與溝邊的距離、管材存放位置以及其他配合事宜。吊車行走路線事先清除障礙。

  2、在架空線路下工作起重臂、鋼絲繩等與線路的垂直、距離:水平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規范、規程的規定。

  下管由經驗較多的工人擔任指揮,指揮人員必須熟悉機械吊裝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及指揮信號。吊車司機和溝下人員必須聽從指揮。

  下管時,溝內工作人員必須躲開下管位置。

  3、人工下管一般采用壓繩法,即在管子兩端各套一根大繩,下管時,把管子下面的大半段繩用腳踩住,必要時并用鐵釬錨固,上半段大繩用手拉住,必要時并用撬棍撥住,兩組大繩用力一致,聽從指揮,將管子徐徐下入溝槽。。

  八、雨季施工方案

  雨季期間,本合同段正常安排施工,但計劃安排時,考慮到了雨季的影響。雨季施工時要采取一定措施,盡量減少雨季的影響,保證工程的質量具體措施如下:

  1.每天收聽中央及地方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做好大風雨到來之前的一切準備。縮小施工現場面積,各道工序銜接緊湊,切忌全面鋪開。

  2、雨期施工時,管夠開挖的每個施工段不宜過長,應避免管溝長時間敞口暴露,管道安裝完畢后應及時回填。

  3.排水工程溝槽、路基的施工,應特別注意搞好排水工作。排水工程的溝槽先在下游施工,在雨季來臨時新修的排水管與原管線接通,排水管路分層撼砂填筑,施工一段填一段。新挖的排水溝槽四周做成圍堰高出原地面,防止雨水流入溝槽。

  4、溝槽施工期間應保證每個結構物和溝槽中無水,其臨時排水計劃應書面報監理工程師批準。管溝開挖至槽底后,應每隔20~30米設一個積水坑,遇有積水,用水泵將積水抽出。

  在今后的實際工作中會繼續努力專研排水施工的施工工藝,以利于更好的知道施工和提高施工效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海晏县| 安康市| 玛纳斯县| 文水县| 阳泉市| 德安县| 清河县| 林甸县| 昌江| 政和县| 临沭县| 曲阳县| 米易县| 建昌县| 虹口区| 鹿泉市| 原平市| 明光市| 佛山市| 紫金县| 浦城县| 鄂托克旗| 阳曲县| 阿城市| 安仁县| 康定县| 宁陕县| 邹平县| 舒兰市| 永善县| 天镇县| 永嘉县| 河池市| 连南| 英超| 台安县| 兴化市| 波密县| 贵溪市|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