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通過對科技創新的廣義思考,結合洛湛線鐵路房建工程施工生產中的安全管理,提出科技興安是實現安全管理跨越式進步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房建施工 安全管理 科技創新 本質安全
Abstract: Based on the general thinking of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bining Luoyang-Zhanjiang Railway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d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ut forwar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safety management spans type progress.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herent safety
中圖分類號: TU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需求更是日新月異,鐵路房建工程項目不斷突破“更高、更大、更緊、更難”,建筑物越來越高,建筑體量越來越大,建設工期越來越緊,施工管理越來越難,這些特點對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目前的鐵路建設安全管理應該說為“事后型”管理,還停留在宣傳、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安全檢查階段。這種傳統、被動和滯后管理,很難適應快速發展的鐵路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化安全生產的要求,如何能突破安全管理瓶頸,真正實現本質上的安全將是我們致力解決的重點。
在鐵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中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就要努力把安全管理從事后追蹤變為事前預控,建立先進的、適合現有生產條件的安全管理方法,只有通過科學技術的應用與創新,達到事故早預防、隱患早發現、違章早糾正的目的,才可以逐步實現本質上的安全。
一、科技創新的廣義思考
根據目前我國鐵路房建施工行業現有的生產條件和水平,科技創新的應用不會是最尖端的科技,而是目前一些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的合理使用,解決施工安全管理的盲區,加強安全管理的預控能力。因此,對科技創新的理解應該從廣義的角度去思考,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1、采用現有的先進設備和技術用于安全管理。例如視頻監控系統、塔吊防碰撞系統、指紋考勤機、紅外線系統等。這些技術設備是已經成熟的,被廣為使用在建筑領域或其他領域的產品,可以主動、有效的預控安全工作中的很多隱患和問題。
2、采用最先進的安全保護裝置,達到安全作業的目的。例如工地目前大量使用的透明漏電保護裝置和斷路器,有效提高了臨時用電的安全性。
3、根據目前鐵路房建施工生產中,對安全管理難以控制,或控制效果不明顯的不安全作業行為和不安全作業場所進行深入分析,找出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原因,選擇一種合理的、經濟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不安全因素,措施中可以采用一種設備來約束或杜絕不安全因素,也可以采用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來解決。這種設備也許是市場上沒有的產品,需要我們提出功能要求,采用已有技術研發出新產品。例如我路局目前正在研發的“建筑工程現場指揮黑匣子”。
4、信息技術的廣泛使用可以快速、系統的收集安全相關信息而進行安全分析、評價、預測和控制。例如路局可以采用目前煤礦工程中廣泛使用的安全傳感器監管系統,通過互聯網施工現場可以及時將重大危險源、違章信息等上傳,路局通過對上傳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確定一個階段的安全控制重點和預防重點。
5、通過深入研究施工現場安全工作,利用現有的新材料和技術對傳統的老做法、設備進行加工改造和創新,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例如通過對砂輪切割機進行加裝防護罩,可以消除砂輪切割機作業時火花造成的消防隱患;給電焊機加裝小車、防護罩,并可以攜帶滅火器、三級配電箱,達到移動方便、防雨、防火、安全用電的目的。
以上幾方面都是采用了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有著一定的科技含量,卻并不是尖端科技,是我們都了解的,可以立即應用且操作簡單的產品、技術或方法。通過安全管理人員的合理使用,可以達到有效預防和控制安全隱患的產生,實現安全管理,預防為主的目的。所以,對科技創新要有廣義的理解和思考,才能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一切資源。
二、科技創新在鐵路房建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實踐應用與建議
洛湛線鐵路房建工程點多、線長,結構形式多樣,層高從幾米至幾十米不等,尤其是站臺風雨棚施工,場地狹窄,又面臨高空、大跨、塔吊輔助吊裝作業等,安全管理難度大。通過在其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實踐應用,對科技創新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安全管理就是要規范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科技創新也是為了更加有效來控制人和物,在實踐中的應用,主要有三個方面:
1、安全傳感器工程建設
安全傳感器就是能感知外界信息并能按一定規律將這些信息轉換成可用信號的裝置,實現安全預警功能。
視頻監控系統。通過在工地現場的主要出入口,加工區、施工作業面等地方安裝固定和可轉動攝像頭,實現對現場24小時的全面監控,并對視頻圖像進行儲存,監控員通過畫面可以及時發現違章行為,采取行為予以糾正。同時又能對作業人員有一定的威懾力,知道自己的行為被全面監控中。
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統。在站臺風雨棚、站房等高大建構筑物施工時,安裝塔吊智能防碰撞系統,可以實現塔吊有可能發生碰撞時的提前報警、可以限制塔臂或吊鉤進入特定區域、吊物超載報警等功能。這一系統在鐵路既有線大機作業中顯得更加重要。
指紋考勤與紅外線報警系統。在工地主要出入口設置指紋考勤機可以有效控制外來人員進出,規范出入管理;在工地周邊圍欄上安裝紅外線報警系統,可以防范非施工人員的私自入內,并有防盜功能,實現周界的有效控制。
安全傳感器監管平臺。建立安全傳感器監管系統,通過互聯網及時傳遞信息,在路局安全總部可以實時看到工地現場的施工畫面、塔吊運行實時顯示;工地現場及時將違章、隱患信息分類上傳監管平臺,路局通過對頻發違章行為和隱患進行分析匯總,及時制定對策,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隱患整改和治理。
2、先進設備的投入使用
使用最先進的、安全性能更高的機械、設備也是科技興安很重要的一項內容。目前,工地現場臨時用電普遍采用了安全性能更高的透明漏電保護裝置和斷路器,從源頭上增加了臨電使用的安全可靠性;以前工地現場的鋼筋調直采用卷揚機拉伸,稍有操作不當或鋼筋原材存在缺陷,就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現在采用的新型鋼筋調直機已經非常安全可靠,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例如裝修用爬架、施工升降電梯等,建筑施工行業需要這些更安全、更先進的機械設備的投入,才能讓安全管理有質的飛躍。
3、技術創新與持續改進
智慧的建筑施工人員總在不斷的研究琢磨如何改進我們的施工工藝、方法,改進使用的工具和設備,不斷提高安全性能、工作效率及經濟效益。工人對使用的砂輪切割機、電焊機加設防護罩、小車等裝置,花費很少的費用可以杜絕很多安全隱患;對臨邊防護的固定進行改進,采用工具式防護,一次投入,反復使用,達到了安全性能高、美觀、經濟的效果。技術創新不在乎投入多少,也不在乎大小,只要一個小小的變革或改進,就會收到非常理想的效果,這是智慧的結晶,是鐵路房建行業要積極鼓勵、廣泛推廣、高度重視的,更是科技興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結論
安全科技是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興安是實現安全管理跨越式進步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對科技興安的廣義思考,結合洛湛線鐵路房建施工中的實踐應用以提升利用科學技術加強安全管理的正確認識,目的是鼓勵使用先進的科技成果、安全性能更高的生產設備、更具智慧的改進創新,最終實現本質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