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1 新建混凝土結構驗收的主要內容和一般方法
根據現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混凝土結構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應有相應的施工技術標準、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施工質量控制和質量檢驗制度;混凝土結構施工項目應該有經審查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可分劃分為模板、鋼筋、混凝土等分項工程,各個分項工程可以根據與施工方式相一致,且便于質量控制的原則,按工作班、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為若干檢驗批。對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應在所含檢驗批驗收合格的基礎上進行質量驗收記錄檢查;對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
1.1 模板分項工程。模板分項工程是使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按照所要求的幾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統包括模板和支架兩個子系統,此外還包括緊固件連接件等。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對模板工程進行驗收。模板安裝和澆筑混凝土時,應對模板及其支架進行觀察和維護。發生異常情況時,應按照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進行處理。
驗收內容包括:支架的承載能力、上下層支架立柱位置、模板隔離劑涂刷質量、模板潤濕程度、是否有積水和雜物、起拱質量、預埋件預留孔質量、安裝尺寸偏差等項目。
驗收方法包括:觀察、水準儀、拉線、鋼尺檢查等方法。
1.2 鋼筋分項工程。鋼筋是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主要承受拉應力的部分,鋼筋的種類、直徑、數量以及鋼筋骨架在混凝土中的位置是否正確,對整個混凝土結構的受力性能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澆筑混凝土之前,應進行詳細的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內容包括: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具體驗收檢查內容分為原材料、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項目分別進行檢驗。驗收方法主要為觀察和鋼尺檢查。
1.3 混凝土分項工程。混凝土材料組成復雜、施工工序多、施工及養護時間長,質量較難控制。混凝土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內容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施工等三大部分。
原材料檢查主要通過:材料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復試報告和現場外觀進行質量檢查。配合比設計一般要委托具有資質的質量檢測機構進行設計,工地現場根據材料情況進行施工配比換算,然后進行施工,施工開盤時要進行開盤鑒定。檢查主要檢查配合比設計資料、開盤鑒定資料和試塊強度等資料。混凝土施工是混凝土質量最容易出問題的環節,主要檢查混凝土運輸、澆筑、鎮搗、養護記錄,混凝土強度檢驗試塊的留取和強度及抗滲性檢測報告。檢查的方法是現場觀察和施工記錄、檢驗報告的檢查。
1.4 現澆結構分項工程。所謂現澆結構分項工程,實際上是混凝土澆筑養護完成拆模以后,形成的整個現澆混凝土結構外觀。現澆結構拆模后,應由監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對外觀質量和尺寸偏差進行檢查,作出記錄,并應及時按照施工技術方案對缺陷進行處理。外觀質量缺陷包括:露筋、蜂窩、孔洞、夾渣、疏松、裂縫、連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外表缺陷等內容。
尺寸偏差主要檢查:軸線位置、垂直度、標高、截面尺寸、預埋件位置等項目。主要檢場方法是:觀察、鋼尺量測和技術處理方案檢查。
1.5 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的驗收,實際上是對施工結束后結構實體的檢驗。對混凝土強度的檢驗,通常采用留取同條件養護試塊測其抗壓強度的方法來實現;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采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采用非破損方法并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
2 常規驗收方法存在的問題
上述模板、鋼筋、混凝土三個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是對混凝土結構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手段,是混凝土結構質量驗收最基本的檢測內容。施工過后形成結構實體,包括外觀和內部情況以及強度的檢測,是保證混凝土結構安全的重要保證措施,也是檢驗施工過程的施工質量和已完工程保護的重要手段。
2.1 常規驗收方法的基本思路。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的組成,建立由保證結構質量的各基本因素,包括:材料質量、施工過程、階段施工成果、結構試塊質量、鋼筋保護層厚度和結構外觀等,組成的建筑結構質量保證體系;驗收時檢查整個質量保證體系的執行情況,整個質量保證體系的資料完整、結構外觀無明顯缺陷,結構即可驗收為合格;當質量保證體系資料中有不合格問題,以及結構外觀缺陷比較嚴重時,要求按照現行無損檢測規范進行無損檢測,評定結構質量,進入工程質量事故處理程序。
2.2 存在問題。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都會建立符合要求的工程量保證體系,常規工程質量檢測都由施工單位委托相關部門,通過監理見證取樣進行檢測,施工驗收資料都是由施工單位進行整理,報送監理業主和質量監督部門驗收。一般施工單位是不可能將有問題的施工驗收資料提交檢查驗收的,資料有問題很少有施工單位會去處理結構,一般都會想辦法處理資料,直到資料符合要求了,才會提交檢查驗收。
混凝土結構質量保證體系的常規資料,大部分都是施工日志、材料質量報告、工程驗收記錄、混凝土鋼筋等質量檢測報告、隱蔽工程驗收記錄、通條件養護試塊檢測報告等。這些資料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是進行日常管理的基本資料,是基本的管理方法,但是,目前建筑市場中管理資料與日常管理手段脫節是普遍現象,即施工是施工,做資料專門有人做資料,甚至出現了有些施工單位將完成通過驗收的工程資料承包給資料員的現象。整個管理體系是好的,但真正執行的太少了。
對建成工程的質量評定手段僅僅落實到厚厚的一摞資料上,是難以保證工程質量的,是難以促進施工單位提高施工質量管理的。
3 對策探討
目前,對混凝土結構質量驗收的方法,以及對建成結構的質量評定手段,對施工單位的威懾力遠遠不夠,為提高建筑工程實體質量,提高主體工程質量驗收對施工單位的威懾力,促進施工單位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必須采用更為嚴格抽樣檢查方法、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更為嚴厲的懲治手段,對混凝土結構工程進行質量檢測與驗收,從而達到提高混凝土結構質量的要求。
3.1 以更為嚴格的抽樣方法保證檢測的真實性。目前的抽樣檢測方法為見證取樣,即監理見證,施工單位取樣檢測。筆者建議采用更為嚴格的雙方見證取樣檢測,即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見證雙方共同取樣,分別進行檢測,共同對雙方檢測結果進行對照分析,雙方的檢測結果在誤差范圍內,認為是可以作為驗收依據的檢測結果,如果檢測結果在誤差范圍之外,則必須對主體結構進行進一步的檢測。應用該方法可以保證作為驗收依據的檢測結果的真實性。
3.2 以更為先進的技術手段保證檢測的科學性和威懾力。傳統的混凝土結構檢測與驗收,采用的技術手段都是常規的實驗室檢測方法,不可能將所有的檢測驗收試驗都在施工現場進行,這給不少施工企業提供了偷梁換柱的機會。筆者認為,應大力推廣先進的無損檢測技術手段,使各環節的質量檢測都能在施工現場,或建成結構上進行實測,避免施工單位的造假。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可以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并且提高檢測的效率。例如:應用新拌混凝土性能測試儀,可以在澆筑前測出流態混凝土的水膠比、塌落度、推定28天強度;應用超聲檢測儀、回彈儀,可以在混凝土主體結構上進行無損檢測,測出混凝土內部的密實性、裂縫深度、結構強度等。當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對施工完成的主體結構進行檢測,保證了檢測結果的代表性、真實性,提高了對施工單位的威懾性,促使施工單位加強內部管理,提高施工質量。
3.3 以更為嚴厲的懲治手段促使施工單位遵紀守法提高質量。現有的混凝土結構驗收方法,給施工單位提供了造假的機會,現有的監管體系對施工單位的造假疏于監管。即使監管體系發現了問題,對施工單位的懲治力度尚需提高。筆者認為,必須提高混凝土結構施工的監管力度和監管手段,提高懲治力度,使施工單位的違紀成本大增,才能促使施工單位練內功,促生產保質量。
3.4 加強教育引導提高施工單位的責任感。建筑工程施工是一個生產過程,更是一個給廣大人民提供生產生活空間的過程,建成的建筑產品承載了使用人的全部身家性命,如果房子出問題,將直接威脅到使用人的生命及財產。因此,筆者認為,必須通過加強教育和引導,提高施工單位的責任感,在追求利潤的同時,始終將“保障業主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責任”放在第一位。
參考文獻:
[1]建設部.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1.5
[2]錢曉倩.高強混凝土結構的質量檢驗與驗收 [J]. 建筑結構. 2000.10
[3]姜福田.混凝土強度試驗結果評定標準的討論[J]. 水力發電.2008.01
[4]申祥. 如何理解混凝土強度的評定與驗收[J]. 工程質量.2005.07
[5]梁娟; 王澤民; 韓永峰. 淺談用于混凝土結構實體強度檢驗的同條件養護試件[J]. 河南水利. 2006.08
[6]馮永紅; 黃國君. 混凝土結構的實體檢驗[J]. 浙江建筑.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