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近年來,隨著建筑工程項目大量增加其管理水平也日漸成熟,但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項目中仍然存在著延誤工期、安全質量問題以及費用超支諸多風險,建筑行業面對此類問題除了從理論角度定性研究分析,更應該注重結合施工項目實際操作實現技術經濟統一的有效風險管理。本文以通過對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管理達到有效控制項目風險的目標。
關鍵詞:建筑施工 風險管理 防范對策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項目中對風險管理有一定認知,但是風險防范意識仍有待加強,尤其是風險管理組織體統亟待完善。總結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第一,建筑施工項目管理人員及實際操作人員的風險防范意識要增強,最大限度地實現風險的避免、轉移和規避;第二,風險識別能力需要加強,建筑施工組織通過編制風險管理手冊作為識別風險的參考依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控制風險識別的成本。
1、風險管理相關概念的界定
1.1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是指在項目工作實施過程中對存在或潛在風險的度量、評估以及應對策略,以達到降低和規避風險的管理過程。風險管理的最優化是損失和潛在風險處理的優先排序,保證引致最大損失和最可能事件優先處理優先處理。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在損失和風險兩者之間難以權衡,風險管理正是根據兩者比重做出最優決定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將有限的資源運用于最高的回報活動中。因此風險管理科學是綜合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系統論、概率統計學等多學科理論,并將理論結合企業管理或建筑施工項目的實際,形成的新興邊緣學科,具有較強的應用性。
1.2項目風險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就是對項目中的風險進行度量評估并實施規避的管理過程。具體而言,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項目管理人員對項目實施過程中隊可能引致損失的操作的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的處理,以最低成本為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項目風險管理是在研究調查和資料搜集的基礎上展開的,并進行必要的實地調查和科學實驗,其目的是控制和規避項目風險,實現損失最小效益最大化,保障施工項目的順利實施。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包括對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引致的人物損失的不確定性的識別以及施工技術和質量安全的管理漏洞帶來的風險有效規避等。
2、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識別與分析
2.1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識別
風險識別是開展風險管理工作的起點,是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風險識別主要是對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定性分析,具體指的是根據建筑施工項目的詳細資料展開分析,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記錄和研究,明確其存在對施工項目產生的影響進而實行規避管理工作。施工項目風險識別是一個系統的復雜過程。因為建筑項目中的風險是隨著施工的進展情況不斷變化的,風險管理人員應該根據施工環境的變化分別風險的種類和發生的可能性進行預測,進而把握施工項目整體保障項目順利進行。在實際運用當中風險識別的方法主要有專家調查法、故障樹分析法、頭腦風暴法等,通過這些方法將施工項目的質量、進度、資金等方面存在的風險實行管理。
2.2 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分析
風險分析是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展開的。對施工項目進行識別后,根據施工項目風險的特點進行分析,從而較全面的了解項目風險,進行合理、科學的風險管理和防范。其內容從橫向來講主要包括風險辨識、頻率分析、后果分析以及損失分析貫穿于整個項目實行過程。從縱向來看主要包括風險發生的階段、實際、可能性因素、概率等定量分析研究,并根據項目風險分析中得到的項目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害后果進行風險的記錄和比較歸納。建筑施工項目風險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德爾菲法、概率統計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擬技術、敏感性分析法、馬爾可夫鏈分析法、模糊數學法等,通過以上方法對施工項目中存在的風險提供有效資料參考,進而開展有效的風險管理。
3 我國建筑施工項目風險防范方法
3.1降低風險
降低風險的策略是通過緩和或預知等手段減輕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進而減緩因風險帶來的損失和不利后果。降低風險是應對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的重要決策。對于施工項目中的己知風險,通過降低風險的策略減少風險帶來的嚴重后果,例如通過調整工序時間降低項目進度風險,通過資金投入階段調整降低項目施工投入風險,通過概率統計計算減少施工技術引致的質量安全風險等;對于施工項目中的不可預測風險多采取迂回策略達到降低風險的目標,例如政府對公共工程的投資預算并不在建筑企業的項目管理直接的控制范圍內,若面對政府的削減項目預算風險直接動用項目資源無濟于事,而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并積極與政府相協調降低其不可預測性,在此基礎上保障項目的成功機會。在實施風險降低策略是將施工項目的每一個“風險”都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從而提升項目的成功概率。
3.2規避風險
規避風險是指當項目潛在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并會因此導致嚴重后果時,無法用風險決策改變現狀時,主動放棄項目或改變項目目標與行動方案的策略。對于城市工程建設項目,如水利樞紐工程、核電站、化工項目等項目中面對風險應該考慮此種風險應對措施。例如,在公路修建時,在一些交通擁擠或事故易發地段,可通過采取路面擴建或人行天橋改建等方式改變原有行動方案的措施;又如,核電站項目的實施,由于項目龐大且風險極高,如果無法消除或降低風險就應該暫時放棄該項目。總之,在實施規避風險策略之前,要充分識別風險,對風險出現之后的嚴重損失有足夠把握再給予決策。
3.3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是將可能造成損失的全部或部分轉移至參與該項目的其他人組織,即合伙分擔風險。轉移風險是應用最廣、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法,其中保險就是最常見的轉移風險方式。轉移風險的目的并不是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降低后果的嚴重性,而是通過合同或協議方式,在風險事故發生時將損失的部分轉移到有能力承受或控制項目風險的個人或組織。轉移風險的方式主要合同轉移、保險方式轉移或利用各種風險交易工具轉嫁風險。實行風險轉移策略必須要讓承擔風險者得到相應回報,并且承擔能者有能力分擔風險。一般而言,風險轉移策略應用于建筑施工項目資源有限或項目風險發生頻率不高但潛在損失很到時候,其轉移代價與風險大小密切相關。
4 結語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了建筑施工項目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在界定風險管理的相關概念的基礎上對項目風險的識別和分析進行簡單闡述,并在具體提出了應對建筑項目施工風險的措施,以實現風險的減少、規避和轉移。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業應該提升風險管理意識,完善風險管理機制,進而提高風險管理工作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倪廣林.淺析建筑施工項目風險管理[J].山西建筑,2011
[2]弓秀云.基于培養創新能力的項目管理及評審指標體系的建立[J].科技和產業,2010
[3]張先鋒.工程項目環境風險管理效率及績效評價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