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低,持續時間長,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工程由于受工期的制約進入冬季并未停工,冬期施工中的質量問題也較多,根據多年來工程監督工作的實踐,筆者將冬期施工中一些好的施工方法總結如下:馬尊國
一、冬期施工的準備工作
1、技術準備
(1)編制冬期施工技術方案(措施)是進行冬季施工的首要前提條件。冬期施工技術方案(措施)應經過監理單位和建設單位的審核批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冬期施工措施培訓;
(2)應設專人負責加溫、測溫、保溫、變形觀測和摻外加劑等工作;
(3)冬期施工前,應設專人負責整理氣象資料和實測室外氣溫;
(4)建設單位應會同相關單位對圖紙專項審查,對不適合冬期施工部分進行修改或補充說明;
(5)根據施工項目和當時的氣候條件,施工前進行必要的保溫和構件內部溫度計算,并做好出現各種問題的處理預案。
2、生產準備
根據制定的進度計劃安排好施工任務和現場準備工作。如攪拌機棚的保溫、供水管道的保溫、裝修工程的門窗洞口封閉及保溫等。
3、資源準備
根據編制冬季施工技術方案(措施)中的物資儲備中的要求,做好充足的物資儲備,物資儲備的管理應設專人負責,統一堆放。
二、冬期施工的主要技術措施
1、鋼筋工程
鋼筋的負溫焊接,可采用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及氣壓焊等焊接方法,并應符合國家行業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當溫度低于-20℃時,不宜進行施焊。
鋼筋現場焊接要設置簡易擋風及覆蓋措施,防止焊后急劇降溫。接頭在焊接之前應清除冰雪、污物,應使焊縫和熱影響區緩慢冷卻。焊后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接觸冰雪。鋼筋在負溫下冷拉時,溫度不得低于-20℃。鋼筋在負溫條件下力學性能發生變化,屈服點和抗拉強度增加,伸長率和抗沖擊韌性降低,加工性能下降,可采取如下措施:
鋼筋堆放場地應有良好的排水措施,鋼筋堆放應用木方墊起。施工現場降雨雪前,施工單位應對鋼筋材料進行覆蓋,防止結冰。
鋼筋接頭應盡量采用直螺紋鏈接或搭接連接。焊接時將鋼筋提前運入加工棚內,焊接完畢后的鋼筋待完全冷卻后才能搬運往室外。加強管理在負溫條件下使用的鋼筋,施工時應加強檢驗。鋼筋在運輸、加工、倒運過程中應防止鋼筋碰撞和刻痕。
2、混凝土工程
(1)一般要求
a、混凝土冬季施工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級,最小水泥用量不應少于260Kg/m3,水膠比不應大于0.55。拌制混凝土所用的骨料應清潔,不得含有冰、雪、凍塊及其他易凍裂物質。在摻用鉀、鈉離子的防凍劑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這類物質的材料。
b、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降低混凝土中的用水量。
c、原材料加熱應優先采用加熱水的方法,如果加熱水仍不能滿足要求,在對骨料進行加熱,水泥不能直接加熱。
d、混凝土冬期施工選用的外加劑必須是國家3C認證的產品,應考慮對混凝土的后期強度影響及鋼筋的銹蝕作用,嚴禁使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外加劑。
(2)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筑
a、混凝土攪拌場地應盡量靠近施工地點,混凝土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用的容器應有保溫措施,以減少熱量損失。
b、混凝土澆筑前,應清除鋼筋和模板上,特別是新老混凝土交界處(如梁柱交界處)的冰雪和垃圾,盡量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防止熱量散失。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不得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
C、采用商品混凝土時,在澆筑前,了解商品混凝土中摻入防凍劑的性能,并做好相應的防凍保暖措施。
d、在施工操作上,要加強振搗,盡可能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冬期施工混凝土要采用機械振搗,振搗時間比常溫時有所增加。
e、分層澆筑的混凝土,已澆筑層的混凝土溫度在未被上一層混凝土覆蓋前不應低于2 ℃,采用加熱養護時,養護前的溫度也不得低于2℃。
(3)混凝土模板的拆除
a、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根據同條件養護試件試驗,證明混凝土已達到要求的抗凍強度和拆模強度時可拆除。
b、加熱養護結構的模板和保溫層,在混凝土冷卻到5℃后方可拆除,拆模時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于20℃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
(4)冬期施工混凝土養護
a、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蓋的保溫層,不應采用潮濕狀態的材料,也不應將保溫材料直接覆蓋在潮濕的混凝土表面,新澆筑的混凝土表面可先覆蓋塑料薄膜,上面再覆蓋草簾子、麻袋等保溫材料。
b、冬期澆筑的混凝土,由正溫轉入負溫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T104中規定的臨界強度。
c、使用的保溫材料(草簾子、麻袋)應保持干燥。
d、在模板外部保溫時,必須在設置保溫材料后才可澆筑混凝土。模板表面可先掛草簾子、麻袋等保溫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澆筑混凝土。
e、拆模后的混凝土也應及時覆蓋保溫材料,以防裂縫的產生。
f、檢查混凝土同條件養護試塊的養護條件,是否與施工現場結構養護條件一致。
(5)測溫方法
a、混凝土養護期間的溫度測量用蓄熱法或綜合蓄熱法時,從混凝土入模開始到達到臨界強度,或混凝土溫度降到0℃或設計溫度以前,應至少每隔6h測量一次;摻防凍劑的混凝土在強度達到臨界強度之前,應每隔2h測量一次;采用加熱法養護混凝土時,升溫和降溫階段應每隔1h測量一次,恒溫階段應每隔2h測量一次。
b、澆筑混凝土后立即用薄壁鐵管按測孔位置及深度要求插入混凝土,插上標志測孔位置的小旗。
c、全部測溫孔應編號,并繪制測溫孔布置圖。測溫孔應在有代表性的結構部位和溫度變化大易受凍的部位布置,孔深宜為10cm-15cm,也可為板厚或墻厚的1/2。測溫時,測溫儀表應采取與外界氣溫隔離措施,并留置在測溫孔內不少于3min。、
d、測溫后覆蓋保溫材料,并把小旗插入測溫孔內,并用棉絲將測孔堵住。
e、每次所測數據按測孔編號填在測溫記錄表中。記錄要做到:原始、正確、完整、工整。
f、當發現施工部位溫度變化時,應及時向技術員反映情況,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g、測溫人員在每層或每段測溫工作結束后,交一次測溫記錄,平時發現問題及時匯報,以便采取措施。
h、測溫人員每天24h都應有人上崗,并執行嚴格的交接班制度。
i、測溫記錄要交給技術人員歸檔備查。
三、冬期施工混凝土質量檢查除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外,尚應符合下列要求:
1、檢查外加劑質量及摻量,外加劑進入施工現場后應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2、檢查水、骨料、外加劑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澆筑時的溫度;
3、檢查混凝土從入模到拆除保溫層或保溫模板期間的溫度。
四、結束語
在冬季施工中,只要工程項目管理人員認證負責,嚴格按照冬季施工方案施工,并加強混凝土的保溫工作,就一定能確保混凝土的質量。