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質量是建筑工程本身真正的生命,同時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目前,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建筑工程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多。而建筑工程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是保確保程質量優劣的重要也是首要前提,工程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而且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本文主要是認識建筑工程質量、現在建筑工程質量存在的問題、解決的途徑、建筑工程質量發展趨勢等幾方面問題。重點探討了施工中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指出只有提高全員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責任,才能保證工程質量達到預期目標。
關鍵詞:建筑工程 質量 管理控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recogniz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works, the exist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the ways to solv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s. The focus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nd pointed out that only 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ull awar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for quality in 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control
中圖分類號:F25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認識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
(一)建設工程質量的概念及特性
設工程質量是指工程滿足業主需要的,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技術規范標準、設計文件及合同規定的特性綜合。建設工程質量的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第一,適用性。是指工程滿足使用目的的各種性能。第二,耐久性。即壽命,是指工程在規定的條件下,滿足規定功能要求使用的年限,也就是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壽命。第三,安全適用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過程中保證結構安全、保證人身安全以及環境免受危害的程度。第四,經濟性。是指工程從規劃、勘察、設計、施工到整個產品使用壽命周期內的成本和消耗的費用要做到不浪費,付出與回報的經濟可行性。第五,與環境的協調性。是指工程與其周圍生態環境協調,與所在地區經濟環境協調以及與周圍已建工程相協調,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原則
對項目施工來說,工程質量的管理與控制,是為了確保合同、規范規定的質量標準,所采取的一系列檢測、監控的手段和方法。在質量管理與控制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堅持“質量第一”的市場經濟經營的原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必須要始終以業主為主,要重視業主和監理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第二,堅持“以人為本”的質量控制原則,做到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要積極樹立“質量第一”觀念,同時還要通過提高人的素質來避免施工過程中的失誤,保證達到要求的工程質量目標;第三,堅持以加強預防措施、預控為主的原則。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預防為主,防患于未然,做到加強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避免事后檢查時出現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第四,堅持質量標準,嚴格檢查的基本原則。一切用數據說話,要認真遵守國家的規范、設計文件、合法的合同規定要求。工程施工中,任何管理人員在處理質量問題過程中,必須尊重客觀事實,不持偏見;既要堅持原則,嚴格要求、秉公辦事,同時又要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三)加強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必要性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體制已由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規律已作用到各個角落,建筑企業面臨來自于市場和競爭對手的壓力將越來越大,顧客對企業質量保證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施工企業除了完成自身的體制改革轉軌變形外,最關鍵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管理,尤其狠抓質量控制。隨著建筑施工隊伍的不斷壯大,建筑施工企業正面臨著一次大的挑戰、大的發展、質的飛躍。“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工程質量在建筑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基本建設投資效益實現的主要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問題的發生,輕則影響施工順利進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費用成本;重則給工程留下隱患,成為危險工程,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嚴重的會引起工程建筑物的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業主方面存在的問題。
1.計劃性不強。對項目建設的周期把握不準,一旦項目確定后,就匆匆忙忙上馬,一邊完善設計、一邊施工,盲目地趕工期,造成工程質量難以控制。
2.招標過程不重視建筑產品的施工規律,不重視合理造價和科學工期,標價越低、工期越短的施工單位,卻容易中標,這樣造成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現象突出,工程質量很難保證。
3.管理水平不高,施工現場協調能力不強,不能同監理之間融洽地合作,不了解實際情況瞎指揮,造成監理工作無法正常開展,施工單位無法正常施工。
(二)設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1.施工圖設計質量不高。設計單位在做施工圖設計時,設計深度不夠。節點大樣不詳細、不清楚, 尺寸、標高漏注,建筑與結構尺寸不符等等情況。比如鋼筋在梁、柱的錨固長度標示和說明不清楚,如果施工技術人員不認真,技術水平不高,就會造成返工和質量隱患。
2.設計工種缺乏協調與配合。設計各工種之間缺乏領導人員,組織協調不夠,配合不默契,最后導致工種之間設計圖相互矛盾,給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難。造成返工現象或者帶來質量隱患。
(三)監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1.監理組織機構不合理,監理人員結構失衡。監理單位在建立項目監理組織時,不認真分析施工項目的特點,單純考慮監理成本的高低,拼湊人數,導致監理人員素質不高,嚴重缺乏有效的組織管理能力、協調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無法保證監理質量。不能給業主提出合理化建議,沒有起到參謀和助手的作用
2.履行監理職責不到位。監理只有做好事前控制,事中檢查,事后驗收這三個環節,才能有效的保證工程監理質量。而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現場晴況不熟悉,檢查驗收不夠嚴格,應該返工的質量問題不督促施工單位整改,這都會影響工程質量。
(四)施工方面存在的問題。
1.項目管理不到位。項目組織不健全,施工人員雜亂、素質不高、責任不明。技術人員更換頻繁,對施工中的技術問題不能做到良好的溝通,這樣給工程質量管理大打折扣。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控制體系,工序與工序,工種與工種之間沒有嚴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隱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時處理,甚至蓄意隱蔽。造成施工管理的混亂,也就很難保證工程的質量。
2.現場抽樣實驗和測量不認真。材料進場不按規定進行檢查驗收,不做抽樣實驗,很可能材料質量不合格,被動使用劣質材料,造成工程質量事故。測量不及時、不準確,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建筑物的垂直度有偏差,層高上出現錯誤,導致出現質量事故。
3.處理質量事故草率。當工地現場出現了質量事故時,很多項目管理人員不去認真調查事故的全部情況、不分析事故產生的原因、不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拿出有效的施工方案、不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處罰措施不到位。這就會在工程質量上,特別是結構安全上留下隱患,輕則影響使用功能,重則危及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三、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因素
(一)從總體上來說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主導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1.開發商質量意識淡薄
由于近些年開發企業發展迅猛,難免造成部分建筑開發企業質量管理水平低下。有的開發商倉促上馬,主要負責人專業知識不足,工程管理部門臨時組合,素質不高;有的開發商不懂得工程監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愿意聘請專業監理公司來監理開發項目;有的開發商急功近利,質量意識淡薄,沒有把質量管理放在應有的高度位置上,很容易產生工程質量問題;有的開發商經營思想不端正,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理解片面,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甚至不惜以降低質量標準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2.施工單位資質差
由于國家基本建設規模加大和商品房開發量加大,施工企業急速膨脹,同樣存在著良莠不齊的現象。有的施工單位無論是技術、管理、設備,人員等都不能滿足施工需要。一些設計、施工單位經營思想不正,利用自己的牌號大量轉包開發項目,有的項目甚至是多次轉包分包或者肢解得七零八落。
3.監理單位監督管理不到位
個別監理單位為了尋求經濟效益借用高級資質承接監理業務,項目監理機構的人員資格、配備不符合要求,存在監理人員無證上崗的現象,現場監理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監理人員對材料、構配件、設備投入使用或安裝前未進行嚴格審查,沒有嚴格執行見證取樣制度,甚至對隱蔽工程沒有進行有效的監理,有的項目監理機構甚至未按規定程序組織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就進入下道工序施工。種種由于監理機構的監管不力,使得施工方有了投機取巧的機會,造成工程質量問題。
(二)從小的方面來說,影響工程的因素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人員素質。人是生產經營活動的主體,也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決策者、管理者、操作者,人員的素質都將直接和間接地對規劃、決策、勘察、設計和施工的質量產生影響。
2.工程材料。工程材料的選用是否合理、產品是否合格、材質是否經過檢驗、保管使用是否得當等等,都將直接影響建設工程的結構剛度和強度,影響工程外表及觀感,影響工程的使用功能,影響工程的使用安全。
3.機械設備。機械設備可分為兩類:一是指組成工程實體及配套的工藝設備和各類機具,它們構成了建筑設備安裝工程,形成了完整的使用功能。二是指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類機械設備,簡稱施工機械設備,它們是施工生產的手段。機械設備對工程質量也有重要的影響,工程用機械設備產品質量的優劣會直接影響著工程質量。
4.工藝方法。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藝是否先進,施工操作是否正確,都將對工程質量產生重大的影響。
5.環境條件。環境條件是指對工程質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環境因素,不同的環境和施工條件會有不同的施工方案,它往往對工程質量產生特定的影響。
另外,建筑工程工期的壓縮、成本的降低、技術水平的滯后、企業組織機構的不健全、工人隊伍的素質低下、建筑業市場的不良競爭等因素對建筑工程質量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突出。
四、解決建筑工程質量問題的措施
(一)從大方面來說解決質量問題的措施
1.制定工程質量目標
監理工程師應依據建筑建設工程的概況、針對工程特點,結合業主的要求,按照《建筑法》、《建筑工程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建筑質量驗收標準體系,編制詳細工程質量目標。
2.建立完善責任制度
完善責任制度,落實責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質量管理的基本保證。因此,監理單位以及施工單位進駐現場以后,要根據監理質量的目標,完善制度,協調工作,落實責任。確定監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分工和崗位職責;建立溝通協調制度,要求相關崗位人定期與承包商、施工人員溝通與協調,溝通施工措施是否正確、材料是否合格,對于存在的問題及時督促落實到位,杜絕質量問題的隱患。
3.加強對設計單位和設計者的審查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重要階段,設計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建設產品的最終質量。據人們對有關工程事故的調查分析,約有近四成的工程質量事故源于設計。所以,加強對設計單位及設計者的資格審查十分重要,還有要加強對設計方案的審核,確保設計方案滿足安全性、適應性的要求。嚴禁非法設計和出讓圖章,限制業余設計,強化設計現場服務制度,實行設計質量事故經濟賠償責任制,特別是設計單位對指定的工程設備和工程材料的質量負全責,把質量隱患消除在設計階段。
4.加快推行建設監理制的步伐,完善監理制的各項配套措施
監理制的推出能夠保證從第三方的角度,對工程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監督,能夠加強對質量形成過程的監督和管理。完善監理制的各項配套措施,要以法制加強對監理的考核約束,實行質量追償制度。同時要加強監理人員資質的審查,對徇私舞弊、濫用職權、受賄、嚴重失職的監理人員,要及時取消其監理資格,追究責任。
5.對施工單位市場行為的監管、約束
要加大承包與分包單位對質量、安全事故的經濟賠償和刑事責任,逐步推行承包履約保險制;嚴格資質審查,加強施工企業資質管理,保證進入工程領域的企業具備從事建設工程生產經營活動的基本技術、管理素質。同時要嚴格執行工程技術人員資格認證制度和全員培訓上崗制度,考評企業人員綜合素質、技術、管理和能力,推動企業建立自檢、自測、自我完善的有效控制手段。
(二)從小的方面解決質量問題的措施
1.技術準備的質量控制
一是熟悉和審查工程項目的施工圖紙;二是對項目建設地點的自然條件,技術經濟條件調查分析;三是編制項目施工組織設計;四是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2.材料的質量控制
材料是建設工程施工的物質條件,材料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加強材料的質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保證。對材料的質量控制包括:優化進貨渠道,嚴格按質量標準訂貨、采購、運輸;材料進場要按技術驗收標準進行檢查和驗收;現場配制的材料,應先提出試配要求,經試配合格后才能使用。
3.施工現場中采取有效的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質量管理措施一定要強硬有力,不能拖泥帶水,對質量管理不得力的人員和施工隊該撤換的撤換,該清退的清退,不要因此帶來質量隱患。質量管理措施要有可操作性,過高過低都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現在光靠設立質量管理目標責任書還不夠,還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目標。
五、結語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持續高速增長的新階段,建筑事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但是建筑工程質量量存在不少問題,把質量問題作為經濟發展中的一個戰略問題,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質量水平的高低是一個國家經濟、科技、教育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是影響國民經濟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建筑質量才能有根本的保證。但是,做好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除了監督管理人員在樹立職業意識和敬業精神外,監督管理人員還要認真總結在工程施工過程監理工作的經驗與不足,探討更加科學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更加有效地推進建筑現場的監督管理工作,以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宇峙.工程質量監理.人民出版社.2008
[2]劉娜.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管理的三大控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0.<10>
[3]張偉.如何加強工程質量監督.交通世界2008.<7>
[4]陸慶.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現狀與對策.山西建筑.2009.<7>
[5]單殿武.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改革.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