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針對磚混結構房屋墻體容易產生裂縫的通病,分析了產生的原因并結合實踐提出了解決的方法。
關鍵詞:結構墻體;沉降;荷載;結構安全
Abstract: In view of brick concrete structure wall crack defects, analyzes The reasons and put forward solutions.
Key words: Structure wall Settlement Load Structural safety
中圖分類號:TU74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建筑工程中,磚混結構房屋墻體容易產生裂縫,因此,影響了結構安全使用,需要加固處理,嚴重者需要重建,都會造成不應有的經濟損失。即使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的裂縫,經處理后,也影響建筑物的整體美觀,同時,使用戶心理上增加了不安全感。因此,在建筑設計和施工中應根據裂縫產生的原因做好預防措施。
磚混結構墻體產生裂縫的原因有多種,本文僅就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墻體開裂和由溫差產生的裂縫進行分析。
基礎不均勻沉降會引起建筑物橫向不規則變形,當建筑物整體剛度較差,基礎不足以調整因沉降差而產生的應力時,便會在磚砌體的薄弱部位產生拉應力和剪應力,當砌體抗拉剪強度不足以抵抗變形應力時,便會出現裂縫。裂縫出現最多的部位是易產生應力集中的窗口處。因此要防止裂縫產生,首先應分析引起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幾點:
1、地基承載力不均勻,特別是建筑物基礎有深有淺,土層類別不一致時,如果采取措施不當,建筑物就會產生不均勻沉降。
2、有些軟弱土地基如淤泥,淤泥質土,雜填土等高壓縮性土,即使土層均勻,但由于壓縮摸量較小,強度較低,在不同荷載作用下變形較大,小的荷載差異也會引起沉降不均勻。建筑平面形狀復雜,立面變化過大,也易產生不均勻沉降。
根據以上對基礎不均勻沉降的原因分析及墻體易出現裂縫的部位,在建筑設計和施工中,應結合地基及基礎的具體情況,做好預防措施:
1、選擇合理的結構和基礎形式,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和空間剛度,建筑形體盡量簡單。如因使用上的要求,建筑形體復雜時,應根據平面布置情況、荷載分布情況、地基情況等在建筑物適當部位設置沉降縫,將其劃分成剛度較好,長度比較小的幾個單元,這樣做可以減小因地基不均勻沉降在墻體內引起的應力,避免墻體開裂。
2、盡量避免用軟弱土層做持力層,如實在避免不了,也應調整上部結構使之上部質量基本相同。同時,設置地圈梁,減小沉降差。
3、加強窗口處的剛度,窗臺下配構造鋼筋,在窗口上將鋼筋混凝土過梁內鋼筋連起來,形成一個連續的過梁,以增強房屋整體抵抗反彎變形的剛度。
4、對于地基持力層承載力變化較大的建筑,應結合基礎實際情況,將局部基礎適當加深或加寬,降低基底應力,以求均勻沉降。另外,在施工中應盡量避免對地基土的擾動,防止水浸地基,在墻體砌筑過程中,砂漿要達到設計標號,以減少由于砂漿標號而產生的墻體裂縫。
由于溫度差變化而引起的墻體開裂也不容忽視。溫差裂縫主要發生在鋼筋混凝土層蓋的磚混結構中,由于屋面材料鋼筋混凝土和墻體材料(磚墻)的線膨脹系數不同,而屋面接受太陽輻射熱要比墻體多,特別是夏季熱膨脹明顯,如果屋面保溫層處理不好,會從事使屋面產生較大的溫度膨脹變形,使屋蓋和墻體之間產生較大的拉剪應力,而當屋蓋和墻體之間構造處理不當,會使墻體受拉受剪,當剪應力和拉應力大于砌體抗剪抗拉強度時,墻體便被拉裂。溫差裂縫的輕重程度與屋頂保溫情況有關,保溫好者輕,保溫差者裂縫較重。與室內外溫差有關,還與施工質量有關,砌筑砂漿達不到設計要求加大了裂縫產生。由比而產生的裂縫易出現在女兒墻與房屋主體連接處。雖然是局部開裂,如果遇到強風,地震或其它偶然外力作用,隨時都有可能墜落傷人。因此,控制和預防由溫差而引起的裂縫也是設計和施工人員應該十分注意的課題。上述由溫差產生裂縫的原因分折,可在建筑的設計和施工階段做好預防措施:
1、適當增加屋面伸縮縫以便減少屋面熱膨脹積累值。設計規范中對有保溫層的屋面規定每60米設一伸縮縫,無保溫層的屋面每40米設一伸縮縫。這個規定是以整個結構考慮的,按規范設置伸縮縫一般整體結構不會出現異常情況,但屋面溫差裂縫卻時有發生,因此,應該減小伸縮縫之間距離,屋面伸縮縫的設置只需將屋面部分隔開。
2、屋面結構層做完后應及時做好保溫隔熱層。
3、當有女兒墻時,應從屋頂圈梁上引伸出女兒墻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這樣做不但符合抗震要求,還可以使長墻變為短墻,化大裂縫為微裂縫或不裂。幾年來,我們在工程建設中采用上述措施,收到了較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四版)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3] 《混凝土結構構造手冊》(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